眼镜学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0/14
开课时间2025/09/08 - 2026/01/06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眼镜学是研究眼镜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不仅涉及光学、材料学、生物化学,同时与眼球生理学、眼科学、视光学、双眼视觉学和医学心理学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眼视光学及眼视光医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最终掌握眼镜学中专业术语的意义和定义,掌握眼镜镜片的基本知识和眼镜的配装工艺技术,了解镜片设计、材料、品牌与营销等的新进展。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把理论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成为具有扎实视光学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从事眼保健与视觉保健、视功能康复、医学验光配镜及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为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视光学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有较强的眼视光学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于2009年成立教学团队,开设了《眼镜学》课程作为四年制眼视光学专业的专业课程。2016年,学院成立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专业,《眼镜学》为该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课程理论体系和实验内容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满足了眼视光学专业及眼视光医学专业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

自2009年以来,本课程已经连续开设16年,基本上每年授课两个学期,受益学生近1000余人。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学生无法返校上课,该课程即采用在线课程网络平台授课,初步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混合教学,为以后真正的混合教学探索了一些经验。本课程将继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践效果不断进行调整、更新,更好地实现知识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融通与结合,不断采取措施进行课程优化,最大限度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要求。

经过长期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本课程教学目标明确,理念先进,方法科学,风格独特,教学效果显著,具有以下显著特色和创新点:

1.推动了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全方位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实施了“教学内容线上自学、线下授课+实验室独立操作”混合式教学,提高了自主预习学习和独立实践要求。采用“综述+临床能力考核+网络考核+操作考核+期末理论考核”的综合评价,实现了"全过程学习和评价"的新模式。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的体验式学习模式,使得学生在理论学习和经验反思的交互过程中体会到眼镜学的奥妙之处。

3.“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教学与临床案例结合+多教学模式与多元化考核结合”的无缝学习模式。教学资源丰富,可随时随地学习,满足学生课内外丰富和拓展知识。在线课程网络平台与传统讲课结合后增进学生对眼镜学新进展、研究前沿的创新思考。成果导向及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基础知识、临床问题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贯通,提升学生临床能力和人文情怀,形成无缝学习模式。

      学生学业评价 采取综合性评价方式,将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本门课程最终成绩。结果性评价方式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对规定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过程性评价则 穿插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

课程大纲
绪论
1.1眼镜的历史和发展。
1.2眼镜学的地位与学习意义。
1.3学好眼镜学应建立的几个观点。
1.4眼镜光学基本原理。
眼球:生物器官和光学器官
2.1与屈光不正相关的几个概念及其特点,如正视眼、远视眼、近视眼、远点、散光、老视。
2.2屈光不正及其非球性屈光不正的矫正原则、框架平面的距离效果、老视矫正原理、矫正透镜的放大性质。
2.3与视觉有关的眼球生物特性与光学特性。
球面透镜
3.1透镜的概念及其分类。
3.2球面透镜的概念、形式、光学性质。
3.3球镜的面屈光力、薄透镜的屈光力及其透镜形式。
3.4厚透镜的屈光力的计算。
3.5球镜屈光力的单位与计算,透镜屈光力和处方的规范写法,球镜的联合,球镜的识别与中和。
散光透镜
4.1柱面透镜的概念;旋转试验;正交柱面的性质;球柱面的形式转换;球柱面透镜的识别和标记。
4.2球柱面透镜的概念、形式、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转换、等效球镜度。
4.3环曲面透镜的概念;环曲面透镜的形式;环曲面透镜的书写规则和片形转换。环曲面透镜的识别。
4.4散光透镜的成像特征和相关计算。
透镜曲率与厚度
5.1曲率的概念;垂度公式及其应用。
5.2球面透镜的厚度计算。
5.3非圆形球面透镜的厚度计算。
5.4球柱镜和环曲面镜片的厚度的计算。
5.5柱面透镜沿斜向轴向厚度的计算。
5.6镜片厚度卡钳,镜片测度表及其应用。
眼镜片的屈光力及其测量
7.1有效屈光力、等效屈光力及同轴薄透镜顶点屈光力概念。
7.2顶点屈光力的临床应用。
7.3眼镜片的度数与测量。
眼镜架
6.1眼镜架材料的种类。
6.2眼镜架的测量和标记。
6.3眼镜架调校。
6.4眼镜架的美学。
眼用棱镜和透镜的棱镜效应
8.1棱镜的术语和意义;棱镜的效果;棱镜单位的相互关系;棱镜的基底位置表示方法;棱镜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棱镜的厚度差公式和应用。
8.2透镜移心对成像位置的影响;移心透镜的关系式及其在球面透镜和柱面透镜中的应用。
8.3球面透镜的棱镜效果在临床中的应用。
8.4棱镜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
8.5旋转棱镜与视近棱镜的有效棱镜度的计算。
8.6透镜棱镜效果分析的图解法。
屈光矫正及其临床应用
9.1像差对高度屈光不正矫正的视觉质量影响。
9.2无晶状体眼镜片及其主要光学问题和解决方法。
9.3高度远视与高度近视的矫正及其光学问题和解决方法。
9.4屈光参差引起的视觉问题和矫正原则。
9.5接触镜中的相关参数变化。
9.6低视力助视器的眼镜学原理,其它特殊设计。
9.7眼镜学原理在人工晶状体中的应用。
眼镜片的设计
10.1镜片的常见像差及处理。
10.2眼镜片的形式。
10.3镜片设计最佳形式,基弧对镜片光学质量的影响,高屈光度镜片设计,改变眼睛外观的镜片设计,非球面设计概念及其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