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为现代医学基础类课程,是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包括:1.症状诊断(包括问诊及常见症状);2.检体诊断(包括基本检查手法及全身检查);3.实验诊断;4.心电图诊断。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西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较熟练应用视、触、叩、听进行检体诊断的临床基本技能,熟悉实验诊断、心电图诊断应用的适应证和意义,并初步了解诊断的步骤和方法。
《诊断学基础》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它是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基础技能的关键学科。《诊断学基础》课程是医学教育中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各个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本课程的特点是强调掌握正确的问诊和系统体检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忽视;在获得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项目和正确评价其结果也十分重要;此外,还必须建立客观的思维方法方能达到正确认识疾病的目的。因此,《诊断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从基础过渡到临床,开始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医师角色的重要课程,是引领医学生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诊断学基础》课程教研室始建于1958年辽宁中医药大学建校初期,迄今已有60余年的悠久历史。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西诊教研室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术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西诊教研室先后承担辽宁中医药大学六个层次、九门课程的讲授工作,平均每学年承担教学任务2000余学时,所承担的《诊断学基础》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西诊教研室现有教授15名,副教授6名,讲师5名;其中硕士生导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6名,硕士学位10余名。辽宁省教学名师1名。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教研室参与国家规划教材《诊断学基础》的编写(副主编、编委)6部,出版论著十余部。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和参与的省级教研课题5项。教研室教师多次在各级教学大赛中获奖。
本课程的特点是强调掌握正确的问诊和系统体检的重要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忽视;在获得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项目和正确评价其结果也十分重要;此外,还必须建立客观的思维方法方能达到正确认识疾病的目的。因此,《诊断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从基础过渡到临床,开始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医师角色的重要课程,是引领医学生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