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讲授。教师通过课件、多媒体、音视频等方式在课堂时间内讲解交互设计有关的发展历史和成果。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历史架构,认识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初步了解与交互设计相关的交叉学科和研究领域。讲授的主题主要涵盖了数字媒体、媒体艺术、生成艺术、传媒学、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物理计算、基础算法等。 2,理论研究。学生根据课程制定的阅读材料,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独立的关键词研究,并且将收集的资料和观点整理成有条理的文本,辅以相关的音视频资源,制作成汇报PPT,带到课上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3,案例收集与探究。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利用课后时间收集与交互设计有关的案例,并尝试对案例进行相关的技术分析。将收集的资料和探究成果制作成汇报PPT,带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4,编程尝试。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堂时间和Processing编程环境进行简单的计算机编程讲授和实践,初步了解基本的编程概念和常见的基础算法。在课后时间根据补充资料和参考书籍,自主探究和改写程序,完成简单的交互图形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