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2)智慧课程
普通物理(2)智慧课程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1/04
开课时间2025/07/08 - 2025/12/31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门课会讲什么?

同学们,生活中你也许会思考很多问题:

为什么飞机怕小鸟? 为什么能实现逆风行舟?

为什么北半球南北流向的河流右侧河岸被冲刷的更厉害?

某个恒星要想演化成黑洞,此时它的大小和质量应该满足什么关系?

单旋翼直升机为什么要有尾翼?航天器如何实现姿态的调整?

光速旅行可以让人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吗?

微波炉是基于什么物理原理对食物进行加热的?

地球两极的极光现象是如何产生的?电磁轨道炮的驱动力是什么?



 本课程主要讲述质点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动量和角动量、刚体的定轴转动、狭义相对论基础、真空中的静电场、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稳恒磁场、电磁感应和与麦克斯韦方程组等基本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能找到你生活中所思考问题的答案。

 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均为国家级或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问题导向,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物理贴近生活,渗透专业思想,反映学科前沿,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倡导讲“有血有肉”的物理学,坚持教师的“导”+学生的“悟”,力求教学理念“新”、教学内容“实”、教学设计“巧”、教学过程“美”、教学效果“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有趣、有谱、有用”。

 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教学大纲、知识点讲解视频、电子教案、学习指导、单元测验、互动讨论等教学内容。用思维导图呈现清晰的知识脉络,采用交互的教学方式、多样的教学媒体、趣味的探究实验,使得课程生动且富有活力,力争形成“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教学氛围。


你将收获什么?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你将获得如下:

  1. 全面了解质点力学、刚体力学、狭义相对论和电磁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

  2. 掌握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处理工程技术和实际生活中相关物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3. 拓展视野,了解物理学发展方向,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批判的科学精神,增强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适合什么人学习?

本课程是面向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学习本课程要求学习者具有微积分等高等数学知识基础。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你必须具备良好的物理基础。请记住:“唯有庞大的根系和牢固的地基,方能成就参天大树和高楼大厦”。嗨,你还等什么呢?赶快加入本课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物理学的神奇魅力吧!


课程大纲

课程章节

  • 气体动理论
  • 热力学基础
  • 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
  • 机械波和电磁波
  • 光学
  • 量子力学基础

气体动理论

1.1 平衡态、状态参量、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1.2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1.3 理想气体的压强

1.4 温度的本质、方均根速率

1.5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1.6 气体分子的速率统计律

1.7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

1.8 分子碰撞和平均自由程

1.9 第五章 典型例题解析

1.10 第五章单元测试

热力学基础

2.1 学习要求

2.2 热力学第零定律 准静态过程

2.3 功与热量 热力学第一定律

2.4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1—等值过程

2.5 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

2.6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2—绝热过程

2.7 循环过程

2.8 卡诺循环

2.9 热力学第二定律

2.10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卡诺定理

2.1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与统计意义

2.12 玻尔兹曼关系与熵增加原理

2.13 克劳修斯熵

2.14 第六章 典型例题解析

2.15 第六章 单元测验

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

3.1 第十章 学习要求

3.2 简谐振动

3.3 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法

3.4 简谐振动的能量

3.5 简谐振动的合成

3.6 阻尼振动

3.7 受迫振动和共振

3.8 第十章 典型例题解析

3.9 第十章 单元测验

机械波和电磁波

4.1 第十一章 学习目标

4.2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4.3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4.4 波动方程

4.5 波的能量 波的强度

4.6 声波 超声波 次声波

4.7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4.8 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干涉

4.9 驻波

4.10 惠更斯原理 波的衍射、反射、折射

4.11 多普勒效应 冲击波

4.12 第十一章 典型例题解析

4.13 第十一章 单元测验

4.14 演示实验

光学

5.1 学习目标

5.2 光源 光的相干性

5.3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5.4 光程 光程差

5.5 薄膜干涉

5.6 等倾干涉

5.7 等厚干涉-劈尖干涉

5.8 等厚干涉-牛顿环

5.9 迈克耳孙干涉仪

5.10 光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5.11 光的衍射 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5.12 单缝衍射

5.13 圆孔衍射 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5.14 光栅衍射

5.15 X射线衍射

5.16 光的偏振态

5.17 起偏和检偏 马吕斯定律

5.18 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5.19 光的双折射

5.20 第十二章 典型例题解析

5.21 第十二章 单元测验

量子力学基础

6.1 第十三章 学习要求

6.2 黑体辐射

6.3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及其理论解释

6.4 康普顿效应

6.5 德布罗意波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6.6 不确定关系

6.7 波函数及其概率解释

6.8 薛定谔方程

6.9 一维无限深势阱

6.10 隧道效应

6.11 玻尔氢原子理论

6.12 氢原子的量子理论

6.13 第十三章 典型例题解析

6.14 第十三章 单元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