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繁殖学
家畜繁殖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0
开课时间2025/02/25 - 2025/08/25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家畜繁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殖生理和繁殖技术两部分。生殖生理主要指,动物生殖过程的各种生理现象、调节的规律以及其中的机理,重点是家畜配子的发生、初情期、性成熟、受精、妊娠、分娩等生理现象的机理、激素的调节方式及影响因素等。繁殖技术是人们为了提高家畜的繁殖力,在不断认识动物生殖规律的基础上,发明的一系列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技术能够改变某个生殖环节、甚至调控整个繁殖过程、克服繁殖障碍等,从而显著提高家畜的繁殖效率。繁殖技术主要是人工授精、发情鉴定、发情控制、妊娠诊断、分娩控制以及配子与胚胎生物工程。这些技术把动物繁殖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产业化的进程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家畜的生殖器官

  • 1.1 《家畜繁殖学》绪论
  • 1.2 第一节 生殖器官的发生与发育
  • 1.3 第二节 公畜的生殖器官
  • 1.4 第三节 母畜的生殖器官
  • 1.5 第一章 测试题

第二章 生殖激素

  • 2.1 第一节 生殖激素概述
  • 2.2 第二节 神经激素
  • 2.3 第三节 促性腺激素
  • 2.4 第四节 性腺激素
  • 2.5 第五节 前列腺素和外激素
  • 2.6 第二章 测试题

第三章 雄性动物生殖生理

  • 3.1 第一节 雄性动物生殖机能的发生与发育
  • 3.2 第二节 精子的发生和精子的形态
  • 3.3 第三节 精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
  • 3.4 第四节 外界因素对精子生存的影响
  • 3.5 第三章 测试题

第四章 雌性动物生殖生理

  • 4.1 第一节 母畜的性发育与性成熟
  • 4.2 第二节 卵子的发生与卵泡发育
  • 4.3 第三节 发情和发情周期及其影响因素
  • 4.4 第四节 发情周期中机体的生理变化和激素调节
  • 4.5 第五节 产后发情、乏情与异常发情
  • 4.6 第六节 家畜发情周期特点与发情鉴定
  • 4.7 第七节 发情控制
  • 4.8 第四章 测试题

第五章 受精与早期胚胎的发育

  • 5.1 第一节 受精
  • 5.2 第二节 早期胚胎发育的阶段和特点
  • 5.3 第三节 胎膜、胎盘、早期胚胎及胎儿循环的营养学特点
  • 5.4 第五章 测试题

第六章 妊娠与分娩

  • 6.1 第一节 妊娠诊断
  • 6.2 第二节 妊娠维持与妊娠母体的变化
  • 6.3 第三节 分娩的机理
  • 6.4 第四节 决定分娩过程的要素
  • 6.5 第五节 分娩预兆和分娩过程
  • 6.6 第六节 助产及产后护理
  • 6.7 第六章 测试题

第七章 人工授精

  • 7.1 第一节 人工授精概述
  • 7.2 第二节 采精
  • 7.3 第三节 精液品质检查
  • 7.4 第四节 精液的稀释
  • 7.5 第五节 精液的保存
  • 7.6 第六节 输精
  • 7.7 第七章 测试题

第八章 家畜的繁殖力

  • 8.1 第一节 繁殖力
  • 8.2 第二节 提高畜群繁殖力的措施
  • 8.3 第八章 测试题

第九章 配子与胚胎生物工程

  • 9.1 第一节 胚胎移植技术
  • 9.2 第二节 体外受精
  • 9.3 第三节 克隆技术
  • 9.4 第四节 性别控制技术
  • 9.5 第五节 动物胚胎干细胞技术
  • 9.6 第六节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技术
  • 9.7 第九章 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