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研究生版)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研究生版)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9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江西师范大学
开课教师黄文英陈栋袁艳杨小芳
学科专业教育学体育学类
开课时间2022/09/08 - 2023/01/08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内容为本科段学习内容的拓展,旨在满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需求。课程共分为五个单元十一章,第一单元运动生理学概述及研究设计与方法,第二单元运动生理学原理,第三单元体力活动,第四单元大众运动,第五单元竞技运动。本课程从人类发展视角演绎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及学科地位,介绍运动生理学研究设计与方法,阐述运动与骨骼肌、运动与免疫系统、运动与自由基等生理学原理及学科前沿,阐述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大众健身体适能、运动剂量效应、运动与慢病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同时阐述竞技体育跨项选材、特殊环境运动以及高原训练原理与方法。

课程大纲

绪论

  • 1.1 运动生理学发展历史
  • 1.2 运动生理学学科地位
  • 1.3 运动生理学研究对象
  • 1.4 运动生理学热点问题
  • 1.5 文献导读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实验动物简介
  • 2.3 运动生理学动物实验模型
  • 2.4 运动性疲劳动物实验模型
  • 2.5 高强度间歇训练
  • 2.6 文献导读1
  • 2.7 文献导读2
  • 2.8 文献导读3

运动与骨骼肌

  • 3.1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
  • 3.2 骨骼肌是内分泌器官
  • 3.3 延迟性肌肉酸痛
  • 3.4 老年性肌萎缩
  • 3.5 文献导读1
  • 3.6 文献导读2
  • 3.7 文献导读3

运动与肌电

  • 4.1 运动与肌电图
  • 4.2 表面肌电设备主要硬件
  • 4.3 表面肌电采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
  • 4.4 表面肌电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4.5 delsy表面肌电仪介绍
  • 4.6 肌电图的应用
  • 4.7 文献导读

运动与免疫

  • 5.1 免疫学基础
  • 5.2 免疫标记技术
  • 5.3 运动与免疫
  • 5.4 运动与细胞因子
  • 5.5 运动与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
  • 5.6 文献导读

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

  • 6.1 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现状与评价
  • 6.2 体力活动与儿童青少年健康
  • 6.3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视力
  • 6.4 文献导读1
  • 6.5 文献导读2
  • 6.6 文献导读3

健康体适能

  • 7.1 身体成分
  • 7.2 心肺耐力
  • 7.3 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
  • 7.4 最大摄氧量与有氧能力
  • 7.5 运动强度判定方法——最大摄氧量
  • 7.6 文献导读1
  • 7.7 文献导读2

运动促进健康的量效关系

  • 8.1 剂量-效应关系概述
  • 8.2 身体活动与健康量效模型
  • 8.3 运动量与健康的量效关系
  • 8.4 运动强度与健康的量效关系
  • 8.5 文献导读

运动与慢病

  • 9.1 运动是良医
  • 9.2 体医融合
  • 9.3 运动锻炼与慢性心力衰竭
  • 9.4 运动与失眠
  • 9.5 高强度间歇训练与精神障碍
  • 9.6 抗阻运动与轻度认知障碍
  • 9.7 运动与减肥
  • 9.8 文献导读

跨项选材

  • 10.1 跨界跨项选材概述
  • 10.2 传统选材与培养理论
  • 10.3 跨界跨项选材的理论基础
  • 10.4 跨界跨项选材的影响因素
  • 10.5 文献导读

特殊环境与运动

  • 11.1 热环境与运动
  • 11.2 冷环境与运动
  • 11.3 失重环境与运动
  • 11.4 文献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