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4
开课时间2019/09/29 - 2019/12/27
课程周期13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法、诊病、辨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对传统《中医诊断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在梳理了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将基础知识分解,使知识点碎片化,每个知识点8-10分钟,形成了相对独立而系统、完整的54个知识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中医诊断学。主要内容为诊法与辨证。诊法是指中医诊察、收集病人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简称为四诊;辨证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四诊是辨病辨证的基础和依据,没有掌握正确的四诊方法,就不会有可靠的病情资料;辨证是选方用药的前提。怎样客观才能系统、全面、准确、重点突出地搜集临床资料?怎样才能通过四诊所得的病情资料来诊断病情,建立症状与病证的关联,精准诊断?这是本课程要讲述的内容。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

  • 1.1 第一课时
  • 1.2 第二课时
  • 1.3 第三课时
  • 1.4 第四课时
  • 1.5 第五课时

第二单元

  • 2.1 第一课时
  • 2.2 第二课时
  • 2.3 第三课时
  • 2.4 第四课时
  • 2.5 第五课时

第三单元

  • 3.1 第一课时
  • 3.2 第二课时
  • 3.3 第三课时
  • 3.4 第四课时
  • 3.5 第五课时

第四单元

  • 4.1 第一课时
  • 4.2 第二课时
  • 4.3 第三课时
  • 4.4 第四课时
  • 4.5 第五课时

第五单元

  • 5.1 第一课时
  • 5.2 第二课时
  • 5.3 第三课时
  • 5.4 第四课时
  • 5.5 第五课时

第六单元

  • 6.1 第一课时
  • 6.2 第二课时
  • 6.3 第三课时
  • 6.4 第四课时
  • 6.5 第五课时

第七单元

  • 7.1 第一课时
  • 7.2 第二课时
  • 7.3 第三课时
  • 7.4 第四课时
  • 7.5 第五课时

第八单元

  • 8.1 第一课时
  • 8.2 第二课时
  • 8.3 第三课时
  • 8.4 第四课时
  • 8.5 第五课时

第九单元

  • 9.1 第一课时
  • 9.2 第二课时
  • 9.3 第三课时
  • 9.4 第四课时
  • 9.5 第五课时

第十单元

  • 10.1 第一课时
  • 10.2 第二课时
  • 10.3 第三课时
  • 10.4 第四课时
  • 10.5 第五课时

第十一单元

  • 11.1 第一课时
  • 11.2 第二课时
  • 11.3 第三课时
  • 11.4 第四课时
  • 11.5 第五课时

第十二单元

  • 12.1 第一课时
  • 12.2 第二课时
  • 12.3 第三课时
  • 12.4 第四课时
  • 12.5 第五课时

第十三单元

  • 13.1 第一课时
  • 13.2 第二课时
  • 13.3 第三课时
  • 13.4 第四课时
  • 13.5 第五课时

第十四单元

  • 14.1 第一课时
  • 14.2 第二课时
  • 14.3 第三课时
  • 14.4 第四课时
  • 14.5 第五课时

第十五单元

  • 15.1 第一课时
  • 15.2 第二课时
  • 15.3 第三课时
  • 15.4 第四课时
  • 15.5 第五课时

第十六单元

  • 16.1 第一课时
  • 16.2 第二课时
  • 16.3 第三课时
  • 16.4 第四课时
  • 16.5 第五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