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2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
开课教师杨梅枝刘盍松宋伟宏贾艳李游朱悦池
学科专业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开课时间2022/05/05 - 2022/07/15
课程周期11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教学重点,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本课程分为三个部分14章内容。第一部分是毛泽东思想,主要讲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第二部分分别阐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上三个部分突出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逻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课程大纲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1.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1.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1.3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1.4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1.5 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
  • 1.6 思考与练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2.3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2.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 2.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2.6 思考与练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3.1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3.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3.3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 3.4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3.5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3.6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3.7 思考与练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4.1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以苏为鉴”?
  • 4.2 如何理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 4.3 如何理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 4.4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阶段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 4.5 思考与练习

邓小平理论

  • 5.1 邓小平理论是如何形成发展的?
  • 5.2 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 5.3 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5.4 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 5.5 思考与练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6.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形成发展的?
  • 6.2 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 6.3 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 6.4 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 6.5 思考与练习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 7.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 7.2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7.3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7.4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 7.5 思考与练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8.1 新成就-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 8.2 新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8.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8.4 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8.5 思考与练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 9.1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9.2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 9.3 奋力实现中国梦
  • 9.4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 9.5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的具体安排
  • 9.6 思考与练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10.1 贯彻新发展理念
  • 10.2 构建成新发展格局
  • 10.3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10.4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10.5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10.6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 10.7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 10.8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 10.9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 10.1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0.11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0.12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 10.13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10.14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 10.15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0.16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 10.17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10.18 思考与练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11.1 “四个全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 11.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1.3 全面深化改革
  • 11.4 全面依法治国
  • 11.5 全面从严治党
  • 11.6 思考与练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2.1 习近平强军思想
  • 12.2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 12.3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 12.4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 12.5 思考与练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3.1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 13.2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 13.3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 13.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3.5 思考与练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14.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1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14.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14.4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 14.5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 14.6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 14.7 思考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