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30
开课时间2025/03/03 - 2025/07/15
课程周期2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作为大学中文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现代汉语》主要由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语用五部分构成。 本课程融合科技理念,数据化时代各种手段,与课程内容融会贯通;知识点密集,涵盖现代汉语符号系统的构成及内在规律;倾向研究方法的阐释和解读,提升学生解决语言学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全面把握现代汉语符号系统的构成及内在规律,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规律及规范要求,了解现代汉语研究的基础成果。同时加强学生语言文字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理论指导,激发学生对母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母语认同的正确态度,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与价值取向。本课程的重点是系统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本课程的难点是现代汉语研究方法的解读以及现代汉语研究的基础成果的介绍。
      在专业认证背景下,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注重“以产出为导向”,为学习者服务,重实际例证的推演,使学习者的语言实践和理论学习结合。同时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设计重组文理交叉,把新技术融入课程,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因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许多新问题层出不穷,且问题解决并无固定模式,本课程紧紧把握新文科的动态特征,重在培育学习者的问题探究意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调整,逐步掌握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课程大纲

绪论

  • 1.1 什么是现代汉语
  • 1.2 现代汉语语音特点
  • 1.3 现代汉语词汇特点
  • 1.4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 1.5 现代汉语方言

语音(一)

  • 2.1 语音的物理属性
  • 2.2 语音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 2.3 音节分析:元音和辅音
  • 2.4 音节分析:声母和韵母
  • 2.5 声调概说
  • 2.6 四声平仄和古今声调比较

语音(二)

  • 3.1 音节构成与拼写规则
  • 3.2 音位
  • 3.3 音变:轻声与儿化
  • 3.4 音变:连读变调与“啊”的音变
  • 3.5 语音规范化与异读词

文字

  • 4.1 汉字概说
  • 4.2 汉字的特点与历史功绩
  • 4.3 汉字的形音义
  • 4.4 造字法:象形与指事
  • 4.5 造字法:会意与形声
  • 4.6 汉字的规范

词汇

  • 5.1 词汇概说
  • 5.2 词的结构
  • 5.3 词的意义
  • 5.4 词汇概念解析
  • 5.5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
  • 5.6 词汇的发展与规范

语法(一)

  • 6.1 语法概说
  • 6.2 词类划分的依据
  • 6.3 实词(一)
  • 6.4 实词(二)
  • 6.5 虚词(一)
  • 6.6 虚词(二)

语法(二)

  • 7.1 短语概说
  • 7.2 短语的结构类
  • 7.3 复杂短语分析方法
  • 7.4 多义结构
  • 7.5 句法成分

语法(三)

  • 8.1 句子分类:句型与句类
  • 8.2 几种常见句式
  • 8.3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 8.4 复句
  • 8.5 多重复句与紧缩句

语用

  • 9.1 现代汉语语用概说
  • 9.2 言语行为与会话原则
  • 9.3 语言要素的修辞
  • 9.4 语用效果与辞格
  • 9.5 病句的类型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