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3
开课时间2020/03/13 - 2020/06/25
课程周期15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为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 、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课程大纲

引言

  • 1.1 第一课时
  • 1.2 新建课程目录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2.1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 2.2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 2.3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2.4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3.1 第一节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3.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3.3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 3.4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4.1 第一节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 4.2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 4.3 第三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4.4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 4.5 第五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5.1 第一节 论十大关系
  • 5.2 第二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5.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 6.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
  • 6.2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 6.3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体系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7.1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 7.2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 8.1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 8.2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9.1 第一节 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 9.2 第二节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9.3 第三节 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 9.4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 9.5 第五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 10.1 第一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
  • 10.2 第二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下)
  • 10.3 第三节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11.1 第一节 五大发展理念,你get到了吗
  • 11.2 第二节 概念“供给侧”
  • 11.3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 11.4 第四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1.5 第五节 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 11.6 第六节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12.1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2.2 第二节 如何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 12.3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如何走
  • 12.4 第四节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
  • 12.5 第五节 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
  • 12.6 第六节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 13.1 第一节 习近平强军思想
  • 13.2 第二节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14.1 第一节 当今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14.2 当今世界
  • 14.3 第二节 我们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 14.4 第三节 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国际关系
  • 14.5 第四节 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14.6 第五节 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扩大我们的朋友圈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15.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怎么来的
  • 15.2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 15.3 第三节 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并完成历史使命需要增强什么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