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思想在先秦诸子中非常独特,当儒家、墨家、法家、老子都关注如何建设或恢复更好的政治秩序时,庄子向内关注个体的生命体验。生命的话题是永恒的,因而庄子的思想也具有永恒魅力。
人生经验不同于科学知识,知识是可以传授和习得的,但关于人生问题的思索和体悟却不能由父传子,由师授徒。庄子的人生智慧于此显现,“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拒绝严肃刻板的教化,通过寓言、重言、卮言等特殊的言说方式,不断带着读者进行反思、反思、再反思。对道的体悟开端于“始疑”,开始于对固有观念、是是非非的反思与质疑。
庄子的思想如其语言一样“洸洋自恣”,因超越世俗而逍遥自适,因齐物而与天为徒、与万物同一。庄子关注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一个乱世之中,个人去如何更好地安顿自己的生命,如何在这样的世道中不遣是非而与世俗处。人间世显然是不可逃脱的,庄子也不赞成逃离世间,他选择了心灵的逍遥。因而在庄子构造出的精神世界中,生命获得了无限广阔和洁净的空间。世俗中人“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这种终身忙碌却不知所终的盲目生活,正如一个人被倒悬着,挣扎而不能解脱。当我们可以暂时拉开自我与生活的距离,以旁观者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何不像快速运转的轮子,只有处于轮子中间,才能以静制动,这就是庄子所言的“道枢”。以“道”作为宗师,生命真正的意义得以开显,自我不再被纷繁多变的外物裹挟,不再被无穷无尽的欲望牵引,自然如真人那般“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第1章 绪论 庄子的人生哲学概述
1.1 狂人
1.2 狂言
第2章 方内与方外
2.1 方内
2.2 方外
第3章 逍遥游上
3.1 逍遥游 之一
3.2 逍遥游 之二
第4章 逍遥游下
4.3 逍遥游 之三
4.4 逍遥游 之四
4.5 逍遥游 之五
第5章 齐物论 上
5.1 齐物论 之一
5.2 齐物论 之二
5.3 齐物论 之三
第一次作业
第6章 齐物论 下
6.1 齐物论 之四
6.2 齐物论 之五
6.3 齐物论 之六
6.4 齐物论 之七
第7章 人间世 上
7.1 人间世 之一
7.2 人间世 之二
7.3 人间世 之三
第二次 作业
第8章 人间世 下
8.1 人间世 之四
8.2 人间世 之五
8.3 人间世 之六
第9章 大宗师 上
9.1 大宗师 之一
9.2 大宗师 之二
9.3 大宗师 之三
第10章 大宗师 下
10.1 大宗师 之四
10.2 大宗师 之五
10.3 大宗师 之六
10.4 大宗师 之七
第11章 应帝王
11.1 应帝王 之一
11.2 应帝王 之二
11.3 应帝王 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