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长安大学)
道路勘测设计(长安大学)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6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长安大学
开课教师张驰潘兵宏杨宏志贾兴利王雪
学科专业工学交通运输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慕课,是一门集知识与实践于一体的精品课程。本课程深入探讨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系统的道路勘测设计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道路勘测基础知识、道路几何设计、道路选线与定线实际案例等,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践的各个方面。课程采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技能和方法。 长安大学作为国内交通工程领域的知名学府,本课程得到了众多专家教授的精心策划与设计。授课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道路勘测设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鼓励课堂互动,学生可随时提问,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在线慕课采用灵活的学习方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选择学习进度。此外,课程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在线答疑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慕课,无论是对道路工程和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还是对道路设计感兴趣的广大学习者,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学习机会。快来加入我们,开启你的道路设计之旅吧!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思政小贴士
王雪
道路勘测设计主要内容
张驰
交通运输系统及道路运输
张驰
道路设计阶段和任务
杨宏志
道路的功能与分级
杨宏志
道路几何设计控制
潘兵宏
平面设计
思政小贴士
王雪
概述
张驰
直线
张驰
圆曲线
张驰
缓和曲线
张驰
平面线形设计
张驰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潘兵宏
纵断面设计
思政小贴士
王雪
纵断面设计概述
张驰
汽车的动力因数
张驰
爬坡车道
张驰
避险车道
张驰
纵坡设计
张驰
竖曲线
张驰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张驰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纵断面图
张驰
线形设计检验与评价
张驰
道路纵断面设计成果
潘兵宏
横断面与路侧设计
思政小贴士
王雪
横断面类型、组成及选择
潘兵宏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路肩
潘兵宏
中间带、路测带及其路缘石
潘兵宏
平曲线加宽设计
潘兵宏
平曲线超高设计
潘兵宏
横断面视距保证
潘兵宏
路基横断面设计与计算
潘兵宏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潘兵宏
横断面设计
潘兵宏
选线与定线
思政小贴士
王雪
概述
贾兴利
路线方案选择
贾兴利
平原区选线
贾兴利
山岭区河谷选线
贾兴利
山区越岭选线
杨宏志
定线方法
杨宏志
纸上定线
张驰
外业选线
张驰
道路交叉
思政小贴士
王雪
道路交叉功能、分类和组合
潘兵宏
道路交叉交通特性分析
潘兵宏
平面交叉交通组合设计
潘兵宏
平面交叉转弯设计
潘兵宏
平面交叉扩宽设计
潘兵宏
互通式立交匝道布设形式
潘兵宏
常用互通式立交的形式
潘兵宏
  •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阐述了道路勘测设计的主要内容、道路工程设计的特点及设计工程师的责任,介绍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道路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规划,说明了道路设计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 1.1思政小贴士

    通过绪论的学习,引导大家具备全局、整体意识,培养大家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职业自豪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国家命运紧密联系。

  • 1.2道路勘测设计主要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道路勘测设计主要内容及主导地位、道路工程设计的特点和道路设计工程师的责任。

  • 1.3交通运输系统及道路运输

    本节主要介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特点与运输方式选择、我国道路建设现状和道路发展规划。

  • 1.4道路设计阶段和任务

    本节主要介绍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及其主要内容和设计文件的组成。

  • 1.5道路的功能与分级

    本节主要介绍公路功能与功能分类和道路分级。

  • 1.6道路几何设计控制

    本节主要介绍设计车辆、设计速度、交通量、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驾驶人特性与期望、行车视距、道路建筑限界与用地的道路几何设计控制因素。

  • 第二章平面设计

    本章主要阐述了道路路线的概念和汽车行驶轨迹与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介绍了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特点和相关指标要求,并说明了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的运用条件。

  • 2.1思政小贴士

    通过平面设计的学习,使大家认识到优质道路建设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着重培养大家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

  • 2.2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路线的概念以及汽车行驶轨迹与道路平面线形要素。

  • 2.3直线

    本节主要介绍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的直线的特点、直线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的规定和直线的运用。

  • 2.4圆曲线

    本节主要介绍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的圆曲线的特点、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圆曲线半径及圆曲线长度和圆曲线的运用。

  • 2.5缓和曲线

    本节主要介绍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的缓和曲线的作用与性质、缓和曲线的形式、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及参数和缓和曲线的运用。

  • 2.6平面线形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和平面线形要素组合设计。

  • 2.7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本节主要介绍道路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操方法。

  • 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本章主要阐述道路纵断面的概念、汽车的动力性能和制动器温升特性。介绍纵坡坡度、坡长和竖曲线的特点及相关指标要求,并说明最大纵坡、最小纵坡、缓和坡段和平均纵坡等的运用条件。

  • 3.1思政小贴士

    通过纵断面设计的学习,使大家初步具有交叉学科关联能力,明确在道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

  • 3.2纵断面设计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纵断面设计图的组成、纵断面设计中的几点规定和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

  • 3.3汽车的动力因数

    本节主要介绍汽车的动力因素,道路设计必须满足汽车的行驶要求。

  • 3.4爬坡车道

    本节主要介绍爬坡车道的设置条件和爬坡车道的设计。

  • 3.5避险车道

    本节主要介绍避险车道的设置机理、设置原则、避险车道的类型和避险车道的设计。

  • 3.6纵坡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纵断面设计指标,包括最大纵坡、最小纵坡、最小坡长、最大坡长、缓和坡段、平均纵坡和合成坡度。

  • 3.7竖曲线

    本节主要介绍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原理和竖曲线的最小半径。

  • 3.8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原则、基本要求、应注意避免的组合形式以及与景观的协调与配合。

  • 3.9纵断面设计方法与纵断面图

    本节主要介绍纵断面线形设计要点、纵断面设计控制及要求、纵断面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和纵断面图。

  • 3.10线形设计检验与评价

    本节主要介绍线形设计检验与评价方法,包括道路透视图法、沿线耗油量、事故率预测模型、可能速度法和运行速度法。

  • 3.11道路纵断面设计成果

    本节主要介绍道路纵断面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操方法。

  • 第四章横断面与路侧设计

    本章主要阐述了道路横断面的类型、不同类型横断面的组成及其选择原则。

  • 4.1思政小贴士

    通过横断面设计的学习,培养大家在道路设计过程中追求全面性、细致性、客观性、合理性的专业精神,关注安全与舒适性的社会责任感,追求创新性品质和文化自信的理念。

  • 4.2横断面类型、组成及选择

    本节主要介绍公路横断面类型、组成与形式选择、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布置原则、形式及选择。

  • 4.3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路肩

    本节主要介绍机动车道行车道宽度、横坡,非机动车道宽度、横坡和路肩的功能、宽度、横坡。

  • 4.4中间带、路测带及其路缘石

    本节主要介绍中间带作用、宽度、形式等,路侧带宽度、横坡以及布置和路缘石的基本概念。

  • 4.5平曲线加宽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平曲线加宽值计算、加宽过渡和加宽过渡段长度。

  • 4.6平曲线超高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平曲线超高及其作用、超高值计算、超高过渡方式、超高过渡段长度、横断面超高值的计算和超高设计图。

  • 4.7横断面视距保证

    本节主要介绍横断面视距的类型、视距计算、各级道路对视距的要求和横断面视距的保证。

  • 4.8路基横断面设计与计算

    本节主要介绍路基横断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路基标准横断面、一般路基设计图、横断面设计方法和路基设计表。

  • 4.9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本节主要介绍横断面面积计算、土石方数量计算和路基土石方调配。

  • 4.10横断面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道路横断面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实操方法。

  • 第五章选线与定线

    本章主要阐述了道路选线与定线的原则及具体要求。

  • 5.1思政小贴士

    通过选线与定线的学习,培养大家拥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思维能力,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形成路线方案与周围环境和谐发展的理念思维。

  • 5.2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和要求、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 5.3路线方案选择

    本节主要介绍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预可行性研究阶段路线走向选择、可行性研究阶段路线走廊带选择和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方案比选案例。

  • 5.4平原区选线

    本节主要介绍平原区选线特点、方法及基本要点。

  • 5.5山岭区河谷选线

    本节主要介绍山岭区河谷选线特点、河谷选择、路线布局和几种河谷地形条件下具体线位的确定。

  • 5.6山区越岭选线

    本节主要介绍山区越岭选线中的垭口选择、过岭高程选择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

  • 5.7定线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定线方法,包括平原、微丘区定线步骤,山岭、重丘区定线步骤和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

  • 5.8纸上定线

    本节主要介绍纸上定线实操方法。

  • 5.9外业选线

    本节主要介绍外业选线实操方法,包括中桩组作业、水平组作业、横断面组作业。

  • 第六章道路交叉

    本章主要介绍道路交叉的基本特点、分类、设计要求与内容。

  • 6.1思政小贴士

    通过道路交叉的学习,阐述科技创新和协作在设计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体现出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提升对设计本质的深刻认识,进而提升专业荣誉感。

  • 6.2道路交叉功能、分类和组合

    本节主要介绍道路交叉基本概念、道路交叉功能、道路交叉分类、道路交叉类型选择和道路交叉组成。

  • 6.3道路交叉交通特性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道路交叉交通特性,包括交通流之间的交错点、主次交通流连接方式、相邻次要交通流连接方式、公路平面交叉交通管理方式和城市道路平面交叉交通管理方式。

  • 6.4平面交叉交通组合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平面交叉交通组织设计,主要为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 6.5平面交叉转弯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平面交叉转弯设计,包括基本要求、转角半径、转弯曲线线形三个部分。

  • 6.6平面交叉扩宽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平面交叉扩宽设计,包括转弯附加车道的设置条件和设置方法两部分内容。

  • 6.7互通式立交匝道布设形式

    本节主要介绍互通式立交匝道布设形式,包括匝道类型、匝道布设形式、匝道布设特点三方面内容。

  • 6.8常用互通式立交的形式

    本节主要介绍常见互通式立交的形式,包括三岔和四岔互通式立交两种。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绪论

    1.1 思政小贴士

    1.2 道路勘测设计主要内容

    1.3 交通运输系统及道路运输

    1.4 道路设计阶段和任务

    1.5 道路的功能与分级

    1.6 道路几何设计控制

    视频数6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平面设计

    2.1 思政小贴士

    2.2 概述

    2.3 直线

    2.4 圆曲线

    2.5 缓和曲线

    2.6 平面线形设计

    2.7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

    视频数7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3.1 思政小贴士

    3.2 纵断面设计概述

    3.3 汽车的动力因数

    3.4 爬坡车道

    3.5 避险车道

    3.6 纵坡设计

    3.7 竖曲线

    3.8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3.9 纵断面设计方法与纵断面图

    3.10 线形设计检验与评价

    3.11 道路纵断面设计成果

    视频数11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横断面与路侧设计

    4.1 思政小贴士

    4.2 横断面类型、组成及选择

    4.3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路肩

    4.4 中间带、路测带及其路缘石

    4.5 平曲线加宽设计

    4.6 平曲线超高设计

    4.7 横断面视距保证

    4.8 路基横断面设计与计算

    4.9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4.10 横断面设计

    视频数10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选线与定线

    5.1 思政小贴士

    5.2 概述

    5.3 路线方案选择

    5.4 平原区选线

    5.5 山岭区河谷选线

    5.6 山区越岭选线

    5.7 定线方法

    5.8 纸上定线

    5.9 外业选线

    视频数9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道路交叉

    6.1 思政小贴士

    6.2 道路交叉功能、分类和组合

    6.3 道路交叉交通特性分析

    6.4 平面交叉交通组合设计

    6.5 平面交叉转弯设计

    6.6 平面交叉扩宽设计

    6.7 互通式立交匝道布设形式

    6.8 常用互通式立交的形式

    视频数8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