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言学概论
普通语言学概论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4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普通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基础理论课,也是普通语言学的入门课程。学生在本课程中可以获得有关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必要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语言及其相关问题的理论、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普通语言学是什么?
胡晓研
普通语言学简史
学习资料
神话传说与语文学研究
胡晓研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
胡晓研
学习资料
当代语言学
胡晓研
学习资料
语言学的分类
胡晓研
语言的本质
语言的性质
学习资料
语言的性质(一)
胡雪婵
语言的性质(二)
胡雪婵
语言的功能
语言与交际
胡雪婵
语言与思维
胡雪婵
语言与文化(一)
胡雪婵
语言与文化(二)
胡雪婵
语言的结构
语言的符号性
胡雪婵
语言的系统性
胡雪婵
语言和言语
胡雪婵
语言运用和语用学
胡雪婵
语音
语音的属性
徐红
音素
徐红
音位
徐红
语音的结合
徐红
语流音变
徐红
语义
语义及其主要类型
王薇
词汇意义
王薇
义素分析和词义的聚合
王薇
句义
王薇
语用意义及其变化模式
王薇
词汇
词汇及词汇单位
徐红
造词法
徐红
构词法
徐红
词汇系统
徐红
语法
语法及其单位
李青苗
语法的内容和形式
李青苗
句法结构
李青苗
篇章语法
李青苗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语言的起源
李青苗
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李青苗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
李青苗
语言的相互接触
李青苗
语言系统的发展
李青苗
世界的语言
世界语言概况
胡雪婵
语言的分类
胡雪婵
文字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王薇
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王薇
文字的借用与传播
王薇
文字的创制与改革
王薇
应用语言学概述
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特点
李云霞
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李云霞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李云霞
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李云霞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李云霞
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概述
李云霞
第一语言教学
李云霞
第二语言教学
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阶段
李云霞
国外第二语言主要教学法流派
李云霞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李云霞
我国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
李云霞
语言测试
李云霞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概述
徐红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徐红
社会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徐红
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概述
李青苗
语言规划的理论
李青苗
语言规划的分类
李青苗
少数民族语言规划和港澳台语言规划
李青苗
计算语言学
计算语言学概述
刘科成
计算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
刘科成
计算语言学的基础理论
刘科成
计算语言学的应用
刘科成
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概述
彭爽
语言习得
彭爽
心理语言学的应用
彭爽
应用语言学的其他重要领域
人类语言学
王薇
实验语音学
王薇
模糊语言学
王薇
儿童语言发展学
王薇
神经语言学
王薇
传播语言学
王薇
辞典编纂学
王薇
  • 绪章绪论

    “绪论”的设置是就“普通语言学概论”课程的相关基础理论的内容进行介绍,共分普通语言学是什么?普通语言学简史和语言学的分类3个部分。学生通过绪论的学习,需对“普通语言学概论”的基本理论有个全面的把握,以利理清思路,为更好地学习“普通语言学概论”课的下设章节奠定基础。

  • 0.1普通语言学是什么?

    本节重点介绍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概念的基本内涵,厘清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关系,为后面课程内容的学习做好准备。

  • 0.2普通语言学简史

    本课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和研究相对地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神话传说;语文学研究;历史比较语言学;现代语言学;当代语言学。本节按照这五个阶段概要地介绍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的情况,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普通语言学的来龙去脉。

  • 0.3语言学的分类

    本节主要介绍语言学的分类依据及分类结果,使学生对语言学这个概念的外延有个明确的把握。

  • 第一章语言的本质

    这一章主要介绍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功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的结构性、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语言运用和语用学五个问题,其中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功能和语言的结构是重点。

  • 1.1语言的性质

    这一节主要讲解语言的性质,通过论述语言不是个人现象、不是自然现象、不是心理现象也不是混合现象,来进一步说明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 1.2语言的功能

    这一节主要讲解语言的功能,包括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和思维的联系和区别、文化的类型和特征、语言的文化特质、语言传承文化的功能等。

  • 1.3语言的结构

    这一节主要讲解语言的结构性,通过讲解符号的特征来讲解语言符号的特点,即任意性、依存性和系统性,还揭示了语言符号独有的特点,即线条性、约定俗成性和生成性。这一节还详细阐述了语言的系统性,即语言这个结构系统是一个有层级的立体结构体系,分为不同的层面和级面。

  • 1.4语言和言语

    这一节首先探讨了语言和言语的内涵,接着探讨了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最后探讨了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

  • 1.5语言运用和语用学

    这一节讲解了语言运用的含义和语义学,在此基础上讲解了语用分析的相关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 第二章语音

    本章的设置是就语音相关基础理论内容进行介绍,共分语音的属性、音素、音位、语音的结合和语流音变5个部分,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于语音的基本理论有全面的把握,了解语音的属性,掌握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掌握音位及音位组合的规则,能划分音位,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语音现象。

  • 2.1语音的属性

    本节重点介绍语音的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学生重点了解音质、音高、音重和音长在语言中的作用,通过认识发音器官的构造去认识人类发音的基本原理,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做准备。

  • 2.2音素

    本节着重介绍音素和音标、元音音素、辅音音素,要求学生明确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掌握元音音素的分类和辅音音素分分类,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的书写及认读。

  • 2.3音位

    本节主要介绍音位的相关理论,学生要明确什么是音位和音位变体,掌握划分音位的原则,区别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能够正确分析音位的区别特征,了解音位体系具有平行、对称的结构特点。

  • 2.4语音的结合

    本节主要介绍语音的结合,包括音节、复元音和复辅音,学生要明确音位的组合构成的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音节,要掌握划分音节标准的肌肉紧张度说,掌握音节的结构类型了解复元音和复辅音的发音特点。

  • 2.5语流音变

    本节主要介绍语流音变,学生要了解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和增音。

  • 第三章语义

    本章的设置是对语言系统中的语义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其中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即语义及其主要类型、词汇意义、义素分析和词义的聚合、句义、语用意义及其变化模式。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学习语义的定义、语义的单位及类型,词义的特点和研究句义的主要内容,进而掌握对语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基本能力。

  • 3.1语义及其主要类型

    本节重点介绍语义的基本概念和语义的类型。学习掌握语义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两类,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 3.2词汇意义

    本节重点介绍词汇意义、词汇意义的特点及词义的类型 。学习掌握词汇意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和相关性的特点。了解掌握词义有理性意义、感情意义、语体意义和搭配意义这四个类型。

  • 3.3义素分析和词义的聚合

    本节重点介绍语义的最小单位——义素,义素的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还有词义聚合的有关内容,具体有单义词、多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等,语义场的定义及其系统性、层次性等特点。学生应熟练掌握并运用义素的分析方法对词义进行分析。

  • 3.4句义

    本节重点介绍句义的构成、句子的语义结构、语义指向、蕴涵和预设,还有歧义。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了解句义由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和语气意义构成,熟练掌握述谓结构的类型,能分析句中具体词语的语义指向,了解蕴涵和预设的定义与差别,掌握分析歧义句的方法。

  • 3.5语用意义及其变化模式

    本节重点介绍语用意义的类型、语用意义变化的模式。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语用意义有语境意义、社会意义和联想意义三个类型。应掌握语用意义有三种变化的模式,分别是反义、转义、意在言外,并能对相关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 第四章词汇

    本章的设置是就词汇相关基础理论内容进行介绍,共分词汇及词汇单位、造词法、构词法、词汇系统4个部分,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于词汇的基本理论有全面的把握,了解词汇的特点,掌握词汇的单位,掌握造词法和构词法的类型,熟悉不同的词汇系统,能用所学知识分析词汇现象。

  • 4.1词汇及词汇单位

    本节重点介绍词汇的性质和特点、词汇单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的特点,熟悉词和固定短语及两者的区别,掌握固定短语的类型和特点。

  • 4.2造词法

    本节着重介绍什么是造词法、造词法的类型和造词法的性质,要求学生熟悉语音、语义、形态和句法四个造词法类型。

  • 4.3构词法

    本节主要介绍构词法的相关知识,学生要明确语素及其分类,掌握词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单纯词、复合词、派生词三种,了解特殊的构词类型缩略词和同根词。

  • 4.4词汇系统

    本节主要介绍语言中的词汇系统,学生要了解地位作用形成的词汇类聚、语言要素形成的词汇类聚、来源形成的词汇类聚、功能用途形成的词汇类聚和固定短语类聚等不同角度形成的词汇系统。其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基本词汇的特点、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差别。

  • 第五章语法

    本章语法部分我们将讲授语法的单位,语法的特性,语法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学习什么是句法结构以及句式转换的原则和具体程序,还将讲授篇章语法的基本内容。

  • 5.1语法及其单位

    本节讲授什么是语法和语法学,学习语法的三个特性,即抽象性、生成性以及语法体系的稳定性,全面了解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这五种语法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量变关系和质变关系。

  • 5.2语法的内容和形式

    本节讲授什么是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语法学要研究的任务。在语法方式部分,我们将要来了解三种不同的语法方式:综合方式、综合—分析方式和分析方式;在语法范畴部分,我们将主要了解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的具体内容;这一章我们还将学习词类问题,弄清划分词类的标准,了解词类划分的结果。

  • 5.3句法结构

    本节我们将要学习什么是句法结构,句法结构的五大类型:主谓结构、述宾结构 、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和联合结构;还要学习句法结构的隐性意义和显性意义,了解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句法结构的形式问题中介绍直接成分分析法这一运用广泛的分析方法;最后介绍什么是句式的转换,转换的原则和程序等问题。

  • 5.4篇章语法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篇章的衔接与连贯问题,二者一个是形式问题,一个是语义问题;还将介绍篇章的7种主位推进模式,即:平行模式、链接模式、集中模式、交叉模式、分散模式、交错模式和并列模式。

  • 第六章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本章我们要学习语言的起源和发展的相关问题,我们将会讲授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介绍语言的分化和统一有哪些情况,语言的相互接触会产生哪些语言现象,还将了解语言各个要素的发展和演变情况。

  • 6.1语言的起源

    本节我们将了解关于语言起源的一些学说,在语言神授说之后,发展出了一些关于起源的说法,主要有:摹声说、感叹说、劳动叫喊说、契约说、手势说,还有之后更为科学的劳动创造说。在这一节,我们还将介绍一些现代有关语言起源的科学研究。

  • 6.2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本节我们将要学习语言发展的原因,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这是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语言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引起语言的发展变化,这是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我们还将了解到语言发展的两个主要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 6.3语言的分化和统一

    本节我们讲授语言的分化和语言的统一问题,在语言的分化问题当中,我们会学习语言分化的三种表现:地域方言、亲属语言和社会方言;在语言的统一问题中,我们将会了解什么是语言的统一,民族共同的形成和推广的大致情况,以及共同语的规范等问题。

  • 6.4语言的相互接触

    本节我们会讲授语言的接触之下产生的各种语言现象,包括:语言成分的借用,主要是借词和语音成分和语法成分的吸收,语言的混合,主要有临时的混合—“洋泾浜”和永久的混合—克里奥尔语;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什么是语言的融合,被融合的语言不会彻底消失,还有一些遗迹,这就是底层现象,最后还将了解国际辅助语——世界语。

  • 6.5语言系统的发展

    本节我们主要讲授语言的各个要素的发展情况:语音的发展演变、词汇的发展演变和语法的发展演变。语音的发展主要关注语音演变的规律性和音位体系的演变,词汇的发展演变将要了解: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失、词语的替换和词义的演变等问题;语法的发展演变我们主要从组合规则的发展和聚合规则的发展两个方面入手,并了解语法演变的类化和异化现象。

  • 第七章世界的语言

    这一章在介绍了世界语言概况的基础上,着重讲述了人口使用最多的汉语和适用范围最广的英语,接着又讲述了世界语言的类型学分类和谱系分类。

  • 7.1世界语言概况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世界语言的分布,然后介绍了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和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

  • 7.2语言的分类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世界语言的类型学分类和谱系分类。

  • 第八章文字

    本章的设置是对文字部分的内容进行相关讲解介绍。本章内容主要有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文字的借用与传播、文字的创制与改革四个部分。经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文字的本质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了解人类运用的文字是如何产生及发展的,掌握世界上文字的分类和传播情况,了解如何给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如何对已有的文字体系进行改革。

  • 8.1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本节重点介绍文字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文字的性质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字形、字音、字义是文字的三个要素;文字依附于语言;文字具有全民性。还要了解文字的作用包括文字是人们积累知识、传播信息的工具和媒介;文字能帮助人们实现保留和记录语言的愿望;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

  • 8.2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本节重点介绍文字产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和文字的类型有哪些。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最早使用的记事方式有两种: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但它们和语言没有直接关系,都不是真正的文字。还要学习根据书写符号的记录功能、根据书写符号和语言音义之间的关系等标准文字可以分成哪些类型。

  • 8.3文字的借用与传播

    本节重点介绍字母的起源、几种影响较大的字母和汉字的传播的相关内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目前世界上影响较大的几种字母文字的情况,了解汉字传播的具体内容。

  • 8.4文字的创制与改革

    本节重点介绍文字的创制、文字的改革和汉字的改革的相关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文字创制和文字改革的概念,同时要掌握文字改革不同类型的差别。重点了解有关汉字改革的具体内容。

  • 第九章应用语言学概述

    本章主要从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特点、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对应用语言学进行简要介绍。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应用语言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后面各章节内容的学习。

  • 9.1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特点

    本节重点介绍应用语言学的定义、性质和特点以及应用语言学的地位。应用语言学的性质是学科的独立性和交叉性。应用语言学的特点是实验性、应用型、系统性和开放性。应用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与其它两个学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9.2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本节分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介绍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应用语言学都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征。

  • 9.3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学科任务和研究范畴。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研究任务关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语言应用的理论研究。应用语言学的学科门类可分四大块:语言教学、语言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广义的社会语言学和语言规划。

  • 9.4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本节主要简要介绍于根元总结的应用语言学的六大理论,即交际理论、动态理论、中介理论、层次理论、潜显理论、人文性理论。了解了基本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和刺进相关内容的学习和研究。

  • 9.5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与比较法、定量法和定性法、实验法和预测法。

  • 第十章语言教学

    本章主要介绍和语言教学有关的内容,分为语言教学概述、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四个部分。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内容、方法、测试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 10.1语言教学概述

    本节重点介绍和语言教学相关的概念、语言教学的目标、类型和基本过程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做准备。以及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异同。

  • 10.2第一语言教学

    本节介绍国内外第一语言教学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英语、俄语、法语和日语作为第一语言的教学情况,也介绍了我国的母语文教学,特别是我们母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成果。

  • 10.3第二语言教学

    本节主要介绍第二语言的发展、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教学法流派、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情况以及针对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情况。

  • 10.4语言测试

    本节主要介绍语言测试的发展阶段、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的语言测试的种类、试题的题型及其特点以及与测试质量相关的内容。

  • 第十一章社会语言学

    本章的设置是就社会语言学相关基础理论内容进行介绍,共分社会语言学概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社会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3个部分,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于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有大略的把握。

  • 11.1社会语言学概述

    本节重点介绍社会语言学的性质与特点、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角度、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使学生对社会语言学这一语言学分支学科有一个简要的了解。

  • 11.2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本节着重介绍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通过相关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国内关于社会语言学研究内容的有代表性的观点,明确哪些是社会语言学的微观问题研究,哪些是社会语言学的宏观问题研究,发展趋势是微观问题与宏观问题相结合的研究。

  • 11.3社会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本节主要介绍社会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学生要了解社会语言学的五大主要流派社会方言学、语言社会学、交际民族志学、语言社会心理学和互动社会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 第十二章语言规划

    本章语言规划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语言规划的内涵及其学科性质,语言规划的主要相关理论,语言规划的主要分类,还有少数民族语言规划和港澳台语言规划等问题。

  • 12.1语言规划概述

    本节我们会学习语言规划的内涵,语言规划是一种干预活动,这些干预来自哪里,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语言规划,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语言立法的关系怎样;还要讲授语言规划学的学科性质,了解语言规划的主要任务。

  • 12.2语言规划的理论

    本节我们要了解语言规划的几个原则:科学性原则、政策性原则、稳妥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还要讲授语言规划的特点:干预性、跨学科性、群众性 和阶段性。在语言规划的范畴问题中,会涉及到相关的几个范畴:语言问题、语言资源、语言权利和国家语言能力;最后还要了解语言规划的主要功能。

  • 12.3语言规划的分类

    本节主要学习语言规划的分类,主要是:语言地位规划、语言本体规划和语言声望规划,掌握各类语言规划的含义和相关内容。

  • 12.4少数民族语言规划和港澳台语言规划

    本节主要介绍少数民族语言规划问题,包括;少数民族语言规划的指导思想,少数民族语言规划的基本原则,少数民族语言规划的基本内容等问题。这一节我们还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的语言规划情况。

  • 第十三章计算语言学

    这一章共包括四小节内容,分别是计算语言学概述,计算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计算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以及计算语言学的应用这四方面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计算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应用有大致的了解。

  • 13.1计算语言学概述

    本节重点介绍什么是计算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计算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做准备。

  • 13.2计算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

    本节着重介绍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每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及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加深学生对计算语言学的了解。

  • 13.3计算语言学的基础理论

    本节主要介绍计算语言学的语言学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体现在语法、词汇、语义和语用四个方面。语法的形式模型主要包括短语结构语法、广义短语结构语法、依存语法和配价语法、格语法和概率语法;词汇的形式模型主要涉及词汇语法;语义模型包括义素分析法和语义场;语用的自动处理一般是研究与话语有关的问题,主要涉及修辞结构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

  • 13.4计算语言学的应用

    本小节主要介绍计算语言学的应用部分,内容包括信息自动检索、机器翻译、语料库及大数据,通过学习,同学们会对计算机语言学的应用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 第十四章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边缘性学科。它是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们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心理过程,同时探讨语言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本章节共分三个小节来讲解。

  • 14.1心理语言学概述

    本节从研究范围及特点、认知基础、语言的生物和生理基础,以及语言的心理基础等4个方面对心理语言学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使同学们对心理语言学有初步的了解。

  • 14.2语言习得

    本节从研究语言习得的重要性、语言习得及其理论、第一语言学习及其理论、外语学习及其理论等4个方面对语言习得进行阐述,使同学们能够认识到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性,并利用语言习得理论,去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 14.3心理语言学的应用

    本节是心理语言学章节最具有吸引力的章节。通过对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同学们能够开拓眼界,知晓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有助于同学们增强运用心理语言学方法去解决语言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 第十五章应用语言学的其他重要领域

    本章的设置是对应用语言学中一些相对比较重要的领域进行较为简略的介绍,这其中包括人类语言学、实验语音学、模糊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学、神经语言学、传播语言学和辞典编纂学。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会对这几个应用语言学的领域的代表人,核心观点和研究方法有所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应用语言学。

  • 15.1人类语言学

    本节重点介绍什么是人类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人类语言学的代表人物,诸如洪堡特、鲍阿斯、萨丕尔和马林诺夫斯基及其观点。对目前中国的人类语言学研究状况也有一定介绍。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对人类语言学研究的基本状况有所了解。

  • 15.2实验语音学

    本节重点介绍实验语音学的概念,实验语音学的研究领域,以及我国实验语音学目前的主要成果和发展前景。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实验语音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听觉语音学三个方面,并掌握我国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成果,思考未来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发展。

  • 15.3模糊语言学

    本节重点介绍什么是模糊语言学、模糊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模糊语言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及模糊语言学主要的代表人物。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模糊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语言内部模糊性的研究和言语模糊性的研究这两方面;掌握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是受美国扎德的模糊集合论的影响形成的;了解模糊语言学家莱可夫和麦考莱的观点。

  • 15.4儿童语言发展学

    本节重点介绍什么是儿童语言发展学、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和阶段以及儿童语言获得理论的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儿童语言发展学是一个跨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掌握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呈现出来的社会性、差异性 连续性和顺序性;掌握儿童语言发展从萌芽期到多话期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了解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等儿童语言获得理论。

  • 15.5神经语言学

    本节重点介绍什么是神经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等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包括言语生成与理解的神经机制分析、言语交际的神经机制分析和失语症,并掌握失语症的主要几种类型;了解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发生学实验方法和病理学实验方法为代表。

  • 15.6传播语言学

    本节重点介绍什么是传播语言学、传播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语言传播的类型等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应了解传播语言学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信息、符号等方面;掌握从参与传播行为的主体数量、自我状态的不同、语言传播的功能角度这三方面,语言传播各有不同类型。

  • 15.7辞典编纂学

    本节重点介绍什么是辞典编纂学以及辞典编纂学的研究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重点掌握辞典编纂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语文词典编纂、双语词典编纂、专科词典编纂以及百科全书编纂四个方面。

  • 开始学习
  • 绪章  作业测试
    绪章绪论

    0.1 普通语言学是什么?

    0.2 普通语言学简史

    0.3 语言学的分类

    视频数5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语言的本质

    1.1 语言的性质

    1.2 语言的功能

    1.3 语言的结构

    1.4 语言和言语

    1.5 语言运用和语用学

    视频数10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语音

    2.1 语音的属性

    2.2 音素

    2.3 音位

    2.4 语音的结合

    2.5 语流音变

    视频数5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语义

    3.1 语义及其主要类型

    3.2 词汇意义

    3.3 义素分析和词义的聚合

    3.4 句义

    3.5 语用意义及其变化模式

    视频数5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词汇

    4.1 词汇及词汇单位

    4.2 造词法

    4.3 构词法

    4.4 词汇系统

    视频数4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语法

    5.1 语法及其单位

    5.2 语法的内容和形式

    5.3 句法结构

    5.4 篇章语法

    视频数4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6.1 语言的起源

    6.2 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6.3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

    6.4 语言的相互接触

    6.5 语言系统的发展

    视频数5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世界的语言

    7.1 世界语言概况

    7.2 语言的分类

    视频数2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文字

    8.1 文字的性质和作用

    8.2 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8.3 文字的借用与传播

    8.4 文字的创制与改革

    视频数4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应用语言学概述

    9.1 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特点

    9.2 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

    9.3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9.4 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9.5 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视频数5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语言教学

    10.1 语言教学概述

    10.2 第一语言教学

    10.3 第二语言教学

    10.4 语言测试

    视频数7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社会语言学

    11.1 社会语言学概述

    11.2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

    11.3 社会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视频数3
  • 第十二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二章 语言规划

    12.1 语言规划概述

    12.2 语言规划的理论

    12.3 语言规划的分类

    12.4 少数民族语言规划和港澳台语言规划

    视频数4
  • 第十三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三章 计算语言学

    13.1 计算语言学概述

    13.2 计算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

    13.3 计算语言学的基础理论

    13.4 计算语言学的应用

    视频数4
  • 第十四章  作业测试
    第十四章 心理语言学

    14.1 心理语言学概述

    14.2 语言习得

    14.3 心理语言学的应用

    视频数3
  • 第十五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五章 应用语言学的其他重要领域

    15.1 人类语言学

    15.2 实验语音学

    15.3 模糊语言学

    15.4 儿童语言发展学

    15.5 神经语言学

    15.6 传播语言学

    15.7 辞典编纂学

    视频数7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