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主要介绍杂草学的研究内容,杂草科学研究的意义;杂草的定义和演化,杂草科研发展历史以及除草剂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1杂草的定义及杂草的演化
主要介绍杂草学的研究内容,杂草的定义,杂草的三性。
-
●1.2杂草科学的发展简史
主要介绍杂草科学的发展历史,我国杂草科学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
第二章杂草学
讲授关于杂草的内容,主要包括杂草的危害,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杂草的分类,杂草的个体生态、种群和群落生态,外来杂草。
-
●2.1农田杂草分布与危害
主要讲授杂草的分别情况,农田杂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以及杂草对人类的益处。
-
●2.2杂草的分类
主要讲授农田杂草的分类,包括按照植物学系统分类,按照形态特征分类,按照生物学特性分类,按照生境的生态学分类,按照危害程度分类等。
-
●2.3杂草发生季相和生物学特性
主要讲授杂草的发生季相和杂草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2.4杂草个体、种群和群落
主要讲授杂草个体生态即种子休眠生理和萌发生理生态,杂草种群和群落生态(包括杂草种子库,杂草与作物的竞争,杂草群落划分和杂草群落演化)以及杂草的化感作用。
-
●2.5外来杂草
主要讲授外来杂草定义,外来杂草传播途径和传入时间,外来杂草的危害和防除措施;以及几种主要外来杂草的来源、分布、特征介绍。
-
第三章杂草防治
讲授杂草防除的内容,包括杂草的综合治理,化学除草剂吸收原理,作用机制,选择性原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除草剂在环境中归趋途径,除草剂药害及解救措施等。
-
●3.1农田杂草综合治理
杂草综合治理的定义,综合治理的特点和意义,杂草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
-
●3.2除草剂的名称和分类
介绍除草剂的名称和除草剂的分类。除草剂的分类包括按照作用方式分类,按照吸收传导性分类,按照使用方法分类等。
-
●3.3除草剂类型和品种
介绍不同类型除草剂的特性、防除范围和主要品种,为杂草防除除草剂的选择提供依据 。
-
●3.4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
主要介绍杂草吸收除草剂的部位以及影响因素。
-
●3.5除草剂的作用机制
除草剂往往是通过多条途径和多种效应而造成杂草死亡的。除草剂防除杂草的机制主要有抑制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抑制色素的合成,抑制氨基酸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合成,干扰激素的平衡等。
-
●3.6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除草剂需要在作物和杂草之间获得选择性,主要有位差和时差选择性,形态选择性,生理生化选择,利用保护物质和安全剂获得选择性等。除草剂的选择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
●3.7除草剂的归趋途径
除草剂在防除杂草的同时也进入到环境中,除草剂在环境中归趋的途径有物理途径、化学途径和生物学途径。
-
●3.8除草剂使用方法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两大类。其他使用方法有甩施、撒施、泼浇、滴灌、地膜覆盖技术、秋施除草剂技术等。
-
●3.9除草剂药害
除草剂药害的诊断方法,药害产生的原因,解救的措施,以及几类主要常用除草剂的药害症状特点。
-
第四章杂草抗药性
讲授抗性杂草及治理的内容。
-
●4.1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发展史
杂草抗药性发展历史,以及杂草抗药性概念。
-
●4.2杂草抗性发展因素与抗性产生机制
杂草抗药性产生的学说,影响因素及抗性产生的机制。
-
●4.3杂草抗药性综合治理
杂草抗药性治理措施,包括化学防治措施和综合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