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机械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是机械行业中设计和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为了适应生产需要和便与技术交流,必须对图样的画法、图线的要求、尺寸标注及字体、符号等内容建立统一的规定。这些规定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实施,国家标准简称为“国标”,代号为“GB”。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必须树立标准化的概念,严格遵守国家标准。
-
●1.1任务及学习方法
《机械制图》是高等工科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的一门学科。本节课通过讲解机械的发展史,让同学们认识图样,过渡到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课程的目的,以及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和学习方法。
-
●1.2制图国家标准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中关于图纸幅面、图样比例、字体、图线的基本规定,介绍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组成要素及基本规定,使同学们学习后能够正确、规范、清晰地绘制机械图样。
-
●1.3尺规绘图
在机械图样中,零件的轮廓形状基本都是由直线、圆、圆弧和其他曲线组成的几何图形。通过介绍常用的绘图仪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讲解等分线段、正多边形圆弧连接等基本几何作图方法,结合实例对平面几何图形进行尺寸分析,讲解尺寸类型及标注方法。
-
第二章基本元素的投影
在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械零部件都需要用一定的方法绘出。本章将学习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投影方法及理论,重点学习和了解正投影法及其投影特性,研究点、直线、平面这些基本元素的投影特性及其相对位置,为学习立体投影、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
●2.1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通过介绍自然现象抽象出投影法理论,介绍投影法基本概念、分类以及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
●2.2点的投影
点是基本几何要素,研究点的投影性质和规律,是掌握其他几何要素投影特性的基础。本节课介绍了投影体系的建立以及点在投影体系中的投影投影特性,介绍了相关术语,讲解了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介绍了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的相关知识。
-
●2.3直线的投影
直线在投影面上的投影是直线上所有点在该投影面上投影的集合。通过直线与投影面相对位置关系,分别介绍了三大类七种直线的投影特性,介绍了直角三角形法和直角投影定理,讲解了点与直线以及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判别方法,介绍了求解投影的方法。
-
●2.4平面的投影
本节课通过平面与投影面相对位置关系,分别介绍了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以及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介绍了平面的迹线表示法,讲解了属于平面上的点和直线的投影特性,通过例题讲解了面上取点、面上求线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
●2.5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各有平行、相交、垂直三种情况。本节课分别介绍了直线与平面平行、两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直线与平面相交、两平面相交的交点和交线的求解方法及步骤,可见性的判别方法,以及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理,通过例题讲解了求法线以及垂直面的作图方法。
-
第三章基本立体的投影
机器中零件的结构,从形体角度分析,都可以把它们看成由一些简单的几何立体组合而成,这些简单几何立体称为基本体,它们是构成复杂立体的基础。基本体根据表面性质不同分为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两大类。本章将着重学习基本体及其表面上点的投影、基本体被平面切割后形成的交——截交线的投影、两基本立体表面相交形成的交线——相贯线的投影。
-
●3.1平面立体
本节主要介绍平面立体的三面投影画法,分别介绍机械零件中常见的几种平面立体,如棱柱、棱锥的三面投影,棱柱、棱锥上的点,线的投影,在投影图绘制过程中,要考虑到点、线的可见性。
-
●3.2曲面立体
本节主要介绍常见典型曲面立体的三面投影画法,分别介绍圆柱、圆锥、球等三面投影,曲面上的点、线的投影,学会利用素线法和纬圆法绘制投影。
-
●3.3立体的截交线
立体的截交线是指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它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称为截断面,是基本体被截平面截切后产生的新的立体表面,对于研究及完成基本体被平面切割后形成的新立体的投影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介绍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投影绘制方法和步骤、曲面立体截交线的基本特征及投影绘制方法与步骤。
-
●3.4立体的相贯线
两个基本立体相交称为相贯,其表面的交线称为相贯线。研究相贯线空间特点及其投影的绘制,对完成组合体的投影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介绍平面立体与平面、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关线的基本性质与投影作图方法,重点介绍两曲面立体相贯线采用表面取点法和辅助平面法完成投影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
第四章投影变换
投影变换是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空间几何元素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或改变投射方向达到简化解题的目的。 本章主要研究点的投影变换、直线的投影变换和平面的投影变换,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掌握三种投影变换的方法及应用,以达到简化解题的目的。
-
●4.1换面法
通过将一铅垂面转变成正平面,直观了解换面法的作用和基本概念。此外通过简单的投影变换例子,掌握投影变换中,选择新投影面的两条原则,为下面点的投影变换、直线的投影变换、平面的投影变换做准备。
-
●4.2点的投影变换
点的投影变换包括点的一次投影变换和点的二次投影变换,掌握两种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投影点的投影规律,为直线的投影变换和平面的投影变换做准备。
-
●4.3直线的投影变换
直线的投影变换包括直线的一次投影变换和直线的二次投影变换,掌握两种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投影直线的投影规律,为平面的投影变换做准备。
-
●4.4平面的投影变换
平面的投影变换包括平面的一次投影变换和平面的二次投影变换,掌握两种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投影平面的投影规律。
-
第五章组合体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组成的类似机件的形体称为组合体。本章着重研究组合体视图的画法、看图方法和尺寸标注,为今后学习零件图奠定基础。
-
●5.1组合体的三视图
通过介绍零件的形成过程了解什么是组合体?组合体在工程中的应用,空间立体有六个基本视图,选择三个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作为组合体的三视图,三视图应该满足三等投影规律。
-
●5.2组合体分析方法
组合体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三种:堆积、切割、堆积切割综合,表面关系有共面、相交、相切,组合体一般采用形体分析法进行分析,即将复杂组合体转换成简单的基本几何形体或简单组合体。
-
●5.3画组合体视图
以堆积为主形成的组合体,多采用形体分析的方法绘制,以切割为主形成的组合体,多根据其切割方式及过程来绘制。组合体视图的选择,主视图是最重要的视图,先定组合体放置方式,再定投射方向,选比例、定图幅,布置图面,绘制底稿,检查描深。
-
●5.4读组合体视图
读组合体视图常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投影分析法,组合体的每一个视图都只能反映两个方向的信息,丢失一个方向的信息,但可以在另外的视图上得到线索,因此,读图要从反映形体特征最多的主视图入手,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读图时应注意组合体的层次、相仿性以及线段的平性关系。以切割为主的组合体,先想象组合体切割前的基本形体;根据某个视图的轮廓,将组合体想像成一个棱柱 ,再根据其它视图的外轮廓顺序切割成形,在切割过程中,逐渐想清组合体的形状。
-
●5.5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三视图定性表达了组合体的形状,尺寸可以准确的表示组合体的确切形状及真实大小,组合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都需要有尺寸基准,对称的组合体选对称平面作为该方向上的基准,非对称的组合体选较大的平面(底面或端面)为该方向上的基准,整体上具有回转轴线的组合体选其回转轴线作为两个方向上的基准。尺寸分为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 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将其分解成几个简单形体,逐个形体标注其定形定位尺寸。对于以切割为主形成的组合体,一般不做形体分解,而直接按其切割过程标注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