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青岛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原理(青岛理工大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4/24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深入地阐述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即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以及其他污染控制工程中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基本过程和现象,以及污染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课程以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分离过程原理为主要内容。环境工程原理基础部分主要包括物料与能量守恒原理,传递过程等,其中流体流动单独设课;分离过程原理部分主要包括沉降、过滤、吸收、吸附的基本原理。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污染治理工程的主要目的和核心任务,即利用隔离、分离等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培养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学科具有共性的污染防治技术原理,构建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平台。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热量传递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概述
夏文香
热传导
夏文香
对流传热机理及α的求取
夏文香
对流传热的经验公式
夏文香
间壁传热过程计算
夏文香
辐射传热
夏文香
气体吸收
吸收概述
夏文香
亨利定律
夏文香
利用相平衡判断过程方向
夏文香
通过相平衡确定过程极限
夏文香
传质速率方程
夏文香
填料塔和板式塔
吸收设备及气液接触方式
夏文香
填料塔
夏文香
板式塔
夏文香
填料特性及其选择
夏文香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夏文香
Eckert关联图及其应用
夏文香
吸收塔操作线方程及吸收剂的选择
夏文香
低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夏文香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方法
夏文香
固体吸附
概述
夏文香
吸附平衡
夏文香
固定床吸附分离
夏文香
负荷曲线和透过曲线
夏文香
间歇固定床持续时间的计算
夏文香
移动床吸附分离过程与设备
夏文香
液液萃取
概述
夏文香
三角形相图上组成表示法
夏文香
液液平衡相图
夏文香
相图中的杠杆规则和直线规则
夏文香
单级萃取流程与计算
夏文香
多级错流萃取流程与计算
夏文香
多级逆流萃取流程与计算
夏文香
萃取设备
夏文香
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剂
刘杰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刘杰
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刘杰
离子交换系统
刘杰
离子交换过程
刘杰
离子交换设备与计算
刘杰
膜分离
概述
夏文香
渗透和反渗透
夏文香
反渗透膜及过程机理
夏文香
反渗透装置及过程迁移方程
夏文香
超滤
夏文香
电渗析
夏文香
流体输送设备
流体输送设备
管锡珺
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管锡珺
离心泵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管锡珺
离心泵的工作点及流量调节
管锡珺
离心泵的类型
管锡珺
其他类型液体输送机械
管锡珺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管锡珺
颗粒的特性参数1
管锡珺
颗粒的特性参数2
管锡珺
颗粒的沉降
管锡珺
分级沉降
管锡珺
重力沉降设备
管锡珺
离心沉降
管锡珺
过滤
管锡珺
过滤设备
管锡珺
  • 第一章热量传递

    了解传热的三种方式;掌握强制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传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 1.1概述

    传热方式;传热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1.2热传导

    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通过平壁的定态导热,通过圆桶壁的定态导热。

  • 1.3对流传热机理及α的求取

    速率方程、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因次分析

  • 1.4对流传热的经验公式

    管内强制对流;管外强制对流

  • 1.5间壁传热过程计算

    传热速率方程、换热器的热负荷、操作线方程、传热平均温度差、传热系数的确定

  • 1.6辐射传热

    基本概念、辐射传热的特点

  • 第二章气体吸收

    本章主要讲授气体吸收的基本原理,填料吸收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及设计计算。

  • 2.1吸收概述

    吸收的基本概念,吸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2.2亨利定律

    表达式及适用条件

  • 2.3利用相平衡判断过程方向

    通过相平衡关系,确定过程进行的方向

  • 2.4通过相平衡确定过程极限

    平衡是过程的极限

  • 2.5传质速率方程

    总传质和分传质速率方程

  • 2.6填料塔和板式塔

    典型的气体吸收设备介绍

  • 2.7填料特性及其选择

    常用的填料及其特性

  • 2.8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气速与压降的关系

  • 2.9Eckert关联图及其应用

    泛点气速、压降和塔径的计算

  • 2.10吸收塔操作线方程及吸收剂的选择

    介绍气体吸收的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的选择原则、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 2.11低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低浓度气体吸收的特点,填料塔逆流吸收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的确定,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

  • 2.12传质单元数的计算方法

    平衡线为直线和曲线时,计算传质单元数

  • 第三章固体吸附

    讲授单组分吸附等温方程;吸附负荷曲线,吸附透过曲线;固定床吸附器的操作过程及持续时间的计算。

  • 3.1概述

    吸附概念;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吸附操作分类;常用吸附剂的性能

  • 3.2吸附平衡

    单组分等温吸附线,等温吸附方程

  • 3.3固定床吸附分离

    固定床吸附器的操作过程,固定床吸附器的计算

  • 3.4负荷曲线和透过曲线

    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 3.5间歇固定床持续时间的计算

    希洛夫方程推导

  • 3.6移动床吸附分离过程与设备

    介绍移动床和模拟移动床的工作原理及设备

  • 第四章液液萃取

    本章主要介绍液液萃取基本原理;萃取操作的流程与计算;

  • 4.1概述

    液液萃取的基本概念,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4.2三角形相图上组成表示法

    相图分区

  • 4.3液液平衡相图

    临界混熔点

  • 4.4相图中的杠杆规则和直线规则

    本章计算的基础

  • 4.5单级萃取流程与计算

    单级流程及计算

  • 4.6多级错流萃取流程与计算

    多级错流的特点及计算

  • 4.7多级逆流萃取流程与计算

    介绍多级逆流萃取的流程、计算过程

  • 4.8萃取设备

    典型设备介绍

  • 第五章离子交换

    本章主要讲授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离子交换系统、离子交换设备及计算。

  • 5.1离子交换剂

    离子交换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及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5.2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及命名

  • 5.3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离子交换平衡、交换速率及影响离子交换平衡的主要因素

  • 5.4离子交换系统

    钠离子离子交换系统、复床系统及混合床系统

  • 5.5离子交换过程

    固定床离子交换器工作过程、连续式交换器工作简介

  • 5.6离子交换设备与计算

    典型的离子交换设备及设计计算

  • 第六章膜分离

    讲授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 6.1概述

    膜分离特点及应用

  • 6.2渗透和反渗透

    基本原理,二者的比较

  • 6.3反渗透膜及过程机理

    反渗透机理

  • 6.4反渗透装置及过程迁移方程

    反渗透膜的分类及性能,反渗透迁移过程方程

  • 6.5超滤

    超滤的基本原理,超滤与反渗透的区别,浓差极化现象

  • 6.6电渗析

    电渗析的基本原理,电渗析膜的分类及性能,电渗析器的结构及组装,电渗析器的效率,极限电流密度,电渗析器的计算与应用

  • 第七章流体输送设备

    了解各种流体输送设备的分类;了解流体输送设备的基本原理;熟悉水泵离心泵性能的改变和换算;掌握水泵特性曲线和如何选泵。

  • 7.1流体输送设备

    了解各种流体输送设备的分类

  • 7.2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结构及原理

  • 7.3离心泵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及特性曲线

  • 7.4离心泵的工作点及流量调节

    流量调节要点,离心泵性能的改变和换算

  • 7.5离心泵的类型

    类型

  • 7.6其他类型液体输送机械

    其他输送机械

  • 第八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了解非均相物系的性质,熟悉非均相物系的分离理论基础;掌握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的原理;了解静电沉降、过滤及湿式洗涤的原理。

  • 8.1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非均相物系的性质

  • 8.2颗粒的特性参数1

    颗粒的特性参数

  • 8.3颗粒的特性参数2

    颗粒的特性参数

  • 8.4颗粒的沉降

    颗粒沉降的特点,沉降力、浮力和阻力的平衡原理

  • 8.5分级沉降

    分级沉降的原理

  • 8.6重力沉降设备

    重力沉降的原理及设备

  • 8.7离心沉降

    离心沉降、特点及加强沉降力的手段及工作原理

  • 8.8过滤

    过滤机理

  • 8.9过滤设备

    典型过滤设备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热量传递

    1.1 概述

    1.2 热传导

    1.3 对流传热机理及α的求取

    1.4 对流传热的经验公式

    1.5 间壁传热过程计算

    1.6 辐射传热

    视频数6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气体吸收

    2.1 吸收概述

    2.2 亨利定律

    2.3 利用相平衡判断过程方向

    2.4 通过相平衡确定过程极限

    2.5 传质速率方程

    2.6 填料塔和板式塔

    2.7 填料特性及其选择

    2.8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2.9 Eckert关联图及其应用

    2.10 吸收塔操作线方程及吸收剂的选择

    2.11 低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2.12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方法

    视频数14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固体吸附

    3.1 概述

    3.2 吸附平衡

    3.3 固定床吸附分离

    3.4 负荷曲线和透过曲线

    3.5 间歇固定床持续时间的计算

    3.6 移动床吸附分离过程与设备

    视频数6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液液萃取

    4.1 概述

    4.2 三角形相图上组成表示法

    4.3 液液平衡相图

    4.4 相图中的杠杆规则和直线规则

    4.5 单级萃取流程与计算

    4.6 多级错流萃取流程与计算

    4.7 多级逆流萃取流程与计算

    4.8 萃取设备

    视频数8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离子交换

    5.1 离子交换剂

    5.2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5.3 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5.4 离子交换系统

    5.5 离子交换过程

    5.6 离子交换设备与计算

    视频数6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膜分离

    6.1 概述

    6.2 渗透和反渗透

    6.3 反渗透膜及过程机理

    6.4 反渗透装置及过程迁移方程

    6.5 超滤

    6.6 电渗析

    视频数6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流体输送设备

    7.1 流体输送设备

    7.2 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7.3 离心泵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7.4 离心泵的工作点及流量调节

    7.5 离心泵的类型

    7.6 其他类型液体输送机械

    视频数6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8.1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8.2 颗粒的特性参数1

    8.3 颗粒的特性参数2

    8.4 颗粒的沉降

    8.5 分级沉降

    8.6 重力沉降设备

    8.7 离心沉降

    8.8 过滤

    8.9 过滤设备

    视频数9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