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以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为目的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和主干课程。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是人类发展的根基。人的一切活动时刻影响着环境,也不断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卫生学研究通过揭示病因,分析人群的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与分布的规律,进一步评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措施及效果;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施原则等。
-
●1.1环境卫生学的责任和使命
随着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随着工业化的巨大进步和进展,人类的环境受到破坏,环境卫生问题不断加剧,出现全球性环境卫生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人类健康受到损害。环境卫生学就是阐明环境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的对策,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依据,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2人类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断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将废弃物排放于环境。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休止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既相互适应又相互矛盾,在这种对立统一的法则下,生命不断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性到多样性,和谐共存于同一地球环境中。
-
●1.3环境污染与健康
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原因,污染物进入环境,如果其数量、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致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健康,就是造成了环境污染。机体对环境污染物产生反应的质和量,既取决于变化的环境因素,也取决于机体,引起不同程度的健康损害,称之为健康效应谱。临床所见疾病患者和死亡只是“冰山之巅”。只有了解人群反应全貌,对危害做出全面的定量评估,为制订预防措施和卫生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
第二章大气卫生
大气是生活在地球上生命体所必需的,可保护它们免遭来自外层空间的有害影响。本章节主要介绍大气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典型大气污染事件、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内容,使学习者了解健康相关的大气特征,熟悉大气卫生学基础知识,掌握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理解煤烟型和光化学烟雾事件的特征,熟悉颗粒物的致病性及其潜在分子生物学事件等前沿发展,增进大气污染防治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2.1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本节主要介绍大气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使学习者掌握大气结构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熟悉大气的组成及其物理性质,了解健康相关的大气特征。
-
●2.2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本节主要介绍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使学习者了解大气污染及其来源,掌握大气污染的种类与浓度及其影响因素,熟悉大气污染转归的途径。
-
●2.3典型大气污染事件
本节主要介绍典型大气污染事件,了解历史煤烟型烟雾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应急处置情况,熟悉光化学烟雾事件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发生阶段,比较分析煤烟型和光化学烟雾事件的特点。
-
●2.4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本节主要介绍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国内外空气颗粒物污染问题,熟悉空气颗粒物对健康的潜在作用影响,熟悉颗粒物的致病性及其潜在分子生物学事件等前沿发展。
-
第三章水体卫生
水是生命的摇篮,是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地球上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在其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水也是生命之源,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都需要在水的参与下完成,而环境污染和饮用水资源的日益破坏,饮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已成为世界的重要问题。鉴于饮用水与健康和生活关系的密切,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供给量足质佳的饮用水对防治疾病的发生,促进人体健康及维持和提高人民生活卫生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
●3.1水体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
当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时,便会导致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不仅导致了水质恶化,还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本小节将基于水体污染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展开介绍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水体富营养化则作为一种在我国频发的典型水体污染现象,也将对其形成及危害进行具体分析。
-
●3.2水体自净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水体自净是水体环境有限度接纳污染物的作用基础。本小节将结合水体自净的概念及三个主要阶段,对自净过程中的水质变化特征进行详细讲解。此外,还将通过对水体自净过程中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具体机制的阐述,分析水的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水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等因素对水体自净的影响。
-
●3.3水体“三氮”的卫生学意义
水环境中的氮循环是水体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环节可包括:矿化作用、生物同化作用、硝化和反硝化、氨挥发、厌氧氨氧化、生物固氮、沉积物吸附解吸等过程。水中“三氮”是指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也是反映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水质指标之一。本小节将通过对“三氮”间转化路径的介绍,揭示实际水体中“三氮”单项指标变化及指标综合变化的卫生学意义。
-
●3.4常见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预防
介水传染病是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一般又以肠道传染病较为多见。本小节将通过对介水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的介绍,展开讲解常见介水传染病,如:伤寒、霍乱和痢疾等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并从切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方面阐述介水传染病的有效预防。
-
●3.5饮用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导致饮用水污染并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五个重要因素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天然水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导致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产生的藻类及其代谢产物。本小节将重点对饮用水化学性污染物及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影响进行展开讲解。
-
●3.6集中式供水的净化和氯化消毒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的净化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常规净化、深度净化、特殊净化。本小节将重点介绍饮用水常规净化工艺中的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单元。氯化消毒作为目前饮用水净化处理的主要消毒方式,还将对氯化消毒的原理、影响因素和方法进行展开讲解。
-
第四章土壤卫生
土壤是人类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卫生将从卫生学角度认识土壤和研究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揭示土壤环境因素的变化通过间接途径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
●4.1土壤污染的自净及污染物转归
土壤自净是指受污染的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病原体死灭,各种有害物质无害化,土壤逐步恢复到污染前状态的过程。基于土壤环境的多介质、多界面、多组分及非均一性和复杂多变性等特点,本小节将结合土壤污染的基本特征,重点介绍土壤自净的定义及三个主要机制。此外,还将以农药和重金属为例,具体阐述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残留。
-
●4.2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当污染物超过土壤的最大容量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进而影响土壤中生存的动植物,并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危害牲畜乃至人类健康。本小节将从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农药污染和土壤持久性有机物污染这三方面,展开讲解土壤中不同类型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途径及毒作用机制。
-
第五章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生物与其所处环境是在相互适应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生物体与地质环境中的一些元素保持动态平衡。人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在种类和含量上都与地壳表层的元素组成密切相关。
-
●5.1生物地球化学病的始末
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区域差异,造成该地区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特异性疾病,就是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也是地方病的一种。此外,自然资源的工业化使用,工业三废的排放导致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介质化学元素含量过高,也会造成特异性疾病的区域内流行。
-
●5.2碘缺乏病及科学补碘
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碘的摄入量不足或者过量都对健康造成危害。从胚胎发育到成人期不同阶段碘缺乏造成的健康损害不同,表现出“聋、哑、呆、小、瘫”及甲状腺肿等不同症状。碘缺乏病不仅仅是一种疾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
●5.3地方性氟中毒
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适宜可以强健骨骼和牙齿,促进生长发育等。但是由于地区环境中氟元素过多,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长期摄入过量氟,即可引起地方性氟中毒。根据过量氟来源,可分为饮水型病区、燃煤污染型病区、饮砖茶型病区。
-
第六章住宅及公共场所卫生
人类的生活环境涉及住宅、职业和公共场所等不同环境。住宅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室内环境,人的一生有2/3以上的时间是在住宅内度过的。不良的住宅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甚至是数代人的健康。公共场所普遍存在于人类的生活活动中,由于公共场所多人群密集、流动性大,设备和物品长期反复使用等特点,公共场所卫生备受关注。
-
●6.1住宅以及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
住宅是人们为了利用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因素中的有利作用和防止其不良影响而创造的生活居住环境。住宅环境污染因素同时存在,联合作用于人体,与居民健康关系复杂。开展住宅卫生学研究,分析住宅设计的卫生规模、室内小气候、室内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制定住宅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并探讨在住宅设计、建造和使用管理过程中保证满足卫生要求的技术措施。
-
●6.2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卫生学要求
良好的住宅环境不仅包括适宜的住宅卫生规模,还有良好的住宅小气候。住宅内部由于屋顶、地板、墙壁和门窗等围护结构,及室内的人工空气调节设备,形成了与室外不同的室内小气候。不良的小气候是可影响机体热平衡,使体温调节处于紧张状态,并影响机体其他系统功能,诱发疾病。
-
●6.3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人的一生有2/3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在室内环境中的时间已达到全天的80%-90%,一个人每天需要1公斤食品2公斤饮水,但所需空气则为10公斤,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随着经济、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各种室内化学品和新型建筑材料等数量增加,建筑物密闭程度增加,室内污染物可能达数千种之多。室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现代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
-
●6.4公共场所的环境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公共场所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泛。公共场所环境因素污染极易通过交叉感染而在人群扩散和传播。各种环境因素污染问题涉及到环境卫生学的许多领域,比如大气卫生、饮用水卫生、室内空气卫生、室内小气候等。
-
第七章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实际上式对环境质量优与劣的评定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环境评价因子的确定、环境监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环境识别,因此环境质量评价的正确性体现在这些环节中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环境质量评价即是一种方法学,又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
●7.1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环境质量评价是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描述、评价和预测。本小节将以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为例,引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实例,分别对比值算术均数型大气质量指数、I1大气质量指数、大气污染超标指数及分段线性函数型大气质量指数等四种常见大气质量指数进行展开介绍。
-
第八章家用化学品卫生
家用化学品在日常生活中已广泛渗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家用化学品具有使用分散、需求量大、暴露人群广泛和暴露时间长等特点。各种家用化学品因其使用的目的、方式、范围的不同,可通过不同途径与人体接触,使用卫生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
●8.1家用化妆品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以及保持其处于良好状态为目的的产品,但凡内服或经呼吸道吸入方式进入人体的药品,即使有美容作用也不能称为化妆品。本一小节将基于化妆品使用目的及成分的介绍,详细讲解化妆品可能对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包括:化妆品对皮肤、毛发、指(趾)甲和眼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