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理论与实践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2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您想拥有英汉语自由转换的能力吗?您想周游世界而没有交流障碍吗?那么就请来参加我们《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吧!以掌握翻译基础知识,培养英语语言思维,夯实汉英翻译基础为目标,本课程重点突出了翻译实践技能、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为您实现双语转换提供捷径。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翻译绪论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翻译的性质、类型和单位
张江华
翻译的标准
张江华
翻译对译者素养的要求
张江华
汉英翻译基础知识
汉英翻译与文化(1)
付有龙
汉英翻译与文化(2)
付有龙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与翻译(1)
付有龙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与翻译(2)
付有龙
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1)
付有龙
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2)
付有龙
词语的翻译
词语的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
薛丽萍
词语英译与语言语境
薛丽萍
词语英译与文化语境
薛丽萍
“假朋友”的识别
薛丽萍
词义空缺与英译策略
薛丽萍
成语的英译策略
薛丽萍
四字格的英译策略
薛丽萍
句子的英译
主语的确定
潘坤
谓语的确定与主谓一致问题
潘坤
语序的调整
潘坤
否定句的英译
潘坤
句子功能的再现
潘坤
段落的翻译
段落的衔接与连贯
谭霞
段落功能与意义的再现
谭霞
广告文本的翻译
广告英语文本的特点
鲁晓燕
广告文本的翻译原则与标准
鲁晓燕
广告文本的翻译策略
鲁晓燕
新闻文本的翻译
新闻英语文本的特点
鲁晓燕
新闻标题的翻译
鲁晓燕
新闻文本中词语的英译
鲁晓燕
新闻文本中句子和篇章的英译
鲁晓燕
科技文本的翻译
科技文本的特点
张江华
科技文本标题的翻译原则
张江华
科技文本摘要的翻译原则
张江华
政治文本的翻译
政治文本的特点
谭霞
政治文本的翻译方法
谭霞
政治文本内古诗文翻译
谭霞
文学文本的翻译
《荷塘月色》两英译本对比赏析-1
谭霞
《荷塘月色》两英译本对比赏析-2
谭霞
小说的翻译
张江华
诗歌的英译
潘坤
  • 第一章翻译绪论

    翻译是人类最复杂、最困难的活动之一。翻译活动产生2000年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和认识从未中止。翻译学习者只有牢牢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才能为翻译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 1.1翻译的性质、类型和单位

    时代在发展,翻译的范围和规模在扩大,人们对翻译的认识随之深化。本小节将从翻译性质、翻译类型和翻译单位三个层次进行探讨翻译活动的本质。

  • 1.2翻译的标准

    由于翻译这一文化交流活动的历史悠久,从事翻译的人具备不同的社会背景与语言背景,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与期待值均不相同,翻译的准则也不相同。本小节将对比中西翻译标准的发展脉络来说明进行翻译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与标准。

  • 1.3翻译对译者素养的要求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翻译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不但尊重翻译,也深知翻译的甘苦。……这不是一件平庸的工作,有时候翻译比创作还要困难。”本小节将从语言功底、文化知识和责任感三方面来探讨翻译对译者的素养要求。

  • 第二章汉英翻译基础知识

    翻译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语言的文化信息,文化在翻译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任何翻译离开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有要想做好翻译,必须了解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差异,特别是要了解中西思维方式和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 2.1汉英翻译与文化(1)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从广义来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和翻译的关系非常密切,翻译是文化差异的产物,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和纽带。译者必须具有文化意识,翻译离不开文化。

  • 2.2汉英翻译与文化(2)

    文化趋同亦称文化辏合,是文化进化的一种形态,文化翻译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趋同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跨文化交际中的词义冲突、词义空缺和民族心理差异给语际翻译带来的障碍和困难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好的译者,既要精通语言,又要精通文化。

  • 2.3中英思维方式对比与翻译(1)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中英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更侧重于具象思维,综合型思维和曲线思维;而英国人更侧重于抽象思维,分析型思维,直线思维。

  • 2.4中英思维方式对比与翻译(2)

    中英思维方式差异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观察事物现象时采取的视角及思维的方向讲,中国人倾向于顺向思维,即习惯于按照字面陈述其思想内容;而西方人往往会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即通常从反面描述来实现预期效果;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属于本体型思维,而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属于客体型思维;模糊性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特征,而精确性是西方近代思维方式的一大特征。

  • 2.5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1)

    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存在很大差别。汉英两种语言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意合与形合。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而英语是一种形合的语言;汉语是一种动态语言,有偏“动”的特点,而而英语是一种静态语言,有偏“静”的特点;汉语句子一般是后重心结构——重要信息置后,而英语句子一般是前重心——主要信息置前。

  • 2.6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2)

    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上的差异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汉语主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话题性”,汉语是主题凸显的语言,而英语的主语是很重要的句子成分,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汉语在句法上是“左分支”结构。整体上显得头大尾小,呈现“狮子头”形状,英语的“右分支”结构,句子多为前短后长,呈“孔雀尾”; 汉语是“板块”结构,而英语是“多枝共干”结构。

  •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Peter Newmark指出,在翻译实践中,篇章是最终的考核质量的单位,句子是基本的操作单位,而大部分的难题都集中在词汇单位。因此,学习正确理解并妥帖表达词语的意义是学习汉译英的基础。本章将介绍词语的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词语英译与语言语境、词语英译与文化语境、“假朋友”的识别、词义空缺与英译策略、成语的英译策略和四字格的英译策略这七个小节。

  • 3.1词语的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

    学习《词语的翻译》,首先需要了解词语的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本小节将介绍指称意义的理解与表达和蕴涵意义的理解与表达这两部分,将从国俗词语的翻译、叠词的翻译和文体特征的体现这三个方面介绍蕴涵意义的理解与表达。

  • 3.2词语英译与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分析在汉译英教学中十分重要,本小节将从根据语言语境确定原文词义、根据语言语境选择译文用词、根据语言语境消除歧义和语言语境与词语感情色彩的传达这四个方面介绍如何处理好词语英译与语言语境的关系。

  • 3.3词语英译与文化语境

    非语言环境,即文化语境,指的是那些对语义有着制约作用的、语言之外的因素。本小节将介绍在词语的英译过程中,如何处理物质文化因素、制度文化因素和观念文化因素。

  • 3.4“假朋友”的识别

    “假朋友”是原语和译语“形同(似)义异”的表达,指“看似相同,实则有别”的假词义相符词语。假词义相符词语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字面意义机械对应所产生的“假朋友”;二、字面意义相同,但指称意义有别的“假朋友”;三、指称意义相同,但蕴涵意义有别的“假朋友”;四、词语搭配不当所产生的“假朋友”。

  • 3.5词义空缺与英译策略

    本小节包括翻译中的词义空缺现象和词义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这两部分。一种文化里有的语义在另一种语言里可能就不存在”,这种现象被称为词义空缺。词义空缺产生的原因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不同的价值观念等。然而,我们对词义空缺这一现象绝非无计可施。我们可以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巧妙运用英语词汇表达汉语文化词汇的含义,常用的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意译法、直译法和加注法。

  • 3.6成语的英译策略

    本小节将介绍汉语成语的语言特点与成语的英译策略。汉语成语具有形象鲜明、常用典故和音韵和谐的语言特色,翻译时应尽可能地保留这些特色。然而,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汉语成语的这些特色很难全部在译文中得以再现,此时译者必须有所舍弃,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以确保主要信息的传递。常用的成语汉英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加注法和增译法。

  • 3.7四字格的英译策略

    四字格又称四字结构,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词汇现象,在汉语表达中具有极高的使用频率。由于四字格是一种固定的四字结构,其词语内部的组合关系也相对稳定,主要包括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动补关系、并列关系和限定关系。汉语四字格具有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和简洁明快的特点。常用的汉语四字格的英译策略包括将原文的四字格译成英语的一个词、将原文的四字格译成英语的短语、套用英语中意思相同且功能对等的习语和综合法。

  • 第四章句子的英译

    句子是较为理想的汉英翻译单位。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句子概念不同,句子类型的划分不同,句子组合的机制也不同。在汉英翻译中,要牢记汉英语言之间的差异。

  • 4.1主语的确定

    在汉译英的实践中,对主语的确定可采取三种处理方法:以原句主语作译文主语;重新确定主语;增补主语。

  • 4.2谓语的确定与主谓一致问题

    汉语的谓语与英语的谓语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汉译英时,有时可以选择与原文对应的谓语,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往往既不能照搬原文主语,也不能照搬原文谓语,而须作出调整,或新觅谓语。谓语的选择和确定要兼顾表意和构句的双重需要。

  • 4.3语序的调整

    语序指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它是词语和句子成分之间关系的体现,反映语言使用者的逻辑思维和心理结构模式。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模式有共性也有个性,表现在语序上,汉语和英语的表达模式有同也有异。在翻译时,我们要根据汉英语言特点调整语序,使之符合汉英不同的表达模式。

  • 4.4否定句的英译

    否定句就是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在英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汉语的否定句译为英语的否定句,译为英语的肯定句或者将汉语的双重否定译为英语的双重否定。

  • 4.5句子功能的再现

    句子的功能,指句子的交际功能,即句子的用途。不同类型的句子有不同的交际功能。根据句子的语气或用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我们在翻译中,应该再现原文句子的功能,使译文的语义与原文相符,而不是一味追求与原文形式对应的句型和句类。

  • 第五章段落的翻译

    段落由句子组成,容量从表达内容上看比句子大得多,意义也复杂得多。段比句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思路。汉语段落和英语段落都是相对完整的单位。段中的句子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 5.1段落的衔接与连贯

    句与句之间存在语义与逻辑关系,如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等。要理解原文意义,就必须厘清句子之间的关系。译文应尽量克服就词论词、就句论句的局部翻译倾向,应该围绕原文的中心思想,借助连接词、句法手段以及词、句的有序排列,实现译文的逻辑连贯。

  • 5.2段落功能与意义的再现

    汉语段落英译时,我们除了考虑各句译得正确、地道以外,还需考虑段落主题性,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性以及各句所反映的概念或命题的连贯性。否则,译文将貌合神远,无法实现原文的全部功能和意义。

  • 第六章广告文本的翻译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广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其方方面面--经济、文化、价值观念乃至生活的质量。随着商品流通日趋国际化,广告翻译应运而生。

  • 6.1广告英语文本的特点

    为了做好广告翻译,译者首先必须了解英语广告语言。本小节将从词汇、句子、修辞三个语言层次对英语书面广告文本的特点进行探讨。

  • 6.2广告文本的翻译原则与标准

    在翻译功能者看来,翻译是人与人之间的有目的的互动,从翻译的发起者到译文读者都有各自的目的。在广告翻译中应以译者为中心,从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出发,遵循相应的原则与标准。本小节将运用具体案例说明进行广告文本翻译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与标准。

  • 6.3广告文本的翻译策略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威密尔(Hans J. Vermeer)指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的目的和功能来决定。根据这一理论,翻译出来的广告需达到广告主的目的,能使广告发挥最佳的商业功能,达到预期的商业效果。概括起来,广告文本的翻译策略可以归纳为七种:直译、意译、增译、减译、仿译、创译和零译。

  • 第七章新闻文本的翻译

    新闻是报纸、网络平台、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体,其功能是传播信息、记录社会、反映时代。新闻翻译是应用文体翻译中的重要类别,既担负着传播新闻资讯的使命,又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是国与国之间信息和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 7.1新闻英语文本的特点

    作为一种语体,新闻具有独特的性质。为了更好的做好新闻文本的翻译,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英语新闻文本的特点。本小节将从语篇结构、用词、语法和修辞等方面探讨英语新闻文本的特点。

  • 7.2新闻标题的翻译

    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提示、概括和评论,是新闻报道的灵魂。生动醒目的新闻标题总是能瞬间吸引读者的目光,并通过简洁精当的文字迅速告知读者该报道的要点。本小节将从新闻标题的结构、时态、修辞手法三个方面探讨新闻标题的翻译。

  • 7.3新闻文本中词语的英译

    对于新闻报道而言,信息传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新闻的信息往往集中体现在词语层面。在新闻翻译中真实、准确地传递词语的信息并非易事,因为新闻信息的涵盖面相当广泛。本小节将从时政新闻词语、新闻中的普通词语、中国特色新词以及汉语新闻中的“大词”等不同方面探讨了新闻文本中词语的英译。

  • 7.4新闻文本中句子和篇章的英译

    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汉英新闻文本在篇章模式、文体风格以及句型结构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新闻文本进行英译时,要充分了解中英文本的差异及其特点,对新闻文本中出现的句子、篇章进行深度辨析理解。本小节将运用具体案例从宏观上探讨新闻文本中句子和篇章的英译。

  • 第八章科技文本的翻译

    当今世界步入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间的科技交流也日益加强。因此科技文本的翻译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准确传递信息、再现原文信息功能的任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作用。

  • 8.1科技文本的特点

    由于汉英科技文本具有各自独特的语篇特征,翻译前译者应该留心科技英语的特点。本小节将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次分析科技英语特点并探讨翻译原则。

  • 8.2科技文本标题的翻译原则

    科技论文的标题是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它是科研成果精炼的概括,能使科研工作者在查找相关文献时快速准确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缩小和定位研究范围,因此,它在论文的发表、阅读和收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小节将从科技论文标题的要求、翻译原则以及案例分析三方面来探讨科技论文标题的翻译。

  • 8.3科技文本摘要的翻译原则

    科技论文摘要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本小节将从科技论文摘要的结构格式要求、科技论文摘要的翻译原则以及具体案例分析三个方面来探讨科技论文摘要的翻译。

  • 第九章政治文本的翻译

    政治文本是指关于政治题材的文本。政治文本不追求语言的审美价值,它强调逻辑清晰,推理有据,同时尽量避免晦涩和模糊。政治文本翻译主要用于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帮助国外读者了解中国国情。

  • 9.1政治文本的特点

    政治文本以政治问题为中心内容,涉及国家政策、原则和利益等重大方面,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政府工作报告的文字,长句应用较普及,句子无主句现象较多,修饰语较长,词的重复现象较多,中国特色词汇较多。

  • 9.2政治文本的翻译方法

    政治文本的翻译要做到:忠实原作思想、义切词严、概念同一、逻辑严谨。政治文本的翻译可采用三种翻译方法:去繁就简、整合改写、补偿增译。

  • 9.3政治文本内古诗文翻译

    中国古诗文代表了中国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深厚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政治演讲及著作中大量引用古诗文也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独特的语言风格。本小节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引用的古诗文为例,指出政治文本内的古诗文翻译应尽量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

  • 第十章文学文本的翻译

    文学文本是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是传达人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散文、小说和诗歌等形态。文学文本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对文本进行解读、改变和丰富的过程。

  • 10.1《荷塘月色》两英译本对比赏析-1

    散文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体之一。《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经典之作,描写了清华荷塘月色之美,抒发了作者沉郁的心情。文中使用了大量叠词,修辞手法,平行结构,语言表达简洁、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聚的散文佳作。本小节从选词方面对朱纯深及杨宪益夫妇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 10.2《荷塘月色》两英译本对比赏析-2

    散文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体之一。《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经典之作,描写了清华荷塘月色之美,抒发了作者沉郁的心情。文中使用了大量叠词,修辞手法,平行结构,语言表达简洁、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典型的形散神聚的散文佳作。本小节从修辞手法和叠词使用两方面对朱纯深及杨宪益夫妇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 10.3小说的翻译

    小说是集各种文学体裁话语形式于一身的文本。本小节将从再现小说语言个性、再现人物形象塑造、再现小说修辞和保持人名意义四方面来探讨小说的翻译原则。

  • 10.4诗歌的英译

    诗歌是表情功能与美感功能最突出的一类文本,诗人往往以新奇而意蕴丰富的意象、精炼而音律优美的语言,构成耐人寻味的意境,在有限的篇幅和较为固定的形式中抒发丰富的情感。本节将对比《静夜思》和《江雪》的英译本,说明诗的可译性以及不同思维方式对译者理解原诗意义和表达原诗旨趣的影响。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翻译绪论

    1.1 翻译的性质、类型和单位

    1.2 翻译的标准

    1.3 翻译对译者素养的要求

    视频数3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汉英翻译基础知识

    2.1 汉英翻译与文化(1)

    2.2 汉英翻译与文化(2)

    2.3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与翻译(1)

    2.4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与翻译(2)

    2.5 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1)

    2.6 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2)

    视频数6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词语的翻译

    3.1 词语的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

    3.2 词语英译与语言语境

    3.3 词语英译与文化语境

    3.4 “假朋友”的识别

    3.5 词义空缺与英译策略

    3.6 成语的英译策略

    3.7 四字格的英译策略

    视频数7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句子的英译

    4.1 主语的确定

    4.2 谓语的确定与主谓一致问题

    4.3 语序的调整

    4.4 否定句的英译

    4.5 句子功能的再现

    视频数5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段落的翻译

    5.1 段落的衔接与连贯

    5.2 段落功能与意义的再现

    视频数2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广告文本的翻译

    6.1 广告英语文本的特点

    6.2 广告文本的翻译原则与标准

    6.3 广告文本的翻译策略

    视频数3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新闻文本的翻译

    7.1 新闻英语文本的特点

    7.2 新闻标题的翻译

    7.3 新闻文本中词语的英译

    7.4 新闻文本中句子和篇章的英译

    视频数4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科技文本的翻译

    8.1 科技文本的特点

    8.2 科技文本标题的翻译原则

    8.3 科技文本摘要的翻译原则

    视频数3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政治文本的翻译

    9.1 政治文本的特点

    9.2 政治文本的翻译方法

    9.3 政治文本内古诗文翻译

    视频数3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文学文本的翻译

    10.1 《荷塘月色》两英译本对比赏析-1

    10.2 《荷塘月色》两英译本对比赏析-2

    10.3 小说的翻译

    10.4 诗歌的英译

    视频数4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