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绪论
绪论
-
●0.1绪论
绪论
-
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定义
基本概念及定义
-
●1.1热力学系统与状态参数
热力学系统与状态参数
-
●1.2平衡状态与状态方程式
平衡状态与状态方程式
-
●1.3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功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功
-
●1.4热量与热力循环
热量与热力循环
-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
●2.1热力学第一定律与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闭口系统能量方程式
-
●2.2开口系统与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开口系统与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
-
●2.3轴功及稳定流动应用举例
轴功及稳定流动应用举例
-
第三章理想气体的性质
理想气体的性质
-
●3.1理想气体的假设和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假设和状态方程
-
●3.2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
●3.3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
●3.4理想气体混合物
理想气体混合物
-
第四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
●4.1定容、定压和定温过程
定容、定压和定温过程
-
●4.2定熵过程
定熵过程
-
●4.3多变过程
多变过程
-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
●5.1热机循环、制冷循环及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机循环、制冷循环及热力学第二定律
-
●5.2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
●5.3克劳修斯不等式
克劳修斯不等式
-
●5.4状态参数熵及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状态参数熵及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
第六章气体的流动
气体的流动
-
●6.1稳定流动基本方程式及管内定熵流动基本特性
稳定流动基本方程式及管内定熵流动基本特性
-
●6.2气体流速计算及喷管计算
气体流速计算及喷管计算
-
●6.3喷管效率及绝热滞止
喷管效率及绝热滞止
-
●6.4绝热节流及合流计算
绝热节流及合流计算
-
第七章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
●7.1压气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压气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7.2活塞式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活塞式压气机的压气过程
-
●7.3多级压缩简介及压气机效率
多级压缩简介及压气机效率
-
第八章气体动力循环
气体动力循环
-
●8.1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
第九章水蒸气及蒸汽动力循环
水蒸气及蒸汽动力循环
-
●9.1水蒸气的发生过程
水蒸气的发生过程
-
●9.2水蒸气热力性质表和图及其热力过程
水蒸气热力性质表和图及其热力过程
-
●9.3朗肯循环
朗肯循环
-
第十章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
-
●10.1逆向卡诺循环和单级压缩制冷循环
逆向卡诺循环和单集压缩制冷循环
-
第十一章湿空气
湿空气
-
●11.1湿空气的一般概念及湿度的表示
湿空气的一般概念及湿度的表示
-
●11.2湿空气的焓-含湿量图
湿空气的焓-含湿量图
-
●11.3湿空气的热力过程
湿空气的热力过程
-
第十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化学热力学基础是工程热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涵盖了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理。它研究了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动、熵的演变以及自由能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热力学过程中的焓、熵、内能等参数,化学热力学帮助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这一基础为工程师提供了在设计和优化能量转换系统、燃料电池等工程应用中的关键工具,促进了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
●12.1化学热力学基础
化学热力学基础是工程热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涵盖了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理。它研究了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动、熵的演变以及自由能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热力学过程中的焓、熵、内能等参数,化学热力学帮助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这一基础为工程师提供了在设计和优化能量转换系统、燃料电池等工程应用中的关键工具,促进了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
第十三章燃料电池的热力学基础
燃料电池的热力学基础涉及电化学反应、开路电压、转化效率等关键概念。电池中的阳极和阴极反应引发电子流,质子交换膜传递质子,创造电势差。开路电压衡量电池电势,在无电流时测得。转化效率评估电池对化学能的利用程度,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这些基础原理为燃料电池设计与性能优化提供指导,推动了清洁能源领域的工程创新。
-
●13.1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功
燃料电池以电化学反应为基础,将氢气和氧气转化为电能,产生水和热。在阳极,氢气氧化释放电子和质子;阴极接收氧气,与质子结合生成水。这过程中,质子交换膜传递质子,形成电势差。通过外部电路,电子流产生电流,实现能量转换。这可持续供应电力,同时产生清洁水。燃料电池在工程热力学中通过这一原理实现高效的能源转化。
-
●13.2燃料电池的端电压和输出特性、以及发电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
燃料电池的端电压和输出特性是其关键性能指标,描述了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电压输出变化。端电压受燃料纯度、温度等因素影响。输出特性考察电池在不同负载下的电压响应。发电系统的性能评价涉及转化效率、极化损失、压降损失等指标,反映电池对化学能的有效利用程度。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燃料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效能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