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文化
中国女性文化
7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3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21世纪是经济文化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传统的落后的性别意识窒息了人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人们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现代教育要适应飞跃发展的新时代,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就有必要提高学生与公民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意识和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文化观念,建构素养全面的完形人格。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女性的历史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导语
曾绍皇
文字:女性历史的“活化石”
曾绍皇
“女娲补天”: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记忆
曾绍皇
“巾帼豪杰”:历史文献中的女性荣光
曾绍皇
“摧兰折玉”:封建社会里的女性屈辱
曾绍皇
女性与教育
导语
胡海义
从科举“女状元”看古代女性教育
胡海义
从高考“女状元”看近代以来的女性教育
胡海义
“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
胡海义
“淑女教育”的是是非非
胡海义
女性与法律
导语
易志成
历史•限制•反思
易志成
现状•体系•问题
易志成
家暴•选择•保护
易志成
骚扰•认定•应对
易志成
强奸•观念•惩罚
易志成
法治•文化•价值
易志成
女性与文学
导语
赵树勤
闺怨:别有幽情恨此生
赵树勤
逃离:寻找家园的孤独之旅
赵树勤
性爱: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
赵树勤
孕育:生命创造的双重礼赞
赵树勤
女性与传媒
导语
刘琼
从“女主持人”看女性主体的嬗变
刘琼
传媒中女性主体发展之困及突破
刘琼
解读媒介: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上)
刘琼
解读媒介: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下)
刘琼
反思媒介:女性刻板印象的消除
刘琼
提升女性受众的媒介素养
刘琼
女性与科学
导语
张森
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历史
张森
女科学家的成功秘诀
张森
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现实困境
张森
提升女性的科学素养
张森
女性与审美
导语
何林军
“红颜祸水”:古代女性的审美地位
何林军
女性着装:服装美的“风采”
何林军
“最直接的介绍信”:现代女性外形美
何林军
“一个都不能少”:女性美的“内外兼修”
何林军
女性与就业、参政
导语
黄乐平
就业与女性自我实现
黄乐平
女性走出就业性别歧视困境
黄乐平
政治文明视域中的女性参政观
黄乐平
全面依法治国下的女性参政行为
黄乐平
女性与婚恋、家庭
导语
伍丹
“夜合晨离”走访婚,“女人天下”摩梭族
伍丹
封建父权“高高挂”,女性婚恋“惹人怜”
伍丹
裸婚不裸情,幸福来敲门
伍丹
爱情甜蜜心相印,婚姻浪漫情愈浓
伍丹
  • 第一章女性的历史

    本章主要阐述女性的历史。根据文字符号中潜藏的性别意识,神话传说中包孕的女性记忆、历史文献中记录的女性荣光和封建社会里经历的女性屈辱等来透视女性历史的演进轨迹。女性的历史是一部光荣与屈辱、苦难与抗争并存的女性地位变迁史。

  • 1.1导语

    本节主要讲述女性历史这一章的结构

  • 1.2 文字:女性历史的“活化石”

    文字符号潜藏着不经意的性别意识,生动展现了女性历史地位的浮沉变迁。文字是记录和了解女性历史的“活化石”。

  • 1.3“女娲补天”: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记忆

    女娲时代是女性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代。女娲是远古先民在神话中塑造的原始社会的女性主宰。“女娲补天”是人类神话传说中有关女性记忆的生动典范。

  • 1.4“巾帼豪杰”:历史文献中的女性荣光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第一位王后,也是中国古代见诸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巾帼英雄。“妇好鸮尊”等文物的出土是历史文献中有关女性荣光的真实见证。“鉴湖女侠”秋瑾提倡女权,倡导女学,成为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 1.5“摧兰折玉”:封建社会里的女性屈辱

    不管是“三寸金莲”的病态审美,还是“三从四德”的道德苛求,封建社会里的女性无不经历了难以承受的肉体戕害和无法逃脱的精神禁锢,这是女性地位日趋下降,自由逐步丧失的历史过程。

  • 第二章女性与教育

    女性教育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既是女性社会、政治地位的重要标志,又对其他方面具有重大制约作用。女性教育是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典型事例切入,从纵向来展现中外女性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女性教育的成就与不足;再从横向来探讨当前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的表现、原因与对策,分析当前各类“淑女教育”培训班兴起的原因、积极与消极影响。

  • 2.1导语

    分析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女状元”的美丽传说,探知文学想象背后的真相,由此展现古代女性教育的缺失与艰难历程。

  • 2.2从科举“女状元”看古代女性教育

    分析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女状元”的美丽传说,探知文学想象背后的真相,由此展现古代女性教育的缺失与艰难历程。

  • 2.3从高考“女状元”看近代以来的女性教育

    从这些年来高考“女状元”的突出表现,来了解近代以来的女性教育的迅速发展与巨大成就。

  • 2.4“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

    分析从“女性教育”进课堂的争议到我们当前实行“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的状况,了解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 2.5“淑女教育”的是是非非

    针对当前各类“淑女教育”培训班层出不穷的现象,分析它兴起的原因,积极与消极影响。

  • 第三章女性与法律

    本章立足于法律视角对女性文化进行梳理和建构。全章从追寻女性法律权益的历史进程出发,进而认知女性法律权益的现状和问题;并就其中主要的问题家庭暴力、性骚扰、强奸等问题进行实证交流,最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女性文化健康理性发展的新认知;并倡导女性法治文化,明确女性文化的终极价值,追求新时代女性美好生活和新时代男女双性的和谐关系!

  • 3.1导语

    本节主要讲述女性与教育这一章的结构

  • 3.2历史•限制•反思

    本节对中国古代历史中与女性有关的代表性的法律规定进行介绍,在追寻女性法律权益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反思。

  • 3.3 现状•体系•问题

    从女性权益的国际保护体系、国内保护体系、现存的主要问题这三大方面对女性权益进行整体认知和分析。

  • 3.4家暴•选择•保护

    针对家庭暴力这一难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阐明法律是遏制家暴行为、保护女性权益的有效选择途径。

  • 3.5骚扰•认定•应对

    针对性骚扰行为进行辨析概念、理性认定和实证分析,交流女性提高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来应对性骚扰。

  • 3.6强奸•观念•惩罚

    针对强奸行为进行分析,阐明女性观念的进步和女性文化的理性健康发展有利于减少强奸行为、惩罚强奸犯罪。

  • 3.7法治•文化•价值

    这是本章结语,立足前面交流的基础上,从法律视角出发又不囿于此,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女性文化健康理性发展的新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女性法治文化的追求,明确女性文化的终极价值。

  • 第四章女性与文学

    本章选择与女作家生活、创作联系较为密切的四个专题展开探讨:第一,闺怨:讲授古代女性的私情写作;第二,逃离:讲述现当代女作家的出走与追寻;第三,性爱:讨论当代文学中新时期女性性爱写作的演变;第四,孕育:探究当代女作家孕育书写的发展。

  • 4.1导语

    导入和简介本章内容

  • 4.2闺怨:别有幽情恨此生

    本节从中国古代女性闺怨书写的背景入手,梳理闺怨创作的主要那类型与创作目的。

  • 4.3逃离:寻找家园的孤独之旅

    本节以中国现当代女作家的生活与创作为例,讨论其对父权之家的逃离,以及对自我精神家园的寻找。

  • 4.4性爱: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

    本节探讨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的性爱主题,阐释从性爱分离到性爱结合的历史演变。

  • 4.5孕育:生命创造的双重礼赞

    本节探寻中国新时期女作家创作中孕育主题的生命创造内涵。

  • 第五章女性与传媒

    本章主要探讨女性与传媒的深层关系,从传媒中的女性主体、女性形象和女性受众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了解如何去辨识在传媒当中隐含的一些性别价值观,及其如何展示和传递,反思这些价值观对女性和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在传媒建构先进和谐的性别文化,促进女性的社会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 5.1导语

    章导入和本章结构

  • 5.2从“女主持人”看女性主体的嬗变

    以中国电视女性节目主持人发展的四个阶段,梳理女性主体在传媒中的嬗变之路。

  • 5.3传媒中女性主体发展之困及突破

    通过分析大众传媒中的女性主体被边缘化和歧视的现象,探析原因,探讨如何实现突围和可持续发展。

  • 5.4解读媒介: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上)

    以广告和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为例,分析女性在传媒中如何被符号化、物化和性对象化而形成的“刻板印象”,及其对女性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 5.5解读媒介: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下)

    以影视剧中的宫斗剧和都市职场剧为例,解读时代烙印,反思种种女性群像的矛盾特征。

  • 5.6反思媒介:女性刻板印象的消除

    分析大众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探寻从制度、生产、学界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消除对女性贬抑化的刻板印象。

  • 5.7提升女性受众的媒介素养

    分析大众传媒中女性话语权现状,,提出通过提升女性受众的媒介素养水平来增强女性的主体意识,促进女性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 第六章女性与科学

    本章回溯了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历史,剖析女科学家的成功秘诀,探讨女性从事科学工作时的现实困境,并指出在新时代中提升女性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分析提升女性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以激发女性的科学兴趣,促进女性在科学领域中的公平发展,进而鼓励更多的女性从事科学工作,投身科学事业。

  • 6.1导语

    章导入和章结构

  • 6.2 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历史

    本节主要梳理女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历史,揭示不同时期女性从事科学工作的整体情况:从古代科技发展史上女性的稀缺到近代女科学家的艰难成长,再到20世纪以来现代女科学家的大量涌现,女性在科学领域经历了漫长又艰难的奋斗过程。

  • 6.3女科学家的成功秘诀

    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女科学家的成功秘诀:首先,女科学家的原生家庭支持、鼓励她们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是她们将来走上科学道路并获得成功的第一步;其次,与科学家联姻,对女科学家获得成功具有积极的作用;再次,女性的生命特质,如对生命的关注、女性的情感、直觉等,是女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独特优势。

  • 6.4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现实困境

    本节主要探讨女性从事科学研究时面临的现实困境。首先,这一困境主要表现为女性在科学领域中往往处在“金字塔底端”;其次,剖析女性在科学领域中遭遇困境的原因,包括文化传统中的性别偏见、科学教育中对女性的刻板定位、以及女性自身的科学成就期待整体偏低;最后,从树立平等的性别观念、加大社会鼓励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女性科学工作者自身的合作三个方面,探讨如何破解女性在科学领域中的“玻璃天花板”。

  • 6.5提升女性的科学素养

    本节探讨了在新时代下如何提升女性的科学素养。首先,分析了新时代下提升女性科学素养的迫切性和特殊性;其次,阐明提升女性科学素养的主要有效途径,包括:消除文化传统中的性别偏见、促进科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

  • 第七章女性与审美

    本章主要说明女性和审美的关系,在反思女性审美历史的基础上,说明女性如何从内外两方面来构建自身的美,强调建立独立、平等、自由的女性审美观,使之服务于正确健康的中国女性文化建设和双性和谐的社会发展。

  • 7.1导语

    章导入和章结构

  • 7.2“红颜祸水”:古代女性的审美地位

    这一节在对传统尤其是中国历史中的女性美进行观照的基础上,了解女性在古代审美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体现出来的复杂审美内涵。

  • 7.3女性着装:服装美的“风采”

    这一节主要介绍服装的审美意义以及着装方面的审美标准和对这种标准的突破。

  • 7.4“最直接的介绍信”:现代女性外形美

    这一节从形体、容貌两方面,介绍女性外形美的内涵与养成。

  • 7.5“一个都不能少”:女性美的“内外兼修”

    这一节通过女性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比较,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 第八章女性与就业、参政

    本章我们将追溯女性就业与参政的历程,剖析现实社会中女性就业与参政的困境与瓶颈,揭示就业和参政于女性和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女性应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信念,把握就业与参政的政策和制度维护自身权益,实现女性的人生价值,同时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 8.1导语

    章导入和章结构

  • 8.2就业与女性自我实现

    通过回顾中国女性就业的历史,揭示我国女性就业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尔后日渐宽阔的道路,剖析就业模式演变后面中国女性通过劳动脱离从属角色解放自我所带有的被动性与理想化色彩。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中国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和前景,这将更好地使其实现自我。

  • 8.3女性走出就业性别歧视困境

    本节梳理女性在就业竞争中遭遇性别歧视的种种表象,提出破解女性就业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女性的自立自强,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主动寻求国家法律政策的保护;适应现代竞争意识,消除传统就业误区;夯实专业功底,提升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 8.4政治文明视域中的女性参政观

    本节从女性参政是民主政治时代社会生活的“常态”和国家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利两方面谈论女性参政观的内涵与养成。

  • 8.5全面依法治国下的女性参政行为

    本节涉及从维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参政目标和坚守合法、有序的基本原则的参政方式谈论女性参政行为,并提出了女性参政应做的准备。

  • 第九章女性与婚恋、家庭

    本章主要探讨的内容是女性与婚恋、家庭,分析中国女性婚恋的历史沿革,考察中国女性地位的变迁脉络;透析当代中国女性三种婚恋观,主张女性自立自强,树立积极正确的婚恋观;把握建构现代和谐家庭的关键,主张女性在努力建立和享受美满幸福婚姻家庭生活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发出光和热。

  • 9.1导语

    章导入和章结构

  • 9.2“夜合晨离”走访婚,“女人天下”摩梭族

    本节讲述摩梭族的走访婚,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婚恋形态的历史遗存。通过走访婚,我们可以看到在母系社会,女性在婚姻选择和家庭生活中的主动和主导。

  • 9.3封建父权“高高挂”,女性婚恋“惹人怜”

    本节讲述封建父权制度下中国女性婚恋的特点:包办婚姻、男主女从,女性作为男性的私人财产,必须保贞守节、从一而终。女性沦为“女奴”,这是一个轻视甚至蔑视妇女的时代。

  • 9.4裸婚不裸情,幸福来敲门

    本节讲诉女性的婚姻选择——裸婚。裸婚是一种独立自主、追求情感满足的精神型婚恋观。它回归爱情本身,反映出女性人格的独立和对物质依赖性的减弱,是价值取向进步的表现。

  • 9.5爱情甜蜜心相印,婚姻浪漫情愈浓

    本节讲述为建构现代和谐家庭,女性应当积极创造滋养婚姻的浪漫和激情。婚姻需要浪漫,爱需要表达,幸福的婚姻需要经营。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女性的历史

    1.1 导语

    1.2 文字:女性历史的“活化石”

    1.3 “女娲补天”:神话传说中的女性记忆

    1.4 “巾帼豪杰”:历史文献中的女性荣光

    1.5 “摧兰折玉”:封建社会里的女性屈辱

    视频数5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女性与教育

    2.1 导语

    2.2 从科举“女状元”看古代女性教育

    2.3 从高考“女状元”看近代以来的女性教育

    2.4 “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

    2.5 “淑女教育”的是是非非

    视频数5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女性与法律

    3.1 导语

    3.2 历史•限制•反思

    3.3 现状•体系•问题

    3.4 家暴•选择•保护

    3.5 骚扰•认定•应对

    3.6 强奸•观念•惩罚

    3.7 法治•文化•价值

    视频数7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女性与文学

    4.1 导语

    4.2 闺怨:别有幽情恨此生

    4.3 逃离:寻找家园的孤独之旅

    4.4 性爱: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

    4.5 孕育:生命创造的双重礼赞

    视频数5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女性与传媒

    5.1 导语

    5.2 从“女主持人”看女性主体的嬗变

    5.3 传媒中女性主体发展之困及突破

    5.4 解读媒介: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上)

    5.5 解读媒介: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下)

    5.6 反思媒介:女性刻板印象的消除

    5.7 提升女性受众的媒介素养

    视频数7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女性与科学

    6.1 导语

    6.2 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历史

    6.3 女科学家的成功秘诀

    6.4 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现实困境

    6.5 提升女性的科学素养

    视频数5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女性与审美

    7.1 导语

    7.2 “红颜祸水”:古代女性的审美地位

    7.3 女性着装:服装美的“风采”

    7.4 “最直接的介绍信”:现代女性外形美

    7.5 “一个都不能少”:女性美的“内外兼修”

    视频数5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女性与就业、参政

    8.1 导语

    8.2 就业与女性自我实现

    8.3 女性走出就业性别歧视困境

    8.4 政治文明视域中的女性参政观

    8.5 全面依法治国下的女性参政行为

    视频数5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女性与婚恋、家庭

    9.1 导语

    9.2 “夜合晨离”走访婚,“女人天下”摩梭族

    9.3 封建父权“高高挂”,女性婚恋“惹人怜”

    9.4 裸婚不裸情,幸福来敲门

    9.5 爱情甜蜜心相印,婚姻浪漫情愈浓

    视频数5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