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4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16
开课平台智慧树
开课高校绵阳师范学院
开课教师王正惠蒋 平陈 寒韩 黎黄正夫杨 慧
学科专业教育学教育学类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经国必强师。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活水来。教育心理学正是顺应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新的更高的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4个引路人和4个相统一为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合课程思政基本理念,研究与探之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规律,增强心理学理论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促进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千尺之台立在根基,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必将助你轻松迎国考,圆你卓越教师梦。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成为专家型教师
学习资料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成为专家型教师
优秀教师特征研究
陈寒
学习资料
何为专家型教师——概念及特征
陈寒
教学与教师成长的关系
教学:科学还是艺术
陈寒
教师成长的心理历程:从新手到专家
陈寒
心理学关于教师心理特征与其职业成就的研究
陈寒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做一名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建议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陈寒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陈寒
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陈寒
学习资料
善于管理学生
陈寒
学好心理学,艺术地与学生交往
陈寒
善于疏导学生的不良情感
陈寒
学好心理学,有艺术地与难以打交道的学生交往
陈寒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初心使命
学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王正惠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历史发展
王正惠
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内在关系
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
王正惠
心理发展的论说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王正惠
学生心理发展阶段性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王正惠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王正惠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王正惠
学习基本理论——揭示学习的奥秘
学习资料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何为学习?——概念界定
蒋平
学习的特性——本质揭示
蒋平
学习的分类——几种常见的划分标准
蒋平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从桑代克到斯金纳
蒋平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巴甫洛夫与华生的行为主义
蒋平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引发的思考
蒋平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格式塔的顿悟说——苛勒构造完形的学习实验
蒋平
认知目的说——托尔曼潜伏学习理论
蒋平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
蒋平
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蒋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思想观点
蒋平
学习动机——学习的力量之源
学习资料
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分类
何为学习动机?——相关概念辨析
韩黎
学习动机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
韩黎
学习动机的三大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的动机观——从桑代克到斯金纳
韩黎
认知理论的动机观——从韦纳到班杜拉
韩黎
人本主义的动机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韩黎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
韩黎
学习动机的激发
韩黎
知识的学习与获得
学习资料
知识的概念与分类
知识的概念
黄正夫
知识的分类
黄正夫
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
知识的理解
黄正夫
知识的巩固
黄正夫
知识的运用
黄正夫
知识学习的类型
符号表征学习
黄正夫
概念学习
黄正夫
命题学习
黄正夫
传统知识学习观点
概念的学习
黄正夫
原理的学习
黄正夫
问题解决的学习
黄正夫
现代知识学习观点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黄正夫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黄正夫
技能的分类与学习
学习资料
技能的一般概述
何为技能
杨慧
技能的特点及外在表现
杨慧
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
杨慧
技能的分类及作用
杨慧
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的种类
杨慧
动作技能的形成
杨慧
动作技能的培养
杨慧
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
杨慧
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杨慧
心智技能的培养
杨慧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资料
品德心理概述
品德的基本界定
杨慧
品德的心理结构
杨慧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杨慧
道德发展的理论
道德认知的发展理论
杨慧
道德情感的发展理论
杨慧
道德行为的发展理论
杨慧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杨慧
品德的内化过程
杨慧
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杨慧
品德培养的方法
杨慧
品德不良的矫正
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杨慧
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杨慧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杨慧
学习策略——学习革命的路径
学习资料
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类型
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
蒋平
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蒋平
学习策略的基本原理
认知策略
蒋平
元认知策略
蒋平
资源管理策略
蒋平
学习策略的应用
学习策略的可教性
蒋平
学习策略教学内容
蒋平
学习策略教学模式
蒋平
  • 第一章成为专家型教师

    本章主要探讨专家教师的含义与特征,教师的成长历程以及从心理学角度对做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的建议。

  • 1.1成为专家型教师

    学生所喜欢与不喜欢老师的特征、优秀教师的特征、专家教师的含义与特征。

  • 1.2教学与教师成长的关系

    本节从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谈起,引出教师成长的心理历程,从新手到专家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以及教师心理特征与职业成的相关研究探讨。

  • 1.3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做一名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建议

    本节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如何做一名优秀中小学教师提出了7个方面建议。

  •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初心使命

    本章内容主要探讨学生心理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出发,寻求恰当的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这是教育心理学的初心与使命。为此,本章主要对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历史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内在关系、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进行探讨。

  • 2.1教育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在二十世纪初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从初创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初创阶段,20年代到50年代末为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为成熟与完善阶段。

  • 2.2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内在关系

    心理发展是个体从生命孕育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在个体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连续而又稳定的心理变化。心理发展具有持续性、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等基本特征,其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受教育者智能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两个方面。

  • 2.3学生心理发展阶段性理论

    本节主要对几种非常有代表性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进行探讨,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第三章学习基本理论——揭示学习的奥秘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本章内容不仅要讲到学习的概念,分析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区别与联系,而且还要揭示出学习的本质特征及规律,并将学习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然而,如何揭示学习的奥秘,则需要进一步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各类实验中去寻求答案,通过学习理论不同的实验及实验得出的结论观点,引导大家探寻出学习的奥秘。

  • 3.1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广义的学习是指因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这个个体既可以指代人,也可以指代动物。而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学习。人类的学习是一种狭义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经思维活动而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类历史的社会知识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本节内容主要通过分析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进而揭示出学生学习的基本特征,根据学习的内容、结果、目标和方式等不同划分标准,将学习分为不同类型。

  • 3.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历程解释为条件作用,认为学习是个体处于某些条件刺激情境下所产生的反应。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称刺激-反应学习理论。将个体学到的行为解释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某一刺激本不能引起个体某种固定反应,但经条件作用之后,他就会在该刺激出现时做出该固定反应。为此,本节内容将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 3.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能否引起以及引起何种反应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情境的领悟或认知而形成认知结构而实现的;主张研究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部条件。为此,本节内容将学习格式塔的顿悟说、认知目的说、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同化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四章学习动机——学习的力量之源

    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诸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者的关注。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常发现:有些学生智力水平不差,但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果差;有些同学过度焦虑于分数高低,不能专注于学习过程,反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等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的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作为学习的力量之源,与学习效果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4.1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分类

    学习动机是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它是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在本节中,我们将对学习动机的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学习动机的分类进行阐述。

  • 4.2学习动机的三大理论流派

    学习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行为主义的动机观认为“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去学习”;认知理论的动机观提出“我为什么会失败?我怎样才能成功?”;人本主义的动机观认为“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本节中,我们将对学习动机的三大理论流派进行阐述。

  • 4.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在本节中,我们将从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 第五章知识的学习与获得

    本章首先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知识的含义与分类,通过对各类知识的分析,重点介绍不同类型的知识学习的过程、条件以及促进各类知识学习的策略。

  • 5.1知识的概念与分类

    知识的广义、狭义的概念,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个体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的性质将知识分类。

  • 5.2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

    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主要包括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运用三个阶段。

  • 5.3知识学习的类型

    根据言语信息复杂性的程度不同,将知识学习分为三种形式,即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 5.4传统知识学习观点

    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的概念、分类、运用、影响因素及教学策略。

  • 5.5现代知识学习观点

    陈述性知识的概念、学习过程、一般条件及学习策略;程序型知识学习的概念、类型、教学过程。

  • 第六章技能的分类与学习

    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获得了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各种经验,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态度和能力。但是,学生的学习不能只限于对知识的掌握,还必须使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知识与技能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二者同样重要,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技不压身”,拥有一技之长可以让人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而且,当前我国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育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情感和价值观,可见技能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那么技能是什么呢?知识和技能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技能的形成又会经历哪几个阶段呢?

  • 6.1技能的一般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提到技能,例如阅读技能/动作技能。但是对技能的含义和特点却“不求甚解”,本届就对技能的定义,分类及其与知识/习惯的关系进行分析和阐述。

  • 6.2动作技能

    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有别于操作活动方式和外部的语言,具有内潜性/简缩性/观念性的特点。它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体通过动作经验的内化而形成的。

  • 6.3心智技能

    动作技能对个人具有重要的作用。类似伸手抓握的基本动作,在人类早期就已经学会了,而且成为个人全部技能中一个“极少需要意识控制的”那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情景的变化,开始不断学习更为复杂的动作技能。本节就介绍动作技能的结构/形成阶段及其促进,分析练习和反馈在技能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 第七章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道德和态度与其他明确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并不一致,道德教育更是一种没有灌输的教育形式。本章就学生的道德形成过程/品德培养的教育建议做介绍,最后分析一些品德问题的原因和矫正建议。

  • 7.1品德心理概述

    行为决策是人类的一种日常活动。它涉及我们人格的许多不同的方面---考虑事实/与别人的感情共鸣/预见后果/爱戴,以及经常出现的憎恨或单纯的害怕。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道德品质的范畴。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道德的认识出现了一些偏差,把“道德”这个词仅限于人类行为方面某些特定论题或范围。本节就对道德品质进行一下解释,加深对“品德”一词的理解。

  • 7.2道德发展的理论

    促进品德培养,很重要的是深入理解品德的各个要素,弄清他们的发展规律。关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三分法,不同的心理学派依据自己一贯的研究取向,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本节将分别介绍道德发展的各种理论,以及它们对道德教育的启迪。

  • 7.3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品德的培养和其他知识的教育不完全相同,反对单纯的教育灌输,而提倡给学生提供形成良好的品德的环境和氛围。本节就具体介绍一些有利于促进品德形成的方法,并对一些品德问题进行分析,以更好地识别和处理这些现象。

  • 7.4品德不良的矫正

    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较严重的道德过错,有的甚至处在犯罪的边缘或已经有轻微的犯罪行为。学生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影响下通过学生的内部心理活动而形成的,离不开主客观原因,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影响等等。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早矫正,注意具体方法的应用。

  • 第八章学习策略——学习革命的路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本章内容不仅要对学习策略的概念进行界定,从中分析出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与类型,而且还要解释学习策略的基本原理,引导大家如何科学应用学习策略。

  • 8.1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类型

    在有关学习策略的研究中,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始终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对于什么是学习策略,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至今仍然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为此,本节内容将学习探讨学界对学习策略概念的各种思想观点,剖析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从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区别中,划分学习策略的各种类型。

  • 8.2学习策略的基本原理

    在学习策略的基本原理中,要向大家详细介绍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策略等。成功的使用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大家适应环境以及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

  • 8.3学习策略的应用

    学习策略的建构是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形式,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所能教会的。学习策略是需要专门进行教学的。国内外学者诸多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及训练的结果表明了学习策略的可教性。为此,本节内容将学习到学习策略训练的五大原则、学习策略教学的主要内容、几种常见的学习策略应用以及学习策略的几种教学模式。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成为专家型教师

    1.1 成为专家型教师

    1.2 教学与教师成长的关系

    1.3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做一名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建议

    视频数12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初心使命

    2.1 教育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2.2 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内在关系

    2.3 学生心理发展阶段性理论

    视频数7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学习基本理论——揭示学习的奥秘

    3.1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3.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3.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视频数11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学习动机——学习的力量之源

    4.1 学习动机的概念及分类

    4.2 学习动机的三大理论流派

    4.3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视频数7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知识的学习与获得

    5.1 知识的概念与分类

    5.2 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

    5.3 知识学习的类型

    5.4 传统知识学习观点

    5.5 现代知识学习观点

    视频数13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技能的分类与学习

    6.1 技能的一般概述

    6.2 动作技能

    6.3 心智技能

    视频数10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7.1 品德心理概述

    7.2 道德发展的理论

    7.3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7.4 品德不良的矫正

    视频数13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学习策略——学习革命的路径

    8.1 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类型

    8.2 学习策略的基本原理

    8.3 学习策略的应用

    视频数8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