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程共有63个教学微视频,共7章节,课程习题500道,视频总时长达770分钟。
二、本课程共48个学时,3学分。
三、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八个模块,第一模块内容为植物细胞与组织;第二模块内容为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第三模块内容为植物光合作用及有机物运输;第四模块内容为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第五模块内容为植物的繁殖;第六模块内容为植物的衰老及其调控;第七模块内容为植物的多样性;第八模块内容为植物与环境。配套线下教材为《植物生物学》,蔡冲、朱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重点建设教材。
四、教学计划如下:
(1)植物细胞与组织(2学时),1.1 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1.2 植物组织;
(2)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7学时),2.1 根的形态结构,2.2 茎的形态结构,2.3 叶的形态结构,2.4 营养器官内部结构上的关系,2.5 植物的水分代谢,2.6 植物的矿质营养,2.7 植物的呼吸作用;
(3)植物光合作用及有机物运输(4学时),3.1 光合作用,3.2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运输;
(4)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4学时),4.1 植物生长物质,4.2 植物的生长发育,4.3 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4.4 植物的运动;
(5)植物的繁殖(7学时),5.1 植物繁殖的类型,5.2 花的形态结构与功能,5.3 植物生殖生理,5.4 种子的形态结构与功能,5.5 果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6)植物的衰老及其调控(2学时),6.1 植物的衰老与调控,6.2 植物的脱落与调控;
(7)植物的多样性(4学时),7.1 植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知识,7.2 低等植物的多样性,7.3 高等植物的多样性;
(8)植物与环境(2学时),8.1 植物与生态因子,8.2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授课方式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环节包含:观看视频及其它课程资源、完成单元作业测验题、参与课程讨论、参加在线考试。
六、成绩评价:线上和线下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线上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测试、考试、作业情况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各项目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占40%,根据在线视频学习进度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系统会自动评会;
(2)作业成绩占5%,每章学习结束后,学生参加在线单元作业,由教师评分;
(3)测验成绩占10%,每章学习结束后,学生参加在线单元测验,在线测验由平台系统自动评分,每次测验有两次机会,取最高分为单元测验最终成绩;
(4)考试成绩占30%,学期结束时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参加在线期末考试,系统将自动评分;
(5)发帖讨论成绩占10%(普通帖子1分一个,精华帖子1分一个),学生可参与每章的讨论主题,也可主动发起讨论,教师团队将审核学生发帖内容,并及时在线回复,系统将自动评分;
(6)笔记占5%,学生可在视频学习时写下笔记,有利于自主学习,系统将自动评分;
本课程最终成绩 = 线上成绩*100%,或者线上成绩*40%+线下成绩*60%值(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权重植可根据选课学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