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也可以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选修课。该课程还可以为从事金属材料相关研究与产业工作的人员提供技术帮助。
该课程在《材料科学基础》、《金属组织控制原理》、《金属材料强韧化》和《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加工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的基础上,从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元素、冶金制备、热加工、冷加工、热处理、零部件服役、零部件失效的全寿命过程的角度,以金属材料合金化原理为重点,涵盖钢铁材料、有色金属合金以及新型金属材料三大内容板块,侧重于分析金属材料的成分、制备/加工、微观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系统介绍了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金属材料的分类、特点、制备/加工工艺及应用,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有关金属材料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研究开发新型金属材料、合理选择金属材料、规范制备/加工工艺、分析金属零部件失效原因等能力。
该课程于2018年获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国家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课程配套教材:《金属材料学》(第三版)袁志钟,戴起勋。化学工业出版社。荣获“十一五”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江苏省“十三五”高等教育重点教材,2007、2021两次荣获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优秀教材一等奖!
特别致谢:本课程承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资助(金属材料工程专业,PPZY2015B127)。
01 课程简介
1-1 课程简介
02 绪论
2-1 金属材料概述
2-2 金属材料的主要发展阶段
2-3 现代金属材料的发展
2-4 金属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2-5 金属零部件全寿命流程图
2-6 《金属材料学》在金属材料工程课程中的作用
02 绪论-单元测试
03 钢的合金化概论
3-1 钢中的合金元素
3-2 合金元素与铁的作用
3-3 铁基固溶体
3-4 碳化物形成规律
3-5 氮化物简介
3-6 金属间化合物简介
3-7 合金元素在基体中的存在形式
3-8 合金钢的加热奥氏体化
3-9 过冷奥氏体的分解
3-10 合金钢的回火
3-11 回火脆性
3-12 合金元素对钢的强化
3-13 合金元素对钢韧性的影响
3-14 淬透性和淬硬性
3-15 合金元素对热处理工艺性的影响
3-16 合金元素对金属加工性能的影响
3-17 微量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
3-18 通用合金与简单合金
3-19 环境协调性合金的成分设计
03 钢的合金化概论-单元测试
04 工程结构钢
4-1 工程结构钢简介及性能要求
4-2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04 工程结构钢-单元测试
05 机械制造用钢
5-1 机器零件用钢概述
5-2 整体强化态钢-调质钢
5-3 整体强化态钢-非调质微合金钢
5-4 整体强化态钢-弹簧钢
5-5 整体强化态钢-轴承钢
5-6 整体强化态钢 -低碳马氏体钢
5-7 表面强化态钢 -渗碳钢
5-8 表面强化态钢 -氮化钢
5-9 表面强化态钢 -低淬透性钢
5-10 高锰耐磨钢
05 机械制造用钢-单元测试
06 工模具用钢
6-1 工模具钢简介
6-2 碳素钢及低合金刃具钢
6-3 高速钢的简介
6-4 高速钢的热处理
6-5 冷作模具钢
6-6 热作模具钢
6-7 其它工模具钢
06 工模具用钢-单元测试
07 不锈钢
7-1 金属腐蚀类型及不锈钢简介
7-2 不锈钢的组织性能影响因素
7-3 不锈钢的类型及应用
7-4 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07 不锈钢-单元测试
08 耐热钢
8-1 金属的抗氧化性和热强性
8-2 耐热钢简介及合金化特点
8-3 耐热钢的分类及应用
08 耐热钢-单元测试
09 超高强度结构钢
9-1 低合金与二次硬化型超高强度钢
9-2 马氏体时效型与沉淀硬化型(不锈钢)超高强度钢
10 铸铁
10-1 铸铁简介
10-2 铸铁的石墨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10-3 灰铸铁
10-4 球墨铸铁
10-5 蠕墨铸铁
10-6 可锻铸铁及其他铸铁
10 铸铁-单元测试
11 铝合金
11-1 铝合金简介
11-2 铝合金的热处理
11-3 变形铝合金
11-4 铸造铝合金
11 铝合金-单元测试
12 铜合金
12-1 铜及铜合金简介
12-2 黄铜
12-3 青铜
12-4 白铜
12 铜合金-单元测试
13 钛合金
13-1 钛合金简介
13-2 钛合金的相变及热处理
13-3 钛合金的分类及应用
13 钛合金-单元测试
14 镁合金及其它有色合金
14-1 镁合金简介
14-2 锌合金简介
14 镁合金及其有色合金-单元测试
15 新型金属材料
15-1 金属基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