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是小学教育专业基础性主干课程,按照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2011]6号)设置,对应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领域2:小学教育基础”中的第2模块“课程设计与评价”。作为《标准》规定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唯一的课程基本理论领域的专门课程,本课程既致力于培养学习者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微型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创新能力,也肩负着提升学习者课程理论素养的使命。
本课程超越将“一般性的课程与教学论”内容与结构移植到“小学课程领域”的做法,揭示和阐述了当代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的专门价值目标、特殊系统结构与具体活动过程,创建了反映国内外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学术前沿的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框架见下图:
本课程的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和创新性。现已开发并应用的有效教学方法主要有“以案例为依托”的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究教学法、“以小课题为支撑”的研究性教学法、“以互助为基础”的协作教学法和“以阅读为载体”的读书研讨法等。课程以视频为主要媒体、以多种教学资源辅助,既有教师对理论要点的详细讲解、对重点案例的深入分析、对关键问题的精要点拨,也有学习者对自己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或微型课程的展示及相应的同伴互评与教师点评。
课程配套了相应的教材,主要学习方式包括阅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参与网上讨论,完成单元测验、课程作业和考试等,适宜于学习者自主学习和交流互动。
课程设计与评价,是目前小学教师的“短板”。有别于仅让学习者拓展视野、增加体验的定位,本课程着眼于复合型能力训练,学术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强,知识点和技能点多。认真完成本课程的全部学习,将显著提升自己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小学微型课程开发-小学课程评价”三大核心能力,大幅增强自己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理论素养,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卓越小学教师的要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