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
古代汉语(下)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7
开课时间2025/02/13 - 2025/06/28
课程周期2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古代汉语”是一门以中国古代书面语中的文言文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2014年获得教改立项,2017年获得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立项。

本课程师资力量雄厚,7位教师均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分别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长期从事汉语教学,2位博导,6位硕导,3位博士后。1位福建省优秀人才“百人计划·文化名家”,1位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对该专业的课程建设具有很好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文化修养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本课程使用的目前高校通行的教材,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配套教材为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参照常规全日制教学安排,全面系统,条理明晰,重点突出,便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系统学习与复习。《古代汉语》共分上下两个学期开设。《古代汉语下》的内容主要是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的部分内容。第一册礼记:大同;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许行;词类的活用;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第二册介词,连词;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庄子:胠箧,吕氏春秋:察传;诗经的用韵、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古书的注解。第三册古书的句读。第四册古汉语的修辞;诗律。涉及到词汇学、语法学、古音学、修辞学、古代注疏和句读等有关通论知识,以及《礼记》《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的文选篇目精讲,通过文选的学习,有利于检验通论知识是否掌握;通论部分能将文选中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观察、研究具体古代汉语现象,掌握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关注古今汉语的异同和认知规律,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古汉知识和文化,为语文教学等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其在自主、愉悦中提高系统学习和系统复习的效率。

教师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意古今沟通、辨析异同,注意讲练结合、学以致用。

课程教学对象为在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和第二学历、通识课程学生,函授、网络和自学考试学员,以及相关专业硕士入学考试考生。

 

课程大纲

3.5第三单元文选 论语:季氏

论语:季氏

3.6第三单元文选 礼记:大同

礼记:大同

第三单元文选测验

4.1第四单元通论 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上)

词类的活用(下)

4.2第四单元通论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者字,所字

4.3第四单元文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上)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下)

4.4第四单元文选 孟子:许行

孟子:许行(上)

孟子:许行(下)

第四单元测验

5.1第五单元通论 介词、连词

介词

连词

5.2第五单元通论 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5.3第五单元文选 庄子:胠箧

庄子:胠箧(上)

庄子:胠箧(下)

5.4第五单元文选 吕氏春秋:察传

第五单元文选 吕氏春秋:察传(上)

第五单元文选 吕氏春秋:察传(下)

第五单元测验

6.1第六单元通论 诗经的用韵、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诗经的用韵(上):汉语语音的发展历程

诗经的用韵(下):上古音的韵部系统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7.1第七单元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上)

古书的注解(中)

古书的注解(下)

8.1第八单元通论 古书的句读

古书的句读(上)

古书的句读(下)

9.1第九章通论 古汉语的修辞

古汉语的修辞(上)

古汉语的修辞(下)

10.1第十章通论 诗律

诗律1:概述

诗律2:近体诗的押韵

诗律3:近体诗的平仄(上)

诗律4:近体诗的平仄(下)

诗律5:近体诗的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