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禁毒学》课程的社会背景和受众需求背景从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系统地开展禁毒斗争以来,迄今已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历程。近四十年来。我国的毒品问题经历了一个从死灰复燃到急剧蔓延,直到毒品发展蔓延势头被遏制,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的过程。同样,禁毒工作也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防御逐步转变为主动进攻,斗争水平不断提高的历程,在总结过去禁毒斗争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毒品问题和禁毒斗争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是一项重要、紧迫而又意义深远的工作,《禁毒学》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随着毒品问题日益严重,毒情形势不断严峻,公安机关禁毒工作的任务不断加重,全警参与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成为了全国公安机关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全国公安院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应当系统地学习《禁毒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各专业的学员了解和掌握目前我国禁毒工作中各个基本环节和开展禁毒工作的基本方法。使学员在今后的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参与开展各项禁毒工作,形成一种多警种全方位的禁毒斗争立体作战网络,共同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二)《禁毒学》课程的学术背景《禁毒学》课程的开设可以迫溯到1997年开设的《禁毒教程》课程。其间1997-1999年,课程简单介绍禁毒工作内容和毒品知识。1999-2002年,是面向禁毒专业的《禁毒教程》,课程内容主要为毒品知识,禁毒工作的主要内容等。2002年至现在有三个重要成就:1. 2005年《禁毒学》建设成云南省省级精品课程;2. 2007年《禁毒学》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3. 2016年《禁毒学》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三)《禁毒学》课程的独特资源1. 为体现模块化教学的需要,课程资源由模块组成,可扩展性强,可灵活组合。在课程资源的组织上,经过优化设计,实现了模块化,各单元知识点及教学资源适应性、可扩展性强。2. 课程体系完整。禁毒学教学内容里包括有涉及公安工作的秘密内容,在本课程里,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又要保证不泄密,对涉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密处理。3. 资源来源渠道广泛。禁毒学课程团队成员既是教学的骨干,同时也是从事禁毒理论研究的行家里手,近几年多次应邀参加禁毒的实际调查工作,获取第一手的禁毒资料,同时还利用外出调研、参加学术会议、挂职锻炼等多种渠道获取资料,保证了教学用资料的及时更新。4. 资源既可用于教学也可用于指导禁毒实践。禁毒学课程团队收集整理的课程建设资料来源于实践,同时又经过了理论升华和加工,这些资料即具有扎实的现实背影,又具有系统的理论总结,因而即可用于院校的理论教学,又可用于指导禁毒实际工作,具有双重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