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11/05
开课时间2025/09/01 - 2026/01/31
课程周期22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这门课会讲什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主要讲授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国史、国情,使学生认识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深刻领会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并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的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帮助大学生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与历史责任感,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同时增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你将收获什么?

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能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能够客观辩证地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基本任务,了解近代中国的衰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提出的相互关系;能够了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奋斗过程;能够理解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课堂所学内容指导历史实践活动,正确分析历史和现实社会思潮及问题;能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适合什么人学习?

适合各高校在校学生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感兴趣的人群。

课程大纲

课程章节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概述
  • 专题一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 专题二 近代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 专题三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专题四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专题五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 专题六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专题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专题八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 专题九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专题十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和曲折发展
  • 专题十一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概述

导言

课程简介

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

考核方案

专题一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1.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2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3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4 必读文献

1.5 单元测试

1.6 数字展馆

专题二 近代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2.1 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

2.2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及其历史意义

2.3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2.4 民族意识的觉醒

2.5师生问答

2.6 必读文献

2.7 单元测验

2.8 数字展馆

专题三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3.1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3.2 洋务运动的兴衰

3.3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3.4 师生问答

3.5 必读文献

3.6 单元测验

3.7 数字展馆

专题四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1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4.2 孙中山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4.3 革命与改良的较量

4.4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5 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4.6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7 师生问答

4.8 必读文献

4.9 单元测验

4.10 数字展馆

专题五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5.1 新文化运动

5.2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4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5 师生问答

5.6 必读文献

5.7 单元测试

5.8 数字展馆

专题六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6.1 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

6.2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6.3 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6.4 师生问答

6.5 必读文献

6.6 单元测验

6.7 数字展馆

专题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7.1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7.2 日本在中国占领区残暴的殖民统治

7.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7.4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7.5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7.6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7.7 师生问答

7.8 必读文献

7.9 单元测验

7.10 数字展馆

专题八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8.1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时局

8.2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8.3 国民党政权的迅速崩溃

8.4 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及其幻灭

8.5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8.6 师生问答

8.7 必读文献

8.8 单元测验

8.9 数字展馆

专题九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9.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9.2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9.3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必然性

9.4 引导个体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

9.5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6 师生问答

9.7 必读文献

9.8 单元测验

9.9 数字展馆

专题十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和曲折发展

10.1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0.2 社会主义建设早期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10.3 社会主义建设早期探索的巨大成就

10.4 师生问答

10.5 必读文献

10.6 单元测试

10.7 数字展馆

专题十一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11.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1.2 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11.3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及经验

11.4 单元测验

11.5 数字展馆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2.1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2.2 新发展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12.3 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12.4 如何理解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12.5 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

12.6 数字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