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与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必修课,是联系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点既分散又系统。随着新工科建设的全面推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在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习者进行从知识传授到方法指导、能力培养到价值与情感引领的素质教育。
整个课程划分为六部分、十二讲。
1. 预备先修与绪论
2. 半导体基础知识_第1讲
3. 半导体元件及其基本电路
1)运算放大器及基本运算电路_第2讲
2)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_第3讲
3)场效应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_第4讲
4)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_第5讲
4. 放大电路的放大性能与频率特性及其改善
1)多级放大电路_第6讲
2)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_第7讲
3)负反馈放大电路_第8讲
5. 分立元件的基本应用电路
1)小信号应用:不失真的放大
2)功率放大电路_第9讲
3)模拟集成电路_第10讲
6.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应用
1)信号的检测、处理与产生_第11讲
2)小功率直流稳压电源_第12讲
教学组织呈现的知识体系如图1:
图1 课程知识体系
从上述12讲中,课程共梳理、分解出重、难点80余个。梳理与分解的目标是尽可能将每个视频时长控制在5到10分钟内,为大家讲解并带领大家掌握与巩固一个完整的概念、解决一类问题的思路或者针对一个具体应用的分析计算,以便大家能够更方便地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地有效学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内容繁杂,在本科电气与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培养计划中,属于广大师生公认的大课、难课。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特别注意启迪学习者的思维,促进其学习迁移能力:
1、在正式课程开始之前的热身阶段,给大家介绍学习所需的先修知识、可用的工具软件与网络资源以及如何有效落实课程的学习;
2、之后的每一讲内容都有课程导学,为大家展现本章内容的知识体系、如何使用在线的教学资源,以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和解答;
3、每一章都将配有一定数量的典型例题详解。
在教学视频中本着“以活动促思考”的观点,除了在理论教学中抓纲抓线,注重基本元件、基本电路与基本应用的“三基”教学外,还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来加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训练,令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相辅相成:
1.通过“知识拓展”环节,将获取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应用等知识点,进一步运用于性能分析与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实现能力的培养;
2. 通过“学以致用”环节引导学习者进行有限条件的实践训练。从而帮助学习者掌握模拟电子单元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测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3. 通过“课外实践专题”环节,结合理论教学和实操内容,定期进行仿真实践。利用仿真软件(Multisim)结合特定仿真方案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加深巩固学生对器件、典型电路特性以及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引导学生由原理和基本概念入手,经电路设计与仿真、PCB布线与制板逐步过渡到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在课程思政方面,课程设置了“它山之石”环节,以旁敲侧击的方式来帮助大家扫除思想上的障碍、点燃学习热情、激发大家对本课程乃至本专业、本领域的兴趣。
正是因为一贯秉承着“活动”的教育观点,有较完善的教育思想,本课程在线下已于2001年被评为省优质课程,于2003年被评为省精品课程。课程组先后建设了校级精品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大学 MOOC 网线上课程,被评为省级线上一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国家精品在线课程(数字电路01密码的奥秘)。依托上述平台,开展的课程思政建设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校一级金课的阶段性成果,在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各项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果被不断地运用于本在线课程的持续建设与完善中,也带给学员们更加充实愉快的体验与更多的收获。
期待这门课程能为大家开启通向新世界的大门,快来随我们一起踏上快乐学习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