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6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唐山师范学院
开课教师-
学科专业历史学历史学类
开课时间2024/07/10 - 2025/01/10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中国近代史》学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与结局;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与思想;在教学中我们讲求用史料说话,以史带论,史论结合。通过学习,掌握有关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发展与变革,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养成良好的历史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千古变局——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1.1 怀柔远人——中国传统宗藩体制与西方近代外交体制的碰撞
  • 1.2 自恃富强——清代前期中英贸易形势的变化
  • 1.3 毒流天下——鸦片贸易及其危害
  • 1.4 咸知震詟——林则徐广东禁烟与英商的顽抗
  • 1.5 骤开边衅——鸦片战争经过
  • 1.6 推诚晓谕——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外夷构衅——第二次鸦片战争

  • 2.1 无厌之求——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
  • 2.2 狡狯尝试——英法美三国修约谈判
  • 2.3 借端滋事(1)——亚罗号事件
  • 2.4 借端滋事(2)——马神甫事件
  • 2.5 遂肆鸱张——英法联军侵华与《天津条约》
  • 2.6 仓皇北巡——英法联军进北京
  • 2.7 断难免祸——辛酉政变
  • 2.8 外重内轻——晚清汉人督抚势力的兴起

共享太平——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与失败

  • 3.1 尊崇上帝——上帝教宗教理论的创立与传播
  • 3.2 奉天讨胡——金田起义与定都南京
  • 3.3 耕田奉尚——太平天国的劳动生产与分配制度
  • 3.4 以资国政——《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 3.5 煮豆燃萁——天京事变原因
  • 3.6 尔吞我并——天京事变经过及其影响
  • 3.7 铁桶江山——后期的天京政局与天国覆灭

力求自强——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

  • 4.1 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 4.2 制器为先——官办新式军用工业的兴起与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开端
  • 4.3 寓强于富——民用工业典型企业开平矿务局及其经营方式
  • 4.4 商贾之道——中国近代商办企业的产生
  • 4.5 久远之图——新式海军建设
  • 4.6 自强之道——新式教育的创办与留学教育的兴起

外患之乘——边疆危局与中法中日战争

  • 5.1 俱属我土——日本吞并琉球侵略台湾
  • 5.2 听其自主——日本侵略朝鲜与中国的应对
  • 5.3 外障益隳——法国侵略越南与刘永福的抗法斗争
  • 5.4 力遏凶锋——中法战争过程及其结果
  • 5.5 中土之患——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
  • 5.6 倭情叵测——中日围绕朝鲜问题的交涉与谈判破裂
  • 5.7 任意鸱张——中日甲午战争的经过
  • 5.8 玉帛相将——春帆楼和谈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革旧维新——戊戌变法

  • 6.1 托古改制——康有为活动与思想
  • 6.2 物竞天择——严复与《天演论》
  • 6.3 发愤为雄——百日维新
  • 6.4 利害切身——戊戌变法时期的人事变动
  • 6.5 胆大妄为——戊戌政变
  • 6.6 鹰鹯之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灭洋为帜——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1 平民恒屈——晚清反洋教运动的原因
  • 7.2 几遍鲁齐——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与发展
  • 7.3 因势利导——清廷对义和团态度的转变
  • 7.4 大张挞伐——宣战与攻打使馆、教堂
  • 7.5 两宫西狩——八国联军侵华
  • 7.6 相机审势——东南互保及其影响
  • 7.7 太上政府——《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危害

功坠半途——清末新政

  • 8.1 欲求振作——清政府被迫推行新政
  • 8.2 误国蠹政——丁未政潮
  • 8.3 巩固君权——《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
  • 8.4 行政之本——中央和地方咨询机构的设立
  • 8.5 与争事实——立宪派与国会请愿运动
  • 8.6 举火积薪——皇族内阁的出台与解体

创立民国——辛亥革命

  • 9.1 先知先觉——革命先驱孙中山的活动
  • 9.2 三大主义——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纲
  • 9.3 排满革命——苏报案与革命风潮
  • 9.4 碧血横飞——黄花岗起义
  • 9.5 势难反汗——铁路国有与四川保路运动
  • 9.6 鄂变猝起——武昌起义的爆发
  • 9.7 九夏沸腾——各省纷起响应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动荡摇曳——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的中国

  • 10.1 不能赞成——责任内阁制的建立与破坏
  • 10.2 无故无新——民国初年的党派政争
  • 10.3 保障民权——宋教仁案与二次革命
  • 10.4 帝制自为——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洪宪帝制
  • 10.5 众矢之鹄——护国战争与洪宪帝制的破产
  • 10.6 断难并立——黎元洪与段祺瑞府院之争
  • 10.7 亦属愚忠——张勋复辟与讨逆战争
  • 10.8 一丘之貉——护法运动及其失败
  • 10.9 回复统一——北方政局的变动与南北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