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主要内容分为基础导论篇、教师素质篇和教学实践篇三个部分。
基础导论篇包括“导论”和“教师专业化的背景及内涵”两章。具体包括课程导入和课程说明,“专业”的概念及特征,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史、背景及其双重内涵,目的是帮助学生从历史变迁和当代变革看教师专业化的必然性,从宏观角度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和政策,从而深切感受到只有对个人职业生涯进行认真规划,并切实行动起来提高个人专业水平,才能在充满变化和挑战的社会和时代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因为这门课程的目标定位是致力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因此基础导论篇之后是本课程的一个重点——教师素质篇,主要依据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容,在考量整体构架逻辑的基础上,重点选择至关重要却又不容易真正落实的若干主题来展开教学。具体包括“教师专业知识”、“教师专业精神”、“教师专业信念”、“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心理健康”五章。这部分致力于超越简单层面的讲解和说教,致力于通过各种方式展开深度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素质对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对个体自身都是切实有益的,从而真正做到内化并践行,进而引导学生成为习总书记说的具有“品格、品行和品味”的“大先生”。
课程的第三部分会从应用的角度围绕教师工作的重点领域,即教学实践工作来展开,具体包括“体验学习的教学实践改革”、“体验学习的认知活动效率”、“让学习绽放生命体验的光彩”三章。这部分以“体验学习”为中心进行讨论,因为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体验,这是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对学习缺少内在兴趣,难以培养可持续性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部分会围绕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实践四个维度,结合时下的改革热点、难点来进行讨论,比如我们加入了具身认知、思维导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