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6
开课时间2025/02/13 - 2025/07/31
课程周期24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水。水污染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事故对饮用水的影响,进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您关注我们的水环境了吗?如何改善和保证我们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我们将和您一起学习水体质量的保障,水体治理的技术,掌握水体污染控制的关键。《水污染控制工程》是建立污/废水治理工程概念的核心教学环节,该课程为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和必修课。课程主要讲授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污水的物理、化学、物化、生物法处理技术、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污水处理厂设计等内容,围绕污/废水水质和污/废水处理的工程任务,系统介绍各种单元操作的作用机理、工艺和设计计算,结合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该领域的基础知识框架。其教学应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工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做到教学、科研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方式和途径,以有效提高学生面向环保产业现场应用的工程素质。

课程大纲

水和废水的基本知识

  • 1.1 概论
  • 1.2 污水的类型与特征
  • 1.3 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一)
  • 1.4 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二)
  • 1.5 污水的出路和排放标准
  • 1.6 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
  • 1.7 常用的污染指标
  • 1.8 单元测试
  • 1.9 PPT—水资源与水循环
  • 1.10 PPT—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
  • 1.11 PPT—污水的类型与特征
  • 1.12 PPT—水体的自净规律
  • 1.13 PPT—COD、BOD

物理处理法

  • 2.1 调节池
  • 2.2 格栏与筛网
  • 2.3 沉淀的理论基础
  • 2.4 沉砂池
  • 2.5 沉淀池1
  • 2.6 沉淀池2
  • 2.7 隔油和气浮设备
  • 2.8 气浮设备
  • 2.9 拓展:格栅的计算方法
  • 2.10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
  • 2.11 PPT—格栅与筛网
  • 2.12 PPT—沉淀的基础理论
  • 2.13 PPT—沉砂池
  • 2.14 PPT—沉淀池
  • 2.15 PPT—调节池
  • 2.16 PPT—隔油和气浮
  • 2.17 PPT—气浮设备比较

物理化学法处理废水

  • 3.1 高级氧化技术
  • 3.2 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
  • 3.3 中和法和化学沉淀法
  • 3.4 化学混凝法
  • 3.5 消毒法
  • 3.6 高级氧化技术
  • 3.7 吸附法
  • 3.8 离子交换法
  • 3.9 膜析法
  • 3.10 氧化还原
  • 3.11 PPT—高级氧化技术
  • 3.12 PPT-臭氧催化氧化技术
  • 3.13 PPT—中和法和化学沉淀法
  • 3.14 PPT—混凝法
  • 3.15 PPT—消毒法
  • 3.16 PPT—吸附法
  • 3.17 PPT—离子交换法
  • 3.18 PPT—膜析法
  • 3.19 PPT—氧化还原技术
  • 3.20 PPT-光催化氧化法
  • 3.21 PPT-Fenton法
  • 3.22 PPT-臭氧氧化技术

生物处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 4.1 污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 4.2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
  • 4.3 PPT—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 4.4 PPT—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

活性污泥法

  • 5.1 基本概念
  • 5.2 活性污泥法曝气反应池的基本形式
  • 5.3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1)
  • 5.4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2)
  • 5.5 PPT—活性污泥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 5.6 PPT—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的基本形式
  • 5.7 PPT—活性污泥的发展(一)
  • 5.8 PPT—活性污泥法的发展(二)
  • 5.9 PPT—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设备
  • 5.10 PPT—曝气设备
  • 5.11 PPT—曝气池运行管理

生物膜法处理废水

  • 6.1 生物膜的结构及净化机理和影响因素
  • 6.2 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特征 -
  • 6.3 生物滤池
  • 6.4 生物转盘法 -
  • 6.5 生物接触氧化法
  • 6.6 曝气生物滤池
  • 6.7 生物流化床
  • 6.8 PPT—生物膜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 6.9 PPT—生物滤池
  • 6.10 PPT—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
  • 6.11 PPT—曝气生物滤池和生物流化床
  • 6.12 PPT—生物脱氮活性污泥法工艺

厌氧法处理废水

  • 7.1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 7.2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1
  • 7.3 厌氧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
  • 7.4 厌氧设备的运行管理
  • 7.5 PPT—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机理
  • 7.6 PPT—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1
  • 7.7 PPT—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2
  • 7.8 PPT—厌氧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
  • 7.9 PPT—厌氧设备的运行管理

废水的脱氮除磷技术

  • 8.1 废水生物脱氮基础理论
  • 8.2 废水的物化法脱氮技术
  • 8.3 生物脱氮活性污泥法
  • 8.4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 8.5 污水的除磷技术
  • 8.6 PPT—废水生物脱氮基础理论
  • 8.7 PPT—废水的物化法脱氮技术
  • 8.8 PPT—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 8.9 PPT—污水除磷技术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 9.1 污泥处理与处置

污水处理厂设计

  • 10.1 污水处理工厂设计

污水处理厂运行和设计

  • 11.1 概述
  • 11.2 厂址选择
  • 11.3 工艺流程的选择
  • 11.4 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 11.5 技术经济分析
  • 11.6 污水处理厂运行和控制
  • 11.7 曝气池运行管理
  • 11.8 PPT—概述
  • 11.9 PPT—厂址选择
  • 11.10 PPT—工艺流程的选择
  • 11.11 PPT—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 11.12 PPT—技术经济分析
  • 11.13 PPT—污水处理厂运行和控制

人工湿地

  • 12.1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 12.2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及性能
  • 12.3 人工湿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2.4 PPT—人工湿地处理技术(1)
  • 12.5 PPT—人工湿地处理技术(2)

拓展内容

  • 13.1 工业废水(上)
  • 13.2 工业废水(下)

实验部分

  • 14.1 自由沉降试验
  • 14.2 气浮试验
  • 14.3 混凝实验
  • 14.4 活性炭吸附试验
  • 14.5 Fenton处理有机废水实验
  • 14.6 PPT-臭氧催化氧化实验
  • 14.7 污水的可生化性测的实验
  • 14.8 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实验
  • 14.9 活性污泥评价指标测定实验
  • 14.10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实验
  • 14.11 PPT—生物挂膜及膜法水处理实验
  • 14.12 SBR法处理有机废水实验
  • 14.13 PPT—气浮实验
  • 14.14 PPT—混凝实验
  • 14.15 PPT—活性炭吸附实验
  • 14.16 PPT—Fenton处理有机废水实验
  • 14.17 PPT—废水的可生化降解
  • 14.18 PPT—活性污泥的驯化和培养
  • 14.19 PPT—活性污泥评价指标的测定
  • 14.20 PPT—SBR处理生活污水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