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3
开课平台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
开课高校厦门大学
开课教师朱铉
学科专业医学药学类
开课时间2025/02/13 - 2025/06/06
课程周期1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通过本课程学习,大家可以学习到不同给药途径的剂型药物如何进入体内(吸收)、在体内及靶部位的分布情况(分布)、及在体内如何进行生物转化(代谢),并如何从体内排除到体外的整个过程;

通过学习生物药剂学及深入探讨,对传统药物剂型的处方、工艺进一步优化设计,对纳米递药系统的更加合理化设计会有新的思维方式及更高层面的认识;

通过药物动力学的学习并对上述知识的全面深入了解,会对新药研发的可行性及现临床用药的更加合理应用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课程大纲
生物药剂学概述
1.1 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
1.2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工作及其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1.3 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口服药物吸收
2.1 药物的膜转运与胃肠道吸收
2.2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2.3 口服药物吸收与制剂设计
2.4 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非口服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
3.1 注射给药
3.2 肺部给药
3.3 皮肤给药
3.4 鼻腔给药
3.5 口腔黏膜给药
3.6 直肠与阴道给药
3.7 眼部给药
药物分布
4.1 概述
4.2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4.3 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和脑内分布
4.4 药物在红细胞内的分布、胎儿内分布与脂肪组织分布
4.5 药物的体内分布与剂型设计
药物的代谢
5.1 概述
5.2 药物的 I 相代谢
5.3 药物的 II 相代谢
5.4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5.5 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
5.6 药物代谢在合理用药及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药物排泄
6.1 药物的肾排泄
6.2 药物的胆汁排泄
6.3 药物的其他排泄途径
6.4 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
药物动力学概述
7.1 药物动力学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7.2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7.3 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单室模型
8.1 静脉注射给药
8.2 静脉滴注给药
8.3 血管外给药
多室模型
9.1 多室模型
9.2 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9.3 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药动学参数的估算
9.4 隔室模型的判别
多剂量给药(重复给药)
10.1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10.2 单室模型间歇静脉滴注给药
10.3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10.4 叠加法预测血药浓度,体内药量的蓄积与血药浓度波动
10.5 重复给药血药浓度的波动程度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11.1 概述-非线性药动学的特点
11.2 概述-引起非线性药动学的原因
11.3 米氏非线性药动学方程
11.4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识别
11.5 特殊过程引起的米氏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统计矩分析
12.1 统计矩的基本概念
12.2 用矩量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