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写作、成长
女性、写作、成长
3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19
开课时间2025/03/06 - 2025/06/12
课程周期14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西方文学历史上重要的女性文学,介绍女作家的性别身份如何对她们的作品的语言、形象、题材、情节、象征等方面产生影响,并借助这种认识探讨女性意识,更新僵化的传统性别形象,在认识性别差异(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的基础上提倡两性平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意识,鼓励学生的自我成长。

课程涉及作家作品包括:

萨福(Sappho630-570?),古希腊,《萨福诗选》

裴白秋(Perpetua282-304?),古罗马,《裴白秋与费利西蒂殉道记》

里修的德兰(Thérèse of Lisieux18731897),法国,《灵心小史》

·奥斯丁(Jane Austin1775—1817),英国,《傲慢与偏见》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1816 -1855),英国,《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18-1848),英国,《呼啸山庄》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狄金森诗选》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英国,《一间自己的房间》和《达洛维夫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法国,《情人》

托尼·莫里森(Tony Morrison, 1931-),美国,《最蓝的眼睛》

 

   本课程的内容还包括一部分以上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在讲解中注重帮助学生引入性别视角,学会将日常生活中的性别问题与文学作品中的表现相联系。课程的基本视角是一种温和的女性主义,在承认女性问题的复杂性的前提上寻求两性关系的和解与成长。

 

不论是作为男性还是女性,在今天的社会中,认识女性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女性文学中如何表现男女关系,男女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在相互认识、交往和帮助下的共同成长,共同认识自我,对我们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这些心思细腻的女性作家中,学习到很多关于自我成长的经验,同时也体会到女性写作的独特性,唤醒我们对于女性身份认知的感觉和经验。


特色:女性文学史一个别开生面的话题,而又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话题,通过对女性文学的系统学习,我们可以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以及社会人格的构建有更好的了解。

课程大纲

一. 绪论

1缘起

2女性主义批评

3女性社会史和女性写作之间的关系

4卑微的视角

5本课程作家与作品

二. 萨福(Sappho,630?-570?),古希腊,《萨福诗选》

1.\t萨福与她的传说

2.\t萨福其诗之一,《致阿佛洛狄忒》

3.\t萨福其诗之二 (其他诗歌)

三. 裴白秋(Perpetua,282?-304?),古罗马,《裴白秋与费利西蒂殉道记》

1.\t裴白秋是谁?《殉道记》的主要内容

2.\t女性视角中的《圣徒传》

四. 里修的德兰(Thérèse of Lisieux,1873-1897),法国,《灵心小史》

1. 小德兰生平

2. 上帝的一朵小白花

五. 简•奥斯丁(Jane Austin,1775—1817),英国,《傲慢与偏见》

1.\t简•奥斯丁的生平

2.\t乔治时代女性的危机与奥斯丁的爱情观

3.第一个女性成长故事

5.流行文化中的《傲慢与偏见》(上)

6.流行文化中的《傲慢与偏见》(下)

7.\t散文中的莎士比亚

7. 2005版电影如何表现成长主题

《傲慢与偏见》测验一(题)

六.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1816 -1855),英国,《简爱》

1.\t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

2.\t《简爱》的故事与评价

3.\t《简爱》的影视剧改编

4.\t《简爱》三重叙事之现实主义

5.\t《简爱》三重叙事之浪漫主义

6.\t《简爱》三重叙事之宗教

7.\t《简爱》与女性成长

简爱测试题

七.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18-1848),英国,《呼啸山庄》

1.\t艾米莉•勃朗特的生平

2.\t《呼啸山庄》的叙事和成长

3.\t艾米莉诗歌中的自然

呼啸山庄测试(题)

八.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狄金森诗选》

1.\t白裙子隐士

2.\t她为何隐居?

3.\t什么是诗歌的现代转换?

4.\t艾米莉•狄金森“诗是什么”

九.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1882-1941)英国,《一间自己的房间》和《达洛维夫人》

1.伍尔夫生平

2.《一间自己的房间》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3.《达洛维夫人》

4.意识流与现实(上)

5.意识流与现实(下)

一间自己的房间测试

十.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法国,《情人》

1:杜拉斯的生平

2:《情人》

十一. 托尼•莫里森

1.莫里森的生平与写作

2.最蓝的眼睛

十二. 多丽丝-莱辛

1.莱辛的生平与写作

2.金色笔记

3.野草在歌唱

课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