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及实验
环境监测及实验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8/06
开课时间2025/01/31 - 2025/07/31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一、本课程共6章,30个教学微视频,视频总时长达500分钟。
二、本课程共64个学时,3.5学分。
三、本课程配套线下教材为《环境监测》(第六版)奚旦立主编。
四、教学计划如下:
       (1)  第1至2章:理论授课12学时。
       (2)  第3至4章:理论授课12学时。
       (3)  第5至6章:理论授课12学时。
五、授课方式介绍
       线上线下结合理论授课,实验室实验课程及仿真实验结合。
六、成绩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线上评价体系;
       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作业、测试、考试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分数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           占 20%
       (2)作业成绩           占 15%
       (3)测验成绩           占 15%
       (4)考试成绩           占 40%
       (5)发帖讨论成绩    占 10%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诸论
第一部份 绪论
环境监测目的,作用
污水排放标准习题.mp4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水和废水监测全部ppt
水和废水监测
第一部份
地表水采样布点
河流地表水样品采集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DO测定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水中色度和浊度的测定
溶解氧知识
Water sampling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碘量法测溶解氧(DO)实验
2-水样预处理
1-水质标准及水样采集
2-水样预处理
1-水质标准及水样采集
3-感官物理性质
COD自动监测程序法.mp4
第二部份
分光光度计的测定原理
COD测定
DO测定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水中氨氮测定
分光光度法测COD
BOD知识
BOD5的计算练习
双指示剂法测定水中碱度计算
UV vis spectroscopy
高锰酸盐指数计算练习
回归方程计算练习
3-感官物理性质
4-适合现场监测的水质指标
5-营养物质
6-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
4-适合现场监测的水质指标
5-营养物质
6-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
六价铬实验
总有机碳测定
离子色谱的使用
第三章 大气和废气的污染监测
第一部份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测定
标准气配制及采样方法
大气样品的采集(一)
大气样品采集(二)
标准气配制
大气样品采集
大气样品浓度换算
第二部份 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颗粒物测定
大气颗粒物测定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TSP测定实验
第三部份 污染源监测
污染源监测
污染源排气参数的测定
污染源排气水份的测定
污染源烟尘浓度的测定
室内新风量的监测
Aer sampling
大气和废气全部ppt
第三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第四章 土壤、生物体和固体废物 污染监测
第一部份 土壤污染监测
土壤污染监测
土壤样品采集
土壤样品的处理
第4章 土壤污染监测.pdf
第二部份 生物污染监测
生物污染监测
生物样品采集与制备
第6章 生物污染监测.pdf
第三部份 固体废物监测
固体废物监测
第5章 固废检测.pdf
土壤/生物体/固废全部ppt
土壤/生物/固废监测
第五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第一部份 噪声监测
噪声监测
噪声基本概念
噪声叠加与相减
噪声测定
第二部份 放射性污染监测
放射性污染监测
噪声监测
噪声监测
第六章 监测质量保证
第一部份 监测质量保证基础和数据检验
数据基础和检验
实验用水
可疑数据取舍
第二部份 数据统计检验
数据的统计检验
质量控制图
监测质量保证全部ppt
监测质量保证
第七章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专题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专题ppt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