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14期)
地理信息系统(14期)
5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1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西南大学
开课教师田永中
学科专业理学地理科学类
开课时间2025/02/23 - 2025/07/06
课程周期19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是解决众多空间问题、提供基于位置服务的实用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保护、百姓生活等众多领域。

本课程介绍GIS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技能,包括空间数据基础、空间数据的输入与处理、空间分析、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与输出、GIS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采集处理空间数据、开展空间分析、解决空间决策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绪论

  • 1.1 GIS的基本概念
  • 1.2 GIS的组成与功能
  • 1.3 GIS的研究内容
  • 1.4 GIS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1.5 GIS的应用领域
  • 1.6 常用的GIS软件
  • 1.7 实验01 GIS的组成与功能

空间数据基础

  • 2.1 地理空间
  • 2.2 空间数据模型
  • 2.3 空间数据组织与编码
  • 2.4 空间数据质量
  • 2.5 空间数据的元数据
  • 2.6 实验02空间数据的表达与转换
  • 2.7 实验03ArcGIS的基本操作与数据表示
  • 2.8 实验04栅格编码方法与分辨率对数据的影响
  • 2.9 实验05ArcMap中空间数据的显示
  • 2.10 实验06ArcCatalog中空间数据的操作
  • 2.11 实验07元数据的浏览与编辑

空间数据的输入与处理

  • 3.1 空间数据图形的输入与编辑
  • 3.2 空间数据属性的输入与编辑
  • 3.3 空间数据的处理
  • 3.4 空间数据的压缩与编码
  • 3.5 空间数据库
  • 3.6 空间查询
  • 3.7 实验08空间数据扫描矢量化
  • 3.8 实验09从谷歌地球中采集数据
  • 3.9 实验10空间数据编辑
  • 3.10 实验11属性数据输入
  • 3.11 实验12空间坐标的转换
  • 3.12 实验13空间数据的处理
  • 3.13 实验14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3.14 实验15空间查询

空间分析

  • 4.1 空间分析概述
  • 4.2 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
  • 4.3 栅格数据的分析方法
  • 4.4 DTM与三维分析
  • 4.5 空间分析建模
  • 4.6 实验16缓冲区分析
  • 4.7 实验17叠加分析
  • 4.8 实验18空间网络分析
  • 4.9 实验19栅格数据的统计分析
  • 4.10 实验20地形特征点的提取
  • 4.11 实验21基于栅格的最低成本路径分析
  • 4.12 实验22空间插值
  • 4.13 实验23DEM的生成与应用
  • 4.14 实验24三维显示与三维动画制作
  • 4.15 实验25空间图解建模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与输出

  • 5.1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
  • 5.2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
  • 5.3 电子地图
  • 5.4 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
  • 5.5 实验26地图符号的制作与应用
  • 5.6 实验27 中国人口密度图的制作

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6.1 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 6.2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 6.3 实验28基于ArcGIS Engine的GIS二次开发
  • 6.4 实验29堰塞湖灾害评估
  • 6.5 实验30确定被炸沉的航空母舰位置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 7.1 GIS的发展历程
  • 7.2 GIS的发展动力
  • 7.3 GIS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