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内容:
中国哲学是人类哲学思维发展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理论形态之一,已有数千年历史。《中国哲学史》是研究中国哲学思维发展历程、学派思潮、理论特征、演化规律、时代价值的一门课程,也是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改变以往以历史分期与人物思想介绍为主的单一编排模式,以中国哲学概念范畴本身的发展作为主线,重点阐述中国哲学核心概念的演变,融社会史、学派史与概念范畴本身的发展史为一体。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做了系统的创新:在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教材大纲内容的基础上,以哲学概念作为逻辑开展线索,以中国哲学概念为单元编排,课程团队在课程讲解中,以8个中国哲学重要概念范畴为核心建构8个教学单元,围绕核心概念范畴,以概念在中国哲学史背景下的展开、广延为线索,每一单元设置10节左右课程分别解说,使学生对以中国哲学概念范畴为核心线索的中国哲学史话语体系有一定的认识。
课程着重从中国概念范畴系统构建与发展方面评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著名哲学家、哲学流派的哲学思想,在传统的社会史、思想史背景讲述之外,提供解读中国哲学史的全新视角,将哲学家、哲学流派的思想分析置于概念范畴系统自身形成、衍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使学生从概念范畴的解析中了解中国哲学思想,掌握中国哲学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线索,培养和提高哲学思辨能力,把握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实现文化继承与传统哲学话语的现代转换。
二、课程团队:
1.课程负责人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叶平教授,为哲学专业本科生讲授《中国哲学史》、《中国美学史》、《道家哲学原著选读》等课程。
2.团队成员
主讲教师赵炎峰,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等课程。
主讲教师臧要科,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讲授《儒家哲学原著选读》等课程。
主讲教师冯鹏,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哲学博士,讲授《宋明理学》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