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也是助产的重点,是助产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内容,关系到人才素养和助产护理服务质量,甚至关系到助产事业的发展以及健康中国的建设。人文关怀是一种态度,人文是关怀的特征,关怀是人文精神的实践和体现。学习助产人文关怀,首先需要了解其历史溯源和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助产人文关怀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本章分为“人文关怀的历史溯源”和“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两节。
-
●1.1人文关怀的历史溯源
助产面对的是人和生命,照护理念和人文关怀思想由此衍生,与护理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东西方各自有相对独立的人文关怀谱系, 虽然偶有相通之处, 但仍有很大差别,影响着中国当代人文关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本节分为“西方人文关怀思想的历史渊源”、“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思想”、“中国传统医学的人文关怀思想”、“中国当代人文关怀思想”四个知识点。
-
●1.2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助产学理论是通过不断总结助产实践中的现象和本质的规律性,加以描述、解释、并预测可能的助产现象,对理解助产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开展助产人文关怀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人文素养和关怀能力是助产士的核心职业能力,人文关怀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助产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 本节分为“助产人文关怀的内涵与特征”、“助产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助产职业道德的内涵”、“助产士核心职业能力”、“人文关怀的教育策略”五个知识点。
-
第二章助产人文关怀特征与关怀实践
助产人文关怀具有美学、文化和社会等特征,学习助产人文关怀的特征对进一步理解助产人文关怀、丰富关怀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审美修养是助产人文关怀实践的必由之路;关怀性沟通是关怀行动的具体策略之一;同时,要站在社会学的角度审视孕产妇健康问题与助产学的关系,才能体现助产工作的社会性特征。 本章分为“助产人文关怀的美学特征与关怀实践”、“助产人文关怀的社会特征与关怀实践”、“助产人文关怀的沟通特征与关怀实践”三节。
-
●2.1助产人文关怀的美学特征与关怀实践
美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精神需求。在健康领域,医务人员可引导孕产妇在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过程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这是美在助产人文关怀中的意义所在。本节内容包括“美的本质、特征与人文”“助产人文关怀中的审美实践”“助产士的专业形象美”,从理解美、感悟美、传递美、创造美、践行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
●2.2助产人文关怀的社会特征与关怀实践
基于助产的社会属性,从宏观的角度,科学、系统地探讨助产人文关怀的社会学特征,认识助产实践中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及常见的社会问题。同时,通过学习助产人际关系的理论知识及发展策略,在关怀实践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助产工作质量和效率。本节内容分为“助产士的社会学修养”、“助产人文关怀中的社会问题”、“助产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策略”、“助产多元文化文怀实践”。
-
●2.3助产人文沟通特征与实践
关怀性沟通是指通过沟通表达对对方关心和关怀的一种动态的沟通过程。在沟通过程中,让孕产妇感受到被关怀首先需要具备助产职业情感,其次应学习和发展关怀性沟通的技巧。良好的倾听技巧能读懂孕产妇的需求;唯有同理及尊重才能真正理解孕产妇的想法与感受;要激发孕产妇的积极行动,需要适时地提供赞美与鼓励。本节主要介绍倾听、同理和尊重的内涵及其具体技巧等内容。
-
第三章助产操作中的人文关怀
助产操作是一个集技术、情感、思想为一体的过程,人文关怀在助产操作中至关重要。只有全面识别和确认孕产妇的关怀需求,才能有效地开展针对性的关怀实践。本章课程从助产操作中的关怀理念、程序、方法和技巧等方面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助产操作中的关怀式评估、关怀式确认、关怀式操作以及关怀式延续四部分内容。
-
●3.1关怀式评估
关怀式评估是全面识别孕产妇关怀需求的重要步骤,而关怀意识需要贯穿于评估的整个过程;关怀式评估不仅要关注孕产妇生理表现,还要关注她的想法、希望和心理需求。在评估过程中,助产士还要带入情感,自始至终表现出对孕产妇的关注与尊重,充分体现助产士人文关怀的素养。
-
●3.2关怀式确认
关怀式确认在助产技术操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助产士作为孕产妇的陪伴者和协助者,首先,建立信任关系是关怀式确认的有力保障和良好开端;借用冰山模型理论可确认孕产妇的关怀式需求;并通过关注孕产妇的表面行为去探索内在的原因和解决之道。
-
●3.3关怀式操作
关怀式操作是在关怀式评估基础上,经过关怀式确认后针对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来实施操作。助产士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有专业技能,也要有关怀技巧。本节内容主要从充分告知、隐私保护、接纳感受、感恩信任、陪伴恐惧、积极鼓励六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助产操作中实施关怀。
-
●3.4关怀式延续
关怀式延续的实质是“连续性助产护理”, 主要是为孕产妇在产前、产时、产后提供全面系统和持续的护理服务,让孕产妇获得充满能量和尊严的生产经历。本节内容阐述了出院后关怀式延续的主要措施,包括健康指导的延续、助产护理与孕产妇关系的延续、健康档案的延续三方面内容。
-
第四章孕期关怀实践
妊娠虽然是一种生理现象,但仍是女性一生中的危机阶段,对每一位女性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也是家庭生活的转折点。在妊娠的不同时期,女性全身各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随之会产生来自生理、心理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关怀需求。因此,开展针对性的关怀实践将是保障和促进妇幼健康的关键措施。 本章分为“孕早期关怀实践”、“孕中期关怀实践”、“孕晚期关怀实践”三节。
-
●4.1孕早期关怀实践
孕早期是生命早期的起始阶段,应特别关注胎儿生存的安全环境、生理健康、营养等生理需求以及孕妇和家庭成员的社会心理需求、家庭支持需求,应从日常调护、营养供给、心理调适及家庭支持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关怀实践。
-
●4.2孕中期关怀实践
孕中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随着胎儿生长和各器官的迅速发育,胎儿的认知、运动等功能逐渐发育、增强,孕妇的关怀需求有所改变,关怀实践将从日常调护、营养供给、胎教指导、心理调适和家庭支持等方面展开。
-
●4.3孕晚期关怀实践
孕晚期是胎儿发育进一步完善、成熟的阶段,随着妊娠进展,分娩临近,孕妇的生理、心理和家庭需求随之改变,日常调护、营养供给、胎教指导、胎动监测、分娩准备、心理调适以及家庭支持成为孕晚期关怀实践的主要内容。
-
第五章分娩关怀实践
分娩是自然的生理现象,特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时期和过程,分为自然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两种方式。分娩关怀涉及情绪支持、精神安慰和信息传递,对自然分娩产妇而言,关怀能加快分娩进程,增加自然分娩信心,从而降低剖宫产、阴道手术助产的需求;对剖宫产产妇而言,关怀能促进情绪稳定,提高手术配合度,从而提升手术的成功率。因此,分娩过程中的关怀是有益的,也是必须的。
-
●5.1自然分娩关怀实践
自然分娩是自然的生理过程,进入产程产妇首要面临的困难就是分娩疼痛、焦虑和恐惧,会影响产程的进展。助产士需要给予产妇生理、心理、情感和技术全方位关怀,提供分娩镇痛措施,减轻分娩疼痛,促进自然分娩。分娩期关怀的形式主要是舒适镇痛,包括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法,其中非药物镇痛法有分娩陪伴、按摩、呼吸法、自由体位等。本节分为“自由体位分娩的关怀实践”、“自然分娩的关怀实践”、“分娩关怀与舒适镇痛”三部分。
-
●5.2剖宫产期间的关怀实践
剖宫产是产科领域的重要手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然而,剖宫产易增加妇儿额外风险,导致产妇负性情绪,亟需助产士根据关怀需求提供相应实践。本节分为“剖宫产分娩的关怀需求”“剖宫产分娩关怀实践”两部分,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角度展开具体介绍。
-
第六章家庭关怀实践
家庭关怀是家庭功能的体现,有效的家庭关怀能增进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促进孕产妇围产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孕产妇完成心理发展和新角色的认同。配偶和长辈的关怀照护在孕产妇家庭关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章分为“家庭关怀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和“家庭关怀需求与关怀实践”两节。
-
●6.1家庭关怀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孕产妇家庭关怀是指在配偶与长辈照护下,利用家庭支持的亲密性和密切性,形成以孕产妇为中心的照护模式,给予孕产妇具体关怀行为,营造良好的孕产期生活环境,让孕产妇能够感受到温馨、和谐的家庭支持。为更好体现家庭关怀的作用,需要了解影响家庭关怀的因素。本节内容分为家庭关怀的内涵、意义及影响因素。其中,影响家庭关怀的因素主要从配偶和长辈两方面讲解。
-
●6.2家庭关怀需求与关怀实践
孕产期是孕产妇身心变化较大的非常时期,家庭成员的主动关怀尤为重要。不同时期孕产妇的家庭关怀需求和支持也不同。孕产妇的关怀需求大致分为:陪伴需求、情感需求、支持需求、照顾需求等方面。孕产期的家庭支持主要来自于配偶的支持和照护、长辈的协同关怀。
-
●6.3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关怀实践
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是将孕期保健的三大任务:整体化自护管理、参与式健康教育和多元化社会支持集中在小组内实施的一种群组型的孕期保健模式。该模式借签1993年美国助产士Sharon Schindler Rising “集中群组孕期保健”,将孕周相近的夫妻集中在小组中,助产士为其提供保健、分娩、养育新生儿的课程。目前,该模式已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得到了推广应用,在我国,2017年首次引入该模式并将其本土化,即家庭群组式孕期保健模式。
-
第七章特殊孕产妇关怀实践
孕产期是女性生命中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由于人们对性观念及其行为发生了重大改变,青少年未婚妊娠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高危妊娠产妇比例逐渐增多。与一般孕产妇比较,特殊孕产妇正面临着一系列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问题。特殊孕产妇的人文关怀,不仅能为母婴安全健康保驾护航,减轻妇女、家庭的负担,有利于构建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本章分为“青少年孕产妇关怀”和“特殊孕产妇关怀”两节。
-
●7.1青少年孕产妇关怀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1600万15-19岁的青少年妊娠。青少年的身心都未发育成熟,此时妊娠对母婴健康会造成重大影响。助产人员应根据青少年孕产妇的特殊性,给予个性化的关怀和支持,以保障其健康和安全。本节分为“青少年孕产妇的关怀需求和关怀实践”两个方面,着重阐述了低龄孕产妇在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需求,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关怀策略。
-
●7.2特殊孕产妇关怀
由于特殊孕产妇的疾病状况、心理状态与普通孕产妇有较大差异,其对助产人文关怀的需求会不同。助产人员应该根据孕产妇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在进行必要的医疗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孕产妇及其家庭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本节分为“高危孕产妇的关怀需求”、“高危孕产妇的关怀实践”、“产后抑郁症的关怀实践”、“传染病孕产妇的关怀实践”、“体外受孕妇女的关怀实践”五个知识点。
-
第八章新生儿关怀实践
新生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产妇和新生儿都经历着人生重要的角色改变,生理变化同时伴随着心理变化,在不同身心演变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家庭环境中,产妇的心理易受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可能会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因此更需要专业的指导、人性的照护和心灵的沟通。 本章内容分为正常新生儿关怀和患病新生儿关怀两部分。
-
●8.1正常新生儿的关怀
胎儿出生时,新生儿作为新降临的新生命,第一次接触的是父母、助产士,可能还有其他医护人员、导乐人员或陪伴者。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就在告知她的需求。如何了解出生时新生儿生理心理需求,如何给予及时关怀,使新生儿顺利适应宫外环境,是助产士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本节分为出生时的关怀实践和出生后的关怀实践两个方面,其中,出生时的关怀实践分为“晚断脐、早吸吮、早接触”三个知识点。
-
●8.2患病新生儿的关怀
患病新生儿就像一朵娇嫩的小花, 面对外界的风雨刺激, 显得非常脆弱。由于母体宫腔内问题、先天发育问题, 或者外界不良刺激等问题,均会导致一部分新生儿患有不同类型的疾病。由于疾病的影响, 使得新生儿对外界的适应与抵抗能力更弱, 带来的健康问题更复杂, 对母亲和家庭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早产最为多见,本节以早产儿为例, 阐述患病新生儿宝宝的需求与关怀,以及针对患病新生儿特殊的袋鼠式护理。
-
第九章助产士之歌
助产士之歌
-
●9.1守望生命花开
守望生命的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