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课程导学
本门课程开篇课程导学这部分主要是介绍程序与方法在服装设计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完整的学习过程,评分标准,以及课程中的教学定位与重点。
-
●0.1学前导语
通过分析服装的特殊性和程序的特性,来说明程序与方法在服装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概括横向与纵向两种程序的知识点与内容,初步了解服装设计进行中的过程和关键点。
-
●0.2课程概述
了解服装设计程序与方法这门课程学习目标、评分标准、课程主要结构和内容。
-
第一章市场调研
通过本章学习,希望学生学习收集市场数据,掌握市场动态,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整理、分析,探求其变化规律和内在价值,最后反作用于服装产品设计中。
-
●1.1调研方法
介绍市场调研资料的计划构成、收集方法和调研方法,使学生对如何做市场调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1.2调研内容
了解我们的调研内容:营销环境调研、市场需求调研、竞争情况调研、服装产品调研、销售渠道调研、促销手段调研、产品价格调研、流行趋势调研。并根据产品特点及研究目的,决定调研内容以哪方面为主,采用什么调研方法进行。
-
●1.3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是市场调研的重要一环,设计好坏对调查结果影响很大。我们了解调研问卷的重要性、组成结构、通过有目的的问卷设计征求被调查者的回答,以获得我们市场调研所需要的信息。
-
●1.4归纳整合
如何进行调查资料整理和分析并进行整合,学习调研报告的一般格式,进一步的撰写调研报告。
-
第二章设计创意
创意和灵感是一切设计活动的起点,也是整个设计过程紧紧围绕的中心,创意、灵感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我们服装设计的最终结果。创意不仅需要积极的探索与思考,同时还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与方法,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2.1创意理论
通过创意、设计创意、设计与创意关系、灵感对设计创意的作用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设计创意也是一种程序与方法,它对于设计的过程与结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2.2创意灵感
灵感并指引着创意的方向, 是设计行动的线索和脉络,,灵感来源的点特别多,课程中通过历史、民族、自然、其他艺术、新技术、社会热门事件、比赛主题这几个方面的灵感运用介绍,告诉同学们对灵感的调研和探索越深入,服装创意设计的过程才会越顺畅。
-
●2.3灵感延伸
学生通过灵感延伸的两种方法头脑风暴法或思维发散导图法,学习如何寻找服装设计的灵感表现创意点。
-
●2.4创意方法
学习创意表现的思考方法(特征列举法、综摄法、核对单法、情景设置法、仿生法),并将其与服装设计相结合。
-
第三章设计风格
服装设计风格是服装设计师设计思想和艺术素质在设计实践中的具体反映。通过民族风格、历史风格、艺术风格、品牌风格的学习,为自己的服装设计增加个性,烘托氛围,展现出独特的风格。
-
●3.1风格概述
通过风格、服装风格、设计风格、服装设计风格理论的概述,说明对服装风格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方法。
-
●3.2民族风格
以世界各民族的服饰为蓝本,特色服装和地域文化为素材,取其精华与象征性,结合现代的审美观和功用性,使设计体现出时代感。本课主要给大家介绍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风格:中国风格、日本风格和波西米亚风格。
-
●3.3历史风格
相同的历史时期,以及历史进程中相同的地理区域里,不同的艺术家往往会形成同一种风格流派。在本次课里主要为大家介绍六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代表性风格的服装特征以及现代设计史对他们的选取运用:古希腊风格、中世纪的拜占庭和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帝政风格和爱德华风格。
-
●3.4艺术风格
艺术与时尚已经是不可割舍的关系,将现代艺术作为服装设计的参照,我们本节课里主要学习六个方向的艺术服装风格: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未来主义、朋克音乐、解构主义、内衣外穿,拓展了服装设计的空间。
-
●3.5品牌风格
通常是在品牌细分市场的前提下,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而确定的。就一般情况而言,如果品牌一旦确定了自己的产品风格,就会对这个目标消费群体负责,也就会持续保持这种风格。服装品牌风格有很多种类,也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和不同的称谓。本节主要学习休闲、经典、优雅、前卫、中性、运动风格。
-
第四章设计表现
通过款式生成、色彩搭配、装饰添加、设计体现这四节内容,我们进入设计表现的学习环节。它们要与产品定位、设计创意主题和设计风格相协调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更好地诠释我们的服装设计作品。
-
●4.1款式生成
在款式生成这部分,我们通过四个关键点进行训练:款式构思、廓型设计、结构设计和部件设计。把前期的市场调研、设计创意、设计风格的思考衍变出:符合人体穿着和活动又具有艺术审美的服装的款式。
-
●4.2色彩搭配
本节课程里我们通过:感受色彩、心理联想、色彩流行、配色规律这四小部分内容来学习如何选择与设计创意和设计风格相符合的配色,符合市场流行趋势的配色,服装穿着者能够完美结合的配色。
-
●4.3装饰添加
通过平面装饰添加和立体装饰添加的学习,跟创意主题、设计风格、款式特点、色彩搭配相协调,注意服装整体效果与穿着场合以及目的,做到得当装饰而不是盲目和过分装饰。
-
●4.4设计体现
服装设计师通过平面体现的时装效果图、款式图或者立体体现的立体裁剪和3D效果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灵感和设计意图,并为服装结构设计和服装生产制作提供指导依据,呈现服装与穿着者之间的视觉效果。
-
第五章材料选择
设计的物化是从设计创意到真正的物质产品的转化过程,它必须借助于服装材料、结构和工艺,才能将设计创意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我们将从材料性能、塑形特点、风格特征、配伍状况这四个方面来学习如何为设计方案找到合适的面辅料。
-
●5.1基本属性与服用性能
纤维成分、纱线形式、组织结构、织造方式和后整理共同影响了一块织物的基本属性,对材料的认识也要从基本开始。我们不仅要站在设计师的角度,根据外观特征来选择面料,还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充分考虑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材料所需要必须具备的一些性能,包括舒适性、耐用性、保养性等。
-
●5.2风格特征与相适分析
风格特征是对织物各方面性能所作出的综合评价,每种面料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与个性。材料的选择和配置是否恰当,不仅关系到服装的外观效果,同样也会影响服装的内在品质。将材料的特性与我们设计款式的预期功能进行相适匹配,分析材料的性能与服装的形态、功能、结构、工艺等是否能够取得完美的结合。
-
第六章技术分析
设计物化的第一步骤, 是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为后续的实现做技术准备,对于在技术实现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结构、工艺问题等,提出尽可能详细的解决方案。
-
●6.1造型分析与结构分析
造型分析是分析成型的服装能否准确体现出设计者的意图,线条是否美观,结构是否科学。我们可以通过外部轮廓、造型线条和局部细节,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服装的造型分析,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依据。而结构分析是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对服装的构造、内外空间关系进行论证,由此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如何处理整体与局部,服装与人体的关系。
-
●6.2规格设计与制板方式
服装与人体之间是有形态和尺寸差异的,为设计出舒适的、具有造型感的服装,我们需要了解人体,以及活动松量、造型尺寸与人体尺寸之间的关系。服装规格设计在认识服装与人体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设计造型、穿着方式、运动需要、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因素,采用量化的形式表现服装款式造型,设计出相应的加工数据和成品规格尺寸。然后再根据前期设计的款式特点,制板者的擅长技能、当下的条件等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哪一种制板方式,以得到基础样板。
-
第七章纸样设计
纸样设计环节是进入设计物化阶段的重要环节。是在前期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制定的服装规格,经过制图与分解生成满足生产需要的技术模板。
-
●7.1基础制图与基础纸样
在前期的技术分析之上,以制定的服装规格为依据,通过恰当的制板方式进行第一次制服装结构制图即基础制图。将平面制图分解成一定数量的样片,或者是将立裁衣片转化为平面纸样后,并通过样衣对前期设计与技术进行验证修改。
-
●7.2样板审核与系列样板
基础纸样真正能够用于工业生产之前,必须要经过全面的审核,以避免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相关问题。审核通过得到的标准板,才可以进入下一环节,做为后续系列样板的依据。最终标准板按照号型要求进行缩放,生成多规格的服装工业纸样。
-
第八章课程总结
我们以王清怡同学的作业《游》为例来进行课程总结,看一看是清怡同学如何通过设计程序与方法的5个阶段:创意酝酿阶段、创意孵化阶段、创意完善阶段、创意完成阶段、创意表达阶段,来表现自己的服装设计作品。
-
●8.1课程总结一
通过王清怡同学作品《游》的市场调研、设计创意、设计风格来总结服装设计程序创意的酝酿阶段和服装创意孵化阶段。
-
●8.2课程总结二
通过王清怡同学作品《游》的材料选择和设计表现来总结服装设计程序的完善和完成表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