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测量学分支学科等基本知识。
-
●1.1测量学的定义及作用
介绍了测量学的定义、分支学科、任务及其作用。
-
●1.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参考椭球体以及参考椭球定位;水准面的定义;大地原点等内容。
-
第二章水准测量
本章主要介绍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器的分类、构造及使用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DS3型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操作使用及运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基本技能。
-
●2.1水准测量原理
介绍了水准测量的原理。
-
●2.2水准测量理论及室外实操
介绍了水准测量的原理。
-
●2.3水准测量的仪器及使用
理论讲解水准仪器的分类、构造及使用方法。
-
●2.4DS3型微倾式构造及操作使用
演示操作讲解DS3型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
●2.5水准测量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形式;内业成果计算整理;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
●2.6一个测站的水准测量
室外演示操作一个测站水准测量的方法。
-
●2.7多个测站的水准测量
室外演示操作多个测站水准测量的方法。
-
第三章角度测量
本章主要介绍了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原理;经纬仪的构造及使用步骤;水平角、竖直角测量的方法与操作技能及相关内业计算,并讲解了竖盘指标差等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能掌握利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的基本技能。
-
●3.1角度测量原理
介绍了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原理、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操作。
-
●3.2DJ6光学经纬仪及其使用
演示操作讲解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及使用步骤。
-
●3.3水平角测量
介绍了水平角观测的方法、一个测回观测水平角、水平角的计算方法;全圆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及计算方法。
-
●3.4方向法观测水平角
室外演示操作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
-
●3.5竖直角测量观测原理
介绍了竖直角的定义及竖直角观测方法。
-
●3.6竖直角计算
介绍竖直角计算的方法、竖盘指标差的计算公式。
-
第四章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
距离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本章简述了钢尺量距的方法;重点讲解了视距测量测定水平距离、高差的 和计算方法;电磁波测距原理;直线定向及三个标准方向、方位角与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等内容。
-
●4.1钢尺量距
介绍量距方法以及量距精度及注意事项。
-
●4.2视距测量
主要讲述视线水平时和视线倾斜时的视距原理,视距测量的观测与计算方法。
-
●4.3电磁波测距
简述了电磁波测距基本原理和电磁波测距仪分类,重点介绍了电磁波测距仪的使用方法。
-
●4.4直线定向
重点讲述了三种直线定向的表示方法。
-
第五章测量误差理论
实际测量工作中不可避免存在误差,处理这些误差,以求得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并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是测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测绘科学与技术这一学科的重要内容。本章主要讲解误差的概念和分类、偶然误差的特性、评定测量精度的指标、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改正数和误差传播定律。
-
●5.1误差的概念和分类
本节首先通过测量实例引出误差的概念,然后介绍误差的来源和分类来进一步理解测量误差,最后讲解测量误差和错误的处理。
-
●5.2偶然误差的特性
本节首先介绍真值和真误差的概念,然后通过三角形内角和测量数据列出真误差分布表,画出真误差分布直方图和分布曲线,从而推证出偶然误差的分布方程,最后总结出偶然误差的特性。
-
●5.3评定测量精度的指标
由上节的知识(两种不同观测条件下的误差分布曲线进行对比的结论)可知,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衡量测量观测成果的精度。但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不可能对某一量进行无穷多次的观测,从而引出中误差概念和计算方法,然后又介绍了相对中误差和极限误差,完善了评定测量精度的指标。
-
●5.4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改正数
本节首先介绍了算术平均值的概念、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最或然值的理论基础以及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然后讲解了由算术平均值计算改正数、改正数概念以及由改正数计算中误差的计算方法。
-
●5.5误差传播定律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许多未知量不能直接观测而求其值,需要由观测值间接计算出来。本节从简到繁,分别讲解了倍函数、和或差函数、线性函数和非线性函数的中误差计算。
-
第六章坐标测量
全站仪和GPS坐标测量成为当今重要的坐标获取手段之一。重点是全站仪的系统组成及构造;难点是全站仪测量模式转换操作、全站仪的存储管理、全站仪的数据采集。
-
●6.1全站仪测量
简述了全站仪的系统组成及构造,重点讲述了全站仪的测量模式。
-
●6.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概述
简述了定位与导航的概念,介绍了现有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
第七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本节讲授小区域控制测量。
-
●7.1控制测量概述
简要介绍控制测量基本概念和工作原则,控制网的类别和控制测量的方法;导线的布设形式和外业作业步骤;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
●7.2导线测量
主要讲解导线测量的内业作业的流程和步骤以及计算方法。
-
●7.3交汇定点
主要讲解交会测量的导线布设形式,重点讲解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和后方交会的计算校核方法。
-
●7.4高程控制测量
主要讲解高程控制测量的外业作业和内业计算方法与校核;了解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
第八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本节讲授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
-
●8.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主要讲解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形图比例尺、地图图式、地物和地貌的表示方法。
-
●8.2地形图测绘的内容
主要讲解地物和地貌的测绘方法和注意事项。
-
●8.3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主要讲解大比例地形图测绘的准备工作、碎部点的选择和碎部点的测绘原理。
-
●8.4地形图的绘制
主要讲解地形图地物的描绘、地貌的勾绘和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
-
●8.5数字化测图概述
了解数字化测图的概念;理解数字化测图相比于传统测图的优点;掌握数字测图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每部分的功能。
-
第九章地形图基本知识
本节讲授地形图基本知识。
-
●9.1地形图的识读
了解地形图的相关概念;理解地形图的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掌握地形图识读的原则与方法。
-
●9.2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了解各类型比例尺地形图的组成;理解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的作用;掌握地形图分幅与编号的方法。
-
第十章地形图的应用
本节讲授地形图的应用。
-
●10.1地形图的应用(一)
了解地形图应用的领域;掌握纸质地形图室内应用的方法。
-
●10.2地形图的应用(二)
了解纸质地形图的野外应用;掌握地形图野外应用的方法。
-
●10.3地形图在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本节主要是在地形图基本应用的基础上讲解绘制已知方向线的纵断面图、按规定坡度选定最短路线、确定汇水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
-
第十一章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设是测量学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已有的控制点或地物点,按工程设计要求,将待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本章首先介绍了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高程的测设方法,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平面点位的测设方法。
-
●11.1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高程的测设
本节主要讲解了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已知水平角度的测设和已知高程的测设的方法和步骤。
-
●11.2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是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和待测设点的坐标先计算测设数据,再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测设,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地形情况、现场条件及精度要求等因素来确定,最后进行点位检核。本节分别介绍了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进行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和步骤。
-
第十二章园林工程测量
本章主要介绍了园林工程测量的概念;园林道路测设的方法;公园水体测设的内容及方法;堆山测设的内容及方法;不规则形状的园林建筑测设的内容及方法;园林树木种植定点放样的概念及方法等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园林工程测量的方法及基本技能。
-
●12.1园林道路公园水体测设
介绍园林道路测设的方法;公园水体测设的内容及方法。
-
●12.2堆山测设
介绍堆山测设的内容及方法。
-
●12.3园林树木种植定点放样
介绍园林树木种植定点放样的概念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