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3
开课时间2025/01/21 - 2025/07/20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来到《医学免疫学》课堂,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大家的学习成长!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以其高传染性,高致病性、高变异性、低病死率的特点在全球肆虐。 那么《医学免疫学》课程就从新型冠状病毒入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开启大家的学习之旅。 1. 《医学免疫学》要学什么(What)?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免疫应答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疾病及其机制,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学习机体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等病原体的机制以及这些病原体引起疾病的机制!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医学免疫学》(Why)? 《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柱性学科之一,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已渗透到临床各个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等,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医学免疫学》将为大家将来的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我们应如何学习《医学免疫学》呢(How)? 带着问题学!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紧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以新型冠状病毒为例, 病毒是如何进入机体的?机体如何才能将其清除呢?清除病毒的“军队”在哪里? 病毒是如何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抗体又是如何保护机体呢? 细胞因子风暴是如何形成的?细胞因子风暴为什么可以导致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死亡? 机体清除病毒和细菌的方式一样吗? 如何制备新冠病毒的疫苗呢?不同的疫苗对机体的保护作用相同吗?等等。。。。 通过《医学免疫学》的学习,我们会为大家一一解开这些知识的奥秘。 我们教学团队希望同学们能怀抱初心,自由地遨游在《医学免疫学》知识的海洋里,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课程大纲

在线教程

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免疫学概论
学习资料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免疫及免疫功能(战争)
任云青
免疫应答的类型(战争的类型)
任云青
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战争学)
任云青
免疫器官和组织
学习资料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免疫细胞的发源地,B细胞的黄埔军校)
任云青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T细胞的黄埔军校)
任云青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和脾脏(免疫细胞的军营)
任云青
外周免疫器官—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免疫细胞的边防基地)
任云青
淋巴细胞归巢和淋巴细胞再循环(免疫细胞作战运行路线)
任云青
抗原(战争的发起者或入侵者)
学习资料
抗原的基本特性(入侵者的特性)
梁小婷
抗原的特异性(入侵者的特征)
梁小婷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梁小婷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入侵者的条件)
梁小婷
抗原的种类(入侵者的分类)
梁小婷
抗体 (GPS-抗原的定位器)
学习资料
抗体的发现(诺贝尔奖)
任云青
抗体的基本结构
抗体的结构 1 (GPS的构造)
任云青
抗体的结构 2 (GPS的构造)
任云青
抗体的免疫原性
任云青
抗体的功能(GPS功能)
任云青
各类Ig的特性及功能(各类GPS的特性)
任云青
单克隆抗体(体外制备GPS的过程)
郝广萍
补体系统(手榴弹)
学习资料
补体的发现 (诺贝尔奖)
车昌燕
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经典的引爆途径)
车昌燕
补体激活的凝集素途径和旁路途径(早期的引爆途径)
车昌燕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手榴弹的功能)
车昌燕
细胞因子(信号弹)
细胞因子类型
细胞因子类型(1)(信号弹的种类)
任云青
细胞因子类型(2)(信号弹的种类)
任云青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信号弹共有的特性)
任云青
细胞因子的免疫功能(信号弹的功能)
任云青
细胞因子风暴(信号杀手)
任云青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触发弹)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梁小婷
黏附分子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梁小婷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侦察器)
MHC分子的发现(诺贝尔奖)
车昌燕
HLA复合体及其结构(侦察器的密码)
车昌燕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车昌燕
经典HLA分子分布和结构(侦察器的构造)
车昌燕
HLA分子的功能(侦察器的功能)
车昌燕
B淋巴细胞(B特种兵)
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特种兵的装备)
车昌燕
B淋巴细胞的分类和功能(B特种兵的本领)
车昌燕
T淋巴细胞(T特种兵)
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1)(T特种兵的筛选过程)
任云青
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2)(T特种兵获得了特殊的本领)
任云青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1)(T特种兵的装备-识别入侵者)
任云青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2)(T特种兵的装备-激活自身)
任云青
T淋巴细胞的亚群及其功能(T特种兵的本领)
任云青
抗原提呈细胞(侦察兵)
抗原提呈细胞(侦察兵)
车昌燕
MHC II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侦察入侵者的过程)
车昌燕
MHC I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侦察叛徒的过程)
车昌燕
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T特种兵歼灭战)
免疫应答概述(不同类型的战争)
任云青
T淋巴细胞应答识别阶段(T特种兵识别“入侵者”)
任云青
T淋巴细胞激活阶段(T特种兵扩军整编)
任云青
T淋巴细胞效应阶段(T特种兵清除”入侵者“)
任云青
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B特种兵的歼灭战 )
B淋巴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B特种兵识别入侵者)
车昌燕
B淋巴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增殖与分化(B特种兵扩军整编)
车昌燕
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B特种兵制造定位器)
车昌燕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武警保卫战)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机体的长城)
任云青
固有免疫细胞应答的机制(武警保卫战的作战方式)
任云青
经典的固有免疫细胞
经典的固有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全能杀手)】
任云青
经典的固有免疫细胞【DC(智慧的侦察兵)中性粒细胞(敢死队)】
任云青
固有淋巴样细胞【NK细胞(冷面杀手)】
任云青
固有淋巴细胞【γδT细胞(边防杀手)】
任云青
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武警保卫战的过程)
任云青
免疫耐受(隐蔽战)
免疫耐受的概述 (诺贝尔奖)
游荷花
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
游荷花
超敏反应(变态战争)
超敏反应概述(诺贝尔奖)
游荷花
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速发型变态战)
游荷花
临床常见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游荷花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游荷花
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溶细胞型变态战)
游荷花
临床常见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游荷花
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复合物型变态战)
游荷花
临床常见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游荷花
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变态的细胞战)
游荷花
临床常见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游荷花
免疫学防治(防御工程)
疫苗(战前备战)
郝广萍
单克隆抗体治疗(生物导弹)
郝广萍
CAR-T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导弹)
郝广萍
  •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介绍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医学免疫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学习医学免疫学。

  • 1.1免疫及免疫功能(战争)

    免疫就如同机体免疫系统与外来的“入侵者”展开的一场“战争”。本节介绍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免疫功能。

  • 1.2免疫应答的类型(战争的类型)

    机体应答的对象不同采取不同的“战争的类型”。本节介绍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 1.3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战争学)

    本节从不同角度认识什么是免疫学(即“战争学”)?介绍医学免疫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及学习医学免疫学的方法。

  •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

    介绍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 2.1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免疫细胞的发源地,B细胞的黄埔军校)

    介绍骨髓的结构和功能。骨髓是免疫细胞的“发源地”和B细胞的“黄埔军校”。

  • 2.2中枢免疫器官—胸腺(T细胞的黄埔军校)

    介绍胸腺的结构和功能。胸腺是T细胞的“黄埔军校”。

  • 2.3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和脾脏(免疫细胞的军营)

    介绍淋巴结和脾脏的结构和功能。成熟的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故为免疫细胞的“军营”或者“驻扎基地”。

  • 2.4外周免疫器官—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免疫细胞的边防基地)

    介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它是免疫细胞守卫的“边防基地”。

  • 2.5淋巴细胞归巢和淋巴细胞再循环(免疫细胞作战运行路线)

    介绍淋巴细胞归巢的概念、原理以及淋巴细胞再循环的路径和意义。它们也是免疫细胞行军作战运行的路线。

  • 第三章抗原(战争的发起者或入侵者)

    介绍什么是抗原?抗原的基本特性、成为抗原的条件以及抗原的种类。抗原是适应性免疫应答“战争的发起者”,大多数情况是外来的“入侵者”。

  • 3.1抗原的基本特性(入侵者的特性)

    介绍什么是抗原、半抗原、完全抗原?抗原特有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即为“入侵者”的基本特性。

  • 3.2抗原的特异性(入侵者的特征)

    介绍抗原的特异性及决定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即为抗原表位。抗原表位的概念和分类(顺序表位和构象表位、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入侵者”的特征就是具有特异性。

  • 3.3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介绍共同抗原的概念、交叉反应发生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 3.4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入侵者的条件)

    什么样的物质才能成为抗原?与抗原的异物性、理化特性、分子量大小、分子构象等因素、宿主因素以及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有直接的关系。这就是构成“入侵者”的条件。

  • 3.5抗原的种类(入侵者的分类)

    如何认识自然界的无数的“入侵者”?可以将其进行归类。本节介绍抗原的三种分类方法:①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②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③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进行分类。

  • 第四章抗体 (GPS-抗原的定位器)

    介绍抗体的发现过程、基本结构、功能及特性以及制备过程。抗体能特异与抗原结合,是抗原的“定位器”(GPS)。

  • 4.1抗体的发现(诺贝尔奖)

    介绍抗体的发现过程、抗体性质、抗体结构研究的过程、产生抗体细胞的发现过程。告诉你诺贝尔奖获得的奥秘!

  • 4.2抗体的基本结构

    介绍抗体单体分子中两条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和恒定区的结构和功能。其中可变区是“定位”抗原的结构基础。同时也介绍了多聚体抗体分子中的辅助成分、单体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 4.3抗体的免疫原性

    介绍抗体作为抗原时,它的三种抗原表位决定的特异性。

  • 4.4抗体的功能(GPS功能)

    介绍抗体针对不同种类的抗原如何发挥作用。可变区发挥定位“入侵者”作用,恒定区负责实现清除“入侵者”效应。

  • 4.5各类Ig的特性及功能(各类GPS的特性)

    介绍五类Ig各自的特性及发挥功能的不同,在机体它们发挥相互补充的作用。抗感染中IgG是“主力军”,IgM是“青年突击队”,SIgA是“边防军”。

  • 4.6单克隆抗体(体外制备GPS的过程)

    介绍体外制备单克隆抗体原理、制备过程、特点及其应用。

  • 第五章补体系统(手榴弹)

    介绍补体的发现过程、补体激活的过程、补体的生物学功能。补体发挥作用必须要被激活,故其为“手榴弹”,必须要被“引爆”才能发挥作用。

  • 5.1补体的发现 (诺贝尔奖)

    介绍补体发现的过程(诺贝尔奖获奖的秘密),补体系统的组成。

  • 5.2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经典的引爆途径)

    介绍补体激活经典途径的激活物、激活过程。抗体抗原复合物是经典“引爆”途径的“引爆”物,是补体激活的第三梯队。

  • 5.3补体激活的凝集素途径和旁路途径(早期的引爆途径)

    介绍补体激活凝集素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激活物和激活过程。甘露糖+MBL是凝集素途径的“引爆”物,是补体激活的第二梯队,脂多糖等是旁路途径的“引爆”物,是补体激活的第一梯队。

  • 5.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手榴弹的功能)

    介绍补体MAC溶解细胞的作用、补体片段的调理作用、炎症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手榴弹”可炸伤入侵者,也可损伤机体自身,也是把“双刃剑”。

  • 第六章细胞因子(信号弹)

    细胞因子(信号弹)

  • 6.1细胞因子类型

    介绍细胞因子的概念、分类及常见的白细胞介素的作用。细胞因子是免疫细胞发出的“信号弹”或“信息语言”指挥免疫细胞发挥作用。另外还介绍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

  • 6.2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信号弹共有的特性)

    介绍细胞因子共有的基本特征、作用方式、功能特征。它最大的特征是“个子”最“小”,寿命最“短”。

  • 6.3细胞因子的免疫功能(信号弹的功能)

    介绍因子在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成熟和机体的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 6.4细胞因子风暴(信号杀手)

    细胞因子也是把“双刃剑”,过多的细胞因子是导致机体死亡的原因,故称其为“信号杀手”。本节介绍引起细胞因子风暴的细胞因子的类型、相关的病原、常见的疾病及其他原因。

  • 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触发弹)

    介绍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和黏附分子。这些膜表面分子就像一个触发弹一样,借助于这些分子,使细胞触发下一个细胞的活动,引起细胞功能的改变。

  • 7.1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介绍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分类以及CD、黏附分子的概念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 7.2黏附分子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介绍黏附分子的四种分类,以及黏附分子的临床意义。

  •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侦察器)

    介绍MHC的发现过程、基因组成及遗传特征,MHC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MHC分子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细胞,是T细胞识别抗原所必需的“侦察器”。

  • 8.1MHC分子的发现(诺贝尔奖)

    介绍小鼠的MHC (H-2复合体)和人类的MHC (HLA复合体)的发现过程,告诉你诺贝尔奖获得的奥秘!

  • 8.2HLA复合体及其结构(侦察器的密码)

    介绍HLA复合体的组成及结构,它是免疫系统的“侦察器”--HLA分子的原始密码。

  • 8.3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介绍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及其临床应用。

  • 8.4经典HLA分子分布和结构(侦察器的构造)

    介绍经典HLAⅠ类和Ⅱ类分子的分布和结构,这两类分子中的肽结合区是它们作为“侦察器”传递抗原信息的核心部位。

  • 8.5HLA分子的功能(侦察器的功能)

    介绍HLA分子在机体的免疫应答及其调节中的主要作用,这些“侦察器”的功能不仅限于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细胞,还可以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和分化、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等等。

  • 第九章B淋巴细胞(B特种兵)

    介绍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淋巴细胞的分类和功能,在机体与“入侵者”的战斗中,B淋巴细胞就像机体的作战部队中的一支特种兵,是一类最重要的免疫细胞。

  • 9.1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特种兵的装备)

    介绍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也就是B特种兵在战斗中所有的精密装备及其功能。

  • 9.2B淋巴细胞的分类和功能(B特种兵的本领)

    介绍B淋巴细胞的分类和功能,也就是B特种兵的兵种类型和功能。

  • 第十章T淋巴细胞(T特种兵)

    介绍T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的过程、膜表面分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T淋巴细胞是经过胸腺严格筛选的“特种兵”。

  • 10.1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介绍T淋巴细胞从淋巴样干细胞发育为祖T细胞、前T细胞、未成熟T细胞和成熟T细胞的过程。另外还介绍T淋巴细胞严格筛选的过程,其经历的三个阶段、三件重要事件和产生的三个重要结果即其获得的“特殊本领”。

  • 10.2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

    介绍与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有关的TCR-CD3、CD4/CD8 分子。另外还介绍与T细胞活化相关的共刺激分子和共抑制分子及其他膜分子。

  • 10.3T淋巴细胞的亚群及其功能(T特种兵的本领)

    介绍如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和Th、CTL 、Treg等T淋巴细胞不同亚群的特点和功能。均具有“特殊的本领”。

  • 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侦察兵)

    介绍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及抗原提呈的过程,在机体的免疫应答这场战斗中,抗原提呈细胞就像一支作战部队中“侦察兵”,能够将捕获的抗原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T特种兵。

  • 11.1抗原提呈细胞(侦察兵)

    介绍免疫系统的“侦察兵”--抗原提呈细胞的兵种类型。

  • 11.2MHC II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侦察入侵者的过程)

    介绍免疫系统的“侦察兵”是如何通过MHC II类分子将入侵者(外源性抗原)的信息传递给T特种兵的。

  • 11.3MHC I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侦察叛徒的过程)

    介绍免疫系统的“侦察兵”是如何通过MHC I类分子将”叛徒”(内源性抗原)的信息传递给T特种兵的。

  • 第十二章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T特种兵歼灭战)

    介绍免疫应答的概述、T淋巴细胞识别、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效应的过程,即为“T特种兵的歼灭战”。

  • 12.1免疫应答概述(不同类型的战争)

    区分广义与狭义的免疫应答、生理性免疫应答和病理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的不同。可谓“战争”的不同类型。

  • 12.2T淋巴细胞应答识别阶段(T特种兵识别“入侵者”)

    介绍T淋巴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特点及形成的免疫突触。

  • 12.3T淋巴细胞激活阶段(T特种兵扩军整编)

    介绍T淋巴细胞活化需要的双信号、信号转导过程、增殖、分化的过程。T淋巴细胞以自身增殖的方式”扩军“,以不同方向的分化进行”整编“。

  • 12.4T淋巴细胞效应阶段(T特种兵清除”入侵者“)

    主要介绍Th1、Th2、Th17、CTL细胞清除抗原即”入侵者“的过程。

  • 第十三章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B特种兵的歼灭战 )

    介绍在机体免疫系统和“入侵者”(抗原)的战斗中,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消灭“入侵者”的过程,以及B淋巴细胞的定位器-抗体产生的规律。

  • 13.1B淋巴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B特种兵识别入侵者)

    介绍B特种兵通过识别抗原后,经历活化、增殖,最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精准消灭“入侵者”的过程。

  • 13.2B淋巴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增殖与分化(B特种兵扩军整编)

    介绍免疫系统的B特种兵在生发中心的扩军整编过程。

  • 13.3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B特种兵制造定位器)

    介绍B淋巴细胞制造“定位器”-抗体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 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武警保卫战)

    介绍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固有免疫细胞的特点和应答的机制、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固有免疫不需要预先的刺激,故其为”武警保卫战“。

  • 14.1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机体的长城)

    主要介绍构成固有免疫系统的组织屏障的组成和功能、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组成及固有免疫分子的作用。屏障就是构成了”机体的长城“,可阻挡所有外来的”入侵者“。

  • 14.2固有免疫细胞应答的机制(武警保卫战的作战方式)

    介绍固有免疫细胞模式识别的方式、识别的对象、活化、和产生效应的过程。其最大特征,不能通过增殖扩军。

  • 14.3经典的固有免疫细胞

    介绍单核巨噬细胞的来源、分化、活化和功能,其可杀伤胞内菌、胞外菌、病毒感染细胞及肿瘤细胞,故其为”全能杀手“。另外还介绍DC、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特征和功能。DC是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故其为”智慧的侦察兵“,中性粒细胞寿命最短,但杀菌力最强,故其为”敢死队“。

  • 14.4固有淋巴样细胞【NK细胞(冷面杀手)】

    比较ILC1、ILC2、ILC3和NK 细胞的不同,重点介绍NK细胞的分布、表面分子、识别方式、活化的方式、杀伤靶细胞的途径。当自身失去MHC-Ⅰ类分子时即可杀伤自身细胞,故为”冷面杀手“。

  • 14.5固有淋巴细胞【γδT细胞(边防杀手)】

    介绍γδT细胞、NKT细胞、B1细胞的分布、识别抗原、表面分子及功能。γδT细胞主要位于黏膜下和皮下组织,故为”边防杀手“。

  • 14.6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武警保卫战的过程)

    介绍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区别和联系。

  • 第十五章免疫耐受(隐蔽战)

    介绍免疫耐受的概念、发生机制、及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免疫的本质是区分自己和非己。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应答表现为无反应性,以避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其实是一场“隐蔽战”。

  • 15.1免疫耐受的概述 (诺贝尔奖)

    介绍免疫耐受的发现历史,免疫耐受的概念和免疫耐受的类型。

  • 15.2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

    介绍通过免疫耐受的机理治疗相关的疾病,包括诱导免疫耐受和打破免疫耐受的方法。

  • 第十六章超敏反应(变态战争)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也有弊。大多数时候,免疫应答对机体产生的是保护性的免疫。但有些时候,免疫应答如果过强,导致了机体组织的损伤,故其为“变态战争”,即超敏反应。

  • 16.1超敏反应概述(诺贝尔奖)

    超敏反应的发现曾获得了诺贝尔奖,介绍超敏反应的发现史,超敏反应的概念和超敏反应的分类 。

  • 16.2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速发型变态战)

    介绍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Ⅰ型超敏反应的参与成分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发病最大的特点是来的快、去的快,故称其为“速发型变态战”。

  • 16.3临床常见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介绍临床常见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过敏性休克,过敏性鼻炎和哮喘,过敏性胃肠炎和皮肤过敏反应。

  • 16.4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介绍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防治原则,查明变应原,避免接触;脱敏治疗;药物治疗及免疫生物疗法等。

  • 16.5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溶细胞型变态战)

    介绍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机体通过补体、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的作用,导致自身细胞的溶解,故称为“溶细胞型变态战”。

  • 16.6临床常见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介绍常见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肺出血 - 肾炎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

  • 16.7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复合物型变态战)

    介绍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引起机体损伤的发起者是免疫复合物,故称其为“复合物型变态战”。

  • 16.8临床常见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介绍临床常见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包括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和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如常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 16.9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变态的细胞战)

    介绍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导致机体损伤的是效应的T细胞,故称其为“变态的细胞战”。

  • 16.10临床常见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介绍临床常见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 ,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

  • 第十七章免疫学防治(防御工程)

    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免疫学原理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即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 17.1疫苗(战前备战)

    介绍什么是疫苗,疫苗的基本要求,种类及其应用,人体注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故其为“战前备战”。

  • 17.2单克隆抗体治疗(生物导弹)

    介绍治疗性单克隆抗体(抗细胞表面分子单抗,抗细胞因子单抗,抗体靶向治疗)的治疗机制及其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抗体靶向治疗可通过抗体的定向作用将药物带到肿瘤细胞表面,所以,将其称为“生物导弹”。

  • 17.3CAR-T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导弹)

    介绍什么是CAR-T, CAR分子的结构,CAR-T细胞的应用、CAR-T细胞治疗方案,CAR-T细胞治疗优势。CAR-T治疗是通过CAR使T细胞定向杀伤肿瘤细胞,故为“细胞导弹”。备注:黄底红字为标题修改部分

  • 开始学习
  • 第一章  作业测试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1.1 免疫及免疫功能(战争)

    1.2 免疫应答的类型(战争的类型)

    1.3 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战争学)

    视频数3
  • 第二章  作业测试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

    2.1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免疫细胞的发源地,B细胞的黄埔军校)

    2.2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T细胞的黄埔军校)

    2.3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和脾脏(免疫细胞的军营)

    2.4 外周免疫器官—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免疫细胞的边防基地)

    2.5 淋巴细胞归巢和淋巴细胞再循环(免疫细胞作战运行路线)

    视频数5
  • 第三章  作业测试
    第三章 抗原(战争的发起者或入侵者)

    3.1 抗原的基本特性(入侵者的特性)

    3.2 抗原的特异性(入侵者的特征)

    3.3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3.4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入侵者的条件)

    3.5 抗原的种类(入侵者的分类)

    视频数5
  • 第四章  作业测试
    第四章 抗体 (GPS-抗原的定位器)

    4.1 抗体的发现(诺贝尔奖)

    4.2 抗体的基本结构

    4.3 抗体的免疫原性

    4.4 抗体的功能(GPS功能)

    4.5 各类Ig的特性及功能(各类GPS的特性)

    4.6 单克隆抗体(体外制备GPS的过程)

    视频数7
  • 第五章  作业测试
    第五章 补体系统(手榴弹)

    5.1 补体的发现 (诺贝尔奖)

    5.2 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经典的引爆途径)

    5.3 补体激活的凝集素途径和旁路途径(早期的引爆途径)

    5.4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手榴弹的功能)

    视频数4
  • 第六章  作业测试
    第六章 细胞因子(信号弹)

    6.1 细胞因子类型

    6.2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信号弹共有的特性)

    6.3 细胞因子的免疫功能(信号弹的功能)

    6.4 细胞因子风暴(信号杀手)

    视频数5
  • 第七章  作业测试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触发弹)

    7.1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7.2 黏附分子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视频数2
  • 第八章  作业测试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侦察器)

    8.1 MHC分子的发现(诺贝尔奖)

    8.2 HLA复合体及其结构(侦察器的密码)

    8.3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8.4 经典HLA分子分布和结构(侦察器的构造)

    8.5 HLA分子的功能(侦察器的功能)

    视频数5
  • 第九章  作业测试
    第九章 B淋巴细胞(B特种兵)

    9.1 B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特种兵的装备)

    9.2 B淋巴细胞的分类和功能(B特种兵的本领)

    视频数2
  • 第十章  作业测试
    第十章 T淋巴细胞(T特种兵)

    10.1 T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

    10.2 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

    10.3 T淋巴细胞的亚群及其功能(T特种兵的本领)

    视频数5
  • 第十一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侦察兵)

    11.1 抗原提呈细胞(侦察兵)

    11.2 MHC II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侦察入侵者的过程)

    11.3 MHC I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侦察叛徒的过程)

    视频数3
  • 第十二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二章 T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T特种兵歼灭战)

    12.1 免疫应答概述(不同类型的战争)

    12.2 T淋巴细胞应答识别阶段(T特种兵识别“入侵者”)

    12.3 T淋巴细胞激活阶段(T特种兵扩军整编)

    12.4 T淋巴细胞效应阶段(T特种兵清除”入侵者“)

    视频数4
  • 第十三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三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B特种兵的歼灭战 )

    13.1 B淋巴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B特种兵识别入侵者)

    13.2 B淋巴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增殖与分化(B特种兵扩军整编)

    13.3 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B特种兵制造定位器)

    视频数3
  • 第十四章  作业测试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武警保卫战)

    14.1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机体的长城)

    14.2 固有免疫细胞应答的机制(武警保卫战的作战方式)

    14.3 经典的固有免疫细胞

    14.4 固有淋巴样细胞【NK细胞(冷面杀手)】

    14.5 固有淋巴细胞【γδT细胞(边防杀手)】

    14.6 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武警保卫战的过程)

    视频数7
  • 第十五章  作业测试
    第十五章 免疫耐受(隐蔽战)

    15.1 免疫耐受的概述 (诺贝尔奖)

    15.2 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

    视频数2
  • 第十六章  作业测试
    第十六章 超敏反应(变态战争)

    16.1 超敏反应概述(诺贝尔奖)

    16.2 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速发型变态战)

    16.3 临床常见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6.4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16.5 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溶细胞型变态战)

    16.6 临床常见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6.7 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复合物型变态战)

    16.8 临床常见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6.9 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变态的细胞战)

    16.10 临床常见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视频数10
  • 第十七章  作业测试
    第十七章 免疫学防治(防御工程)

    17.1 疫苗(战前备战)

    17.2 单克隆抗体治疗(生物导弹)

    17.3 CAR-T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导弹)

    视频数3
  • 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