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课程介绍
本门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课程的基本常识,了解幼儿园课程编制、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目标制定以及经典的课程方案,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的途径以及相关评价,获得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概念,培养具有一定教育素养的课程观。掌握不同班龄区域活动的选题及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
-
●0.1《幼儿园课程论》性质和定位
本门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课程的基本常识,了解幼儿园课程编制、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目标制定以及经典的课程方案,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课程实施的途径以及相关评价,获得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概念,培养具有一定教育素养的课程观。掌握不同班龄区域活动的选题及设计、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
-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本章在对“课程”界定和梳理我国幼儿园课程概念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园课程界定的三种倾向,即学科倾向、活动倾向和经验倾向,目前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活动倾向的界定。最后探讨了幼儿园课程的五个特质。
-
●1.1课程的概念与类型
目前对于课程比较经典的界定主要有五种:课程即学习的科目、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课程即教学计划、课程即儿童在学校获得的学习经验、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
●1.2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与特质
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综合。幼儿园课程的五个特质,即基础性与启蒙性、全面性与生活性、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整合性、潜在性。
-
●1.3幼儿园课程的形态
幼儿园常见的课程形态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等三类。
-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本章重点介绍课程目标的内涵、制定依据、基本取向及体系与层次结构。
-
●2.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及制定依据
幼儿、社会、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
●2.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及表述
在幼儿园课程中,较为常见的目标取向有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等。
-
●2.3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与层次结构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主要有以学习内容为结构框架表述的目标体系和以儿童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表述的目标体系。目标的层次从上到下主要包括: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年龄阶段(学年)目标、单元目标与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内容
幼儿园到底应该教什么?幼儿应该学什么?应该给予幼儿怎样的课程内容?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的内容。
-
●3.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内涵及范围
幼儿园课程内容是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
●3.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目的性原则、生活化原则、兴趣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与季节、周围环境相匹配原则、逻辑性原则。
-
●3.3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
在课程内容选择完成之后,这些课程内容以哪些逻辑方式组织在一起?才能产生适合幼儿学习特点与规律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保证高效地实现课程内容向幼儿学习经验的转化,这是关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的问题。
-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实施
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好之后,教师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事先设计好的计划付诸实施?
-
●4.1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含义与取向
课程实施是指把一项课程计划或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即教师依据课程计划组织课程活动的过程。课程实施有三种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
●4.2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
幼儿园课程实施主要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节日活动等多条内在有机联系的途径。
-
●4.3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常见问题
当前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要注意处理好集体活动与自由活动的关系、课程的预设与生成以及隐性课程开发的问题。
-
●4.4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要求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遵循制订计划并灵活执行;重视环境创设和利用;遵循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的要求;遵循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的要求;遵循重视与0 ~ 3 岁儿童保育以及小学教育的相互衔接的要求。
-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课程建设始终。从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开始,伴随课程实施过程,再到课程效果的评价,并为下一轮的课程建设与实施奠定更好的基础。
-
●5.1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
幼儿园课程评价是评价者基于一定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收集,分析相关信息,对幼儿园课程及其构成要素的价值、适宜性、有效性做出判断的过程。
-
●5.2《评估指南》中的课程评价观
本节主要讲述《评估指南》中的课程评价观的相关内容。
-
●5.3幼儿园课程方案评价
幼儿园课程方案评价主要包括对幼儿园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方案的评价。
-
●5.4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依据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我们主要从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三个方面探讨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
●5.5幼儿园课程效果评价
幼儿园课程方案实施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考察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以及课程实施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
第六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本章主要学习学科(领域)活动、单元主题活动与区域互动的内涵、设计与评价。
-
●6.1学科(领域)活动设计
学科(领域)活动曾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的教育活动。本节在分析学科(领域)活动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领域活动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
●6.2单元主题活动设计
单元主题活动是目前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基本特点是围绕某一主题,打破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
-
●6.3区域活动设计
本节介绍了区域活动的概念、特点、活动区空间的设置、活动区的环境创设、规则的制订以及教师的指导策略。
-
第七章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
本章主要讲述了六种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五指活动课程、幼稚园行为课程、蒙台梭利课程、高宽课程、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与课程以及华德福幼儿教育理论与课程方案的课程目标制订、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与实施及课程评价相关内容。
-
●7.1五指活动理论及其方案
本节主要介绍了陈鹤琴先生五指活动课程的“活教育”理论体系。
-
●7.2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方案
行为课程以生活为原点,提出了满足儿童心身的需求,养成儿童“扩充经验的方法与习惯”,“培养其生活的能力与意识”,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课程的实施提倡“做学教”打成一片。
-
●7.3蒙台梭利理论及其方案
蒙台梭利以其独特的儿童观——有吸收力的心智、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及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提出了自由教育及提供有准备环境的教育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课程方案。
-
●7.4高宽课程
高宽课程目标反映在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58条“关键经验”中,课程内容是围绕关键经验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活动旅客乘的组织具体落实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课程的实施主要由计划—工作—回顾三个环节及其它一些活动组成。
-
●7.5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与课程方案
瑞吉欧的课程与教学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弹性计划、小组活动、合作教学、记录的支持、视觉与图像语言的运用;教师在课程中扮演倾听者、观察者、伙伴与向导、幼儿行为的记录者与研究者、实践的反思者角色。
-
●7.6华德福幼儿教育理论与课程方案
华德福幼儿教育将幼儿视为身体、心灵和精神的统一体,课程组织与实施遵循以下主要原则:通过模范和范例引导幼儿学习,通过有节奏的生活带个幼儿良好的身心体验,提供能字样幼儿感觉与想象力的环境。
-
第八章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是以园为本的课程,在区分课程园本化、特色课程与园本课程的区别的基础上,明确园本课程的集中类型。
-
●8.1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含义及类型
园本课程包括大的、整体的园本课程以及小的、部分的园本课程,例如有彰显领域优势的园本课程、微型课程、本土文化课程。
-
●8.2幼儿园园本课程实践案例
本节展示了运城市某所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