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章绪章
本节为整门课程前言部分。
-
●0.1前言
本节为整门课程前言部分。
-
第一章楹联概说
本章通过对楹联含义、楹联艺术特征、楹联起源、楹联发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最基本的楹联知识,树立正确的楹联文化意识,从而热爱楹联文化。
-
●1.1楹联的含义
楹联的含义:楹联的概念、别称、要求
-
●1.2楹联的艺术特征
楹联的艺术特征:楹联的六个艺术特征
-
●1.3楹联的起源
楹联的起源:梳理楹联的来由
-
●1.4楹联的发展(上)
楹联的发展(一):五代到明清时期楹联的发展
-
●1.5楹联的发展(下)
楹联的发展(二):民国到现在楹联的发展
-
第二章楹联的分类
这一章主要介绍楹联的分类,中国楹联,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关于楹联的种类,历来意见颇不一致。根据“宜粗不宜细”的原则,按内容,断句与字数、创作方法等标准,分为春联、名胜联、庆贺联、行业联、故事联和哀挽联等。这些对联的区分对于我们学好对联、写好对联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2.1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 、“门对”、“对联”,通常在春节时粘贴在门外,用以庆祝新年的对联,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对联的两边都要互相对应。
-
●2.2名胜联
名胜联包括山水对联、古迹对联、园林对联、祠庙对联和刹寺对联。有些楹联归入细类比较困难,但我们要考虑侧重点:比如山水侧重天然风光,园林侧重人工建筑,古迹偏于历史性,祠庙偏于纪念性,而刹寺则多与宗教联系着。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都属名胜。
-
●2.3庆贺联
凡在喜庆之时用的对联,统称庆贺联,包括婚联、寿联和庆联。
-
●2.4行业联
行业联,贴在门旁,使人对其行业特点一目了然,起到行业广告的作用,是对联中不可小视的一个品种。这类对联,蕴含丰富,有着诱人的魅力。
-
●2.5故事联
讲故事,是民间文学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关于对联的故事,可称之故事联。这些对联流传下来,和“故事”有很大关系。但对联分类中的“故事”有更广泛的意义。按照“故事”的内容,可以分为本事联和谐语联两种。
-
●2.6挽联
挽死者的对联叫哀挽联。挽,牵引的意思。牵引灵车的车叫挽车,送葬时所唱的歌叫挽歌。写作时间多在逝世至开追悼会期间以及周年纪念日,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
-
第三章楹联格律
本章主要讲解楹联语体格调,关于楹联的著述,并主要讲解楹联的格律。
-
●3.1楹联语体格调
本节主要讲解楹联的文体格调的种类。
-
●3.2关于联律的著述
本节主要讲解关于联律著述的年代、作者、主要观点。
-
●3.3联律之一:字句对等
本节主要讲解字句对等的要求。
-
●3.4联律之二:词性对品
本节主要讲解词性对品的要求及宽严。
-
●3.5联律之三:结构对应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结构对应的要求及惯例。
-
●3.6联律之四:节律对拍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节律对拍的要求。
-
●3.7联律之五:平仄对立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平仄对立的要求。
-
●3.8联律之六:形对意联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形对意联的要求及无情对。
-
●3.9楹联的避忌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楹联的三个避忌:合掌、不规则重字、三连平。
-
第四章楹联对仗
对仗是对联的首要特征,是对联这一文体区别于其他任何文体的主要标志。楹联对仗是严格而灵活的,因此,有工对与宽对之分;楹联对仗是形式多样的,有正对、反对和串对;按照对仗技巧,楹联还可以划分为自对、借对、无情对、虚实对等。这些,组成了楹联较为完整的对仗体系。因此,本章主要介绍三方面内容:楹联对仗的程度;楹联对仗的形式;楹联对仗的技巧。
-
●4.1楹联对仗的程度
根据“工”的程度,楹联可分为严对与宽对两个类型。严对要求词性对仗遵循同类词对仗、名词各小类对仗、专用词对仗、反义词对仗、联绵词对仗和多数字对仗。宽对则放宽了严对在结构、节奏和词性上的要求。
-
●4.2楹联对仗的形式
从上下联的联系形式上,楹联的对仗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本节主要介绍这三种对仗形式及作对时的相关注意事项。
-
●4.3楹联对仗的技巧
无论是严对宽对,还是正对反对串对,都需要对仗技巧。本节主要介绍楹联对仗的四种技巧:自对、借对、无情对、虚实对。
-
第五章平仄
楹联作为一种韵律性的文学形式,讲究平仄对立,因而协调平仄就成为楹联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调好平仄首先就要辨别平仄,而辩别平仄的基础是辨别声调,声调又有古今之别。因此本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新四声与古四声的平仄,以及古今平仄声调的变化规律。
-
●5.1新四声平仄
普通话的四个声调与平仄。
-
●5.2古四声平仄
古代汉语的四个声调与平仄,以及从古四声到新四声的演变规律。
-
●5.3入派三声
古代汉语入声字在普通话中的识别意义与方法。
-
●5.4平仄两读字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平仄两读字的辨析。
-
第六章楹联修辞艺术
本章主要讲解楹联的修辞艺术,包含语音修辞、文字修辞、词汇修辞以及语法修辞。
-
●6.1语音修辞
重点介绍修辞概念、意义、谐音、同音、异音和变读。
-
●6.2文字修辞
本节课程将介绍析字、叠字、同旁、串组集中修辞方式。
-
●6.3词汇修辞
本节课程重点讲解拆词、回文、转性和用典。
-
●6.4语法修辞
本节课程主要介绍比喻、比拟、夸张、通感这几种语法修辞。
-
第七章楹联创作
本章主要讲解如何进行楹联的创作,主要内容包含楹联创作的原则、楹联构思的途径,并带领大家一起进行春联的创作。
-
●7.1楹联创作原则
本节主要介绍创作原则,包含立意、取象、言志、抒情和章法。
-
●7.2楹联构思途径
本节课程主要讲解楹联构思的途径,点题法、虚字法、数字法、示时法和示位、释用法。
-
●7.3春联创作
本节课程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学期楹联的创作手法,如描春景、颂吉祥、限时令、写时事,镶嵌法、即景称颂法、结合时事法等。
-
第八章楹联的鉴赏
楹联的鉴赏是一个主客观交互作用的审美过程,从宏观角度而言,主要鉴赏的是楹联的形式美与内涵美。本章主要结合园林文化、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解读风景名胜楹联、寺庙道观楹联以及民俗楹联。
-
●8.1导言
本小节为本章的导言部分。
-
●8.2楹联与园林文化
本节主要讲解风景名胜楹联的鉴赏。
-
●8.3楹联与宗教文化
本节主要讲解道观、寺庙楹联的鉴赏。
-
●8.4楹联与民俗文化
本节主要讲解民俗楹联的鉴赏。
-
第九章楹联与书法
本章通过对楹联书写时形制正文的章法、落款的格式及书写需注意的问题、钤印的类型及方法、墨的五种类型及用墨方法、印章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楹联书法创作的方法、其他楹联书法作品格式等知识的讲解,普及楹联书写的常识,了解楹联与书法相辅相成的关系,提高学生题写、书写对联的水平。
-
●9.1章法
章法:形制的章法、正文书写的章法
-
●9.2落款的章法
落款的格式及书写需注意的问题
-
●9.3钤印的章法
钤印的类型及方法
-
●9.4墨法
墨法:墨的五种类型及用墨方法
-
●9.5印章
印章:印章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
●9.6楹联书法创作
楹联书法创作:楹联书法创作的方法
-
●9.7楹联书法作品格式
楹联书法作品格式:条幅、横批、斗方、扇面、屏条的内涵、格式及书写注意事项
-
第十章楹联活动
本章主要讲解楹联的各种活动,包含书春、楹联游艺活动、知识竞赛和征联活动。
-
●10.1书春
本节主要讲解征春联和送春联活动。
-
●10.2游艺活动之一:名联竞诵
本节主要讲解名联竞诵的组织方法。
-
●10.3游艺活动之二、设擂比武
本节主要讲解设擂比武的组织方法。
-
●10.4游艺活动之三、互对争先
本节主要讲解互对争先的组织方法。
-
●10.5游艺活动之四、口吐联珠
本节主要讲解口吐联珠的组织方法。
-
●10.6游艺活动之五、招贤合璧
本节主要讲解招贤合璧的组织方法。
-
●10.7游艺活动之六、标点断句
本节主要讲解标点断句的组织方法。
-
●10.8游艺活动之七、抽签征答
本节主要讲解抽签征答的组织方法。
-
●10.9游艺活动之八、嵌字七唱
本节主要讲解嵌字七唱的组织方法。
-
●10.10游艺活动之九、分咏成联
本节主要讲解分咏成联的组织方法。
-
●10.11知识竞赛
本节主要讲解知识竞赛的组织方法。
-
●10.12征联
本节课程将讲解征联的组织方式及步骤,启事的编写,评委的确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