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程共7章,约45个教学微视频,视频总时长约350分钟。
二、本课程共16个学时,1学分。
三、本课程配套线下教材为 《文化物理》,施大宁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四、教学计划如下:
(1)第一章 物理学的发展 (1课时)
(2)第二章 力学与人类生活 (3课时)
(3)第三章 电磁学对世界进步的作用(2课时)
(4)第四章 身边的光学现象与应用(2课时)
(5)第五章 熵与非线性规律(2课时)
(6)第六章 量子论(3课时)
(7)第七章 从恒星到宇宙(3课时)
五、授课方式介绍
线上慕课、线下课堂混合式教学。
六、成绩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线上评价体系;
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作业、测试、考试及论坛发帖、笔记”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分数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 占 40%
(2)作业成绩 占 14%
(3)测验成绩 占 14%
(4)考试成绩 占 25%
(5)发帖讨论成绩 7%,普通帖子0.5分一个,精华帖子1分一个;
七、参考资料
施大宁,《文化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李联宁,《量子计算机——穿越未来世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高鹏,《从量子到宇宙:颠覆人类认知的科学之旅》,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
汪洁,《星空的琴弦:天文学史话》,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
伽莫夫 著 吴伯泽 (译),《物理世界奇遇记》,科学出版社,2017年。
皮埃尔.比奈托利 著 叶欣欣(译),《追踪引力波-寻找时空的涟漪》,人们邮电出版社,2017年。
马文蔚,《物理学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卢昌海,《上下百亿年:太阳的故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卢昌海,《因为星星在哪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卢昌海,《太阳的故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
曹天元,《上帝掷骰子么?量子物理史话》,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年。
张轩中,《日出: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赵峥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十六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盛正卯 叶高翔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倪光炯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卡罗.切尔奇纳尼 著,胡新和 译,《玻尔兹曼-笃信原子的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安东尼∙黑 著 雷奕安(译).《新量子世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霍金 著 李咏(译),《果壳里的60年》,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