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20
开课平台学堂在线
开课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开课教师王艺
学科专业工学矿业类
开课时间2025/01/15 - 2025/07/22
课程周期27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课程以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为主线,阐述基本原理、工艺技术、设计计算方法、运行特点和管理原则。主要内容包括输油管道勘察设计概况、等温输油与加热输油管道的工艺计算与运行管理、顺序输送管道工艺设计、输油站工艺流程及主要设施等内容构成。课程的理论支撑体系为流体力学、传热学、泵与压缩机、仪表检测与自动控制等,是上述知识在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工程问题上的综合应用,既有理论性,也有较强的实践性。近年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在输油管道得到应用,注重及时将新技术和新工艺引入到教学中,力求使课程不断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长距离输油管道的勘察、设计、投产及运行的基本步骤和内容;掌握长距离输油管道的水力、热力计算和工艺特征,掌握输油管道生产运行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输油管道的复杂工程问题。具体包含以下6点:

1.了解长距离输油管道设计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线路的勘察和优选、初步勘察与设计、施工图勘察与设计。

2.掌握等温输油管道的水力计算、经济流速的确定、管径的比选、泵站特性与管道特性的匹配、工作点的确定与改变方法、泵站布置、进出站压力校核、管道工艺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运行工况的调节与变化分析。

3.掌握加热输油管道的热力计算、水力计算、热/泵站布置、校核进出站温度/压力、掌握热油管道优化设计的特点和运行参数的优选。

4.掌握加热管道最小输量和不稳定工作区的特点、含蜡原油管道的蜡沉积与清管、热油管道的启动投产、停输温降及再启动的水力热力特点、管道运行安全的影响因素与措施。

5.掌握顺序输送管道的特点、掌握混油的浓度分布规律和混油量常用计算方法;了解顺序输送中混油产生的原因、减少混油的措施、混油处理方法、顺序输送管道的控制与优化运行。

6.掌握输油站的工艺流程、主要设施和工艺布置;管道的自动控制与SCADA系统;输油管道的安全管理。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油气管网的前世今生
1.2 输油管道概述
第二章 输油管道勘察设计概述
2.1 输油管道建设程序
2.2 输油管道勘察概述
2.3 输油管道设计概述
2.4 输油管道施工简介
第三章 等温输油管道的工艺计算
3.1 离心输油泵的工作特性
3.2 输油泵站的工作特性
3.3 输油管道的摩阻损失
3.4 长输管道的工作特性
3.5 长输管道的水力坡降
3.6 翻越点
3.7 泵站-管道系统的工作点
3.8 等温输油管道工艺计算中的设计参数和泵站数的确定
3.9 等温输油管道工艺计算中的泵站布置和工况校核
3.10 等温输油管道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3.11 等温输油管道运行工况分析与调节1:中间站停运后的工况变化
3.12 等温输油管道运行工况分析与调节2:干线漏油后的工况变化
3.13 等温输油管道运行工况分析与调节3:输油管道的调节方式
第四章 加热输送管道及液化石油气管道的工艺计算
4.1 热油管道的温降计算1:加热输送的特点、轴向温降计算式与沿程温度分布
4.2 热油管道的温降计算2:温度参数的确定、温降公式的应用、热油管道允许最小输量
4.3 热油管道的温降计算3:热力计算所需的主要物性参数、热油管道的总传热系数
4.4 热油管道的摩阻计算
4.5 确定和布置加热站、泵站
4.6 热油管道优化设计特点
4.7 液化石油气管道的工艺计算
第五章 热油管道的运行管理
5.1 热油管道的运行特性1:热油管道的不稳定工作区
5.2 热油管道的运行特性2:土壤温度场对油温的影响、运行参数变化对总传热系数的影响
5.3 热油管道的投产
5.4 热油管道的日常运行管理
5.5 热油管道的停输再启动
第六章 顺序输送
6.1 管道顺序输送工艺特点1:循环周期,循环次数和罐容优化设计
6.2 管道顺序输送工艺特点2:顺序输送管道系统热力特性与温升、成品油管道水力特性
6.3 顺序输送管道的混油
6.4 混油界面检测与混油处理
6.5 顺序输送管道运行控制与设计原则
期末考试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相关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