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程共有74个教学微视频,共14章节,视频总时长达1551分钟。
二、 本课程80学时,5学分,开课时间为2025年1月31日至2025年7月31日。
三、本课程主要阐述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以及负债、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计量、记录以及财务报表的种类、结构、编制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配套线下教材为浙江大学出版社贝洪俊、李政、龚素英主编的《中级财务会计》新形态教材,以及高教出版社贝洪俊、白玉华编著的《中级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书与自主测试》。
四、教学计划如下:
教学内容 |
课时 |
第一章 财务会计总论 |
4 |
第二章 货币资金 |
4 |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
4 |
第四章 存货 |
10 |
第五章 金融资产 |
8 |
第六章 长期股权投资 |
6 |
第七章 固定资产 |
6 |
第八章 无形资产 |
4 |
第九章 投资性房地产 |
4 |
第十章 资产减值 |
2 |
第十一章 负债 |
8 |
第十二章 所有者权益 |
4 |
第十三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
10 |
第十四章 财务报表 |
6 |
合计 |
80 |
五、授课方式介绍
本课程组将通过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重构学生学习过程,包括课前完成任务实现知识传递、课堂讨论互动实现吸收内化、课后持续完善实现拓展提升。本课程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环节包括课前环节、课中环节和课后环节,课前环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在线测试等自主学习完成指定任务,可以获得教师的在线辅导实现信息传递;课中环节教师根据知识传递中反馈的信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课后环节学生根据课上讨论互动不断完善任务,进一步深入拓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把握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课前目标——知识传递
观看视频;查阅资料;学习摘录;在线测试;讨论质疑;完成任务
课中目标——吸收内化
学习汇报;相互答疑;解决问题;实践操作;成果展示
课后目标——融会贯通
理论实践结合;知识拓展延伸;
六、成绩评价
课程总评成绩(100%)=学习过程考核50% +期末50%,其中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线上学习情况(70%)和线下学习情况(30%)。
线上成绩是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测试、考试、作业情况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线上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35%(50%*70%=35%)。各项目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占40%;
(2)作业成绩占15%;
(3)测验成绩占15%;
(4)考试成绩占20%;
(5)发帖讨论成绩占10%,普通帖子1分一个,精华帖子1.5分一个。
线下学习情况(30%):课堂展示效果、创新能力,线下学习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15%(50%*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