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7
开课时间2025/02/24 - 2025/06/25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电路理论是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及其计算方法的学科,是电工和电子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电路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完整体系的学科,并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

  电路课程是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同学们能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电路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电路基本定律和理想电路元件伏安关系;掌握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掌握电路定理——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替代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掌握线性动态电路的基本概念、产生过渡过程的原理、时域和复频域分析方法;掌握正弦电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并应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稳态电路;掌握电路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及具体意义。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结构特点及分析方法;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谐波分析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好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研究电路理论和进行电路设计打好基础。

课程大纲
电路模型与电路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和能量
1.4 电路元件
1.5 电阻 元件
1.6 电压源和电流源
1.7 受控电源
1.8 基尔霍夫电律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 电路的 等效变换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3 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2.4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5 实际电源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6 输入电阻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3.1 电路的图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3 支路电流法
3.4 网孔电流法
3.5 回路电流法
3.6 结点电压法
电路定理
4.1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5.2 比例电路的分析
5.3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
储能元件
6.1 电容元件
6.2 电感元件
6.3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7.1 动态电路的议程及其初始条件
7.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3 一阶零状态响应
7.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7.5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7.6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相量法
8.1 复数
8.2 正弦量
8.3 相量法的基础
8.4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1 阻抗和导纳
9.2 电路的相量图
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9.5 复功率
9.6 最大功率传输
含有耦合电路的电路
10.1 互感
10.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
10.3 耦合电感的功率
10.4 变压器原理
10.5 理想变压器
电路的频率响应
11.1 网络函数
11.2 RLC串联电路的谐振
11.3 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11.4 RLC并联谐振电路
三相电路
12.1 三相电路
12.2 线电压(电流)和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12.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2.4 不对称三相电路
12.5 三相电路的功率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
13.1 非正弦周期信号
13.2 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13.3 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3.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4.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14.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14.3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
14.4 运算电路
14.5 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