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
少于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6/21
开课时间2025/02/17 - 2025/06/21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德育原理》是高校教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师范类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包括:学校德育的本质、特点与功能;学校德育的历史发展;学校德育的理论基础;学校德育的目的、主体、课程、模式;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学校德育的本质、特点与功能

  • 1.1 1.1 道德与道德教育的内涵探询
  • 1.2 1.2 学校德育的概念泛化与内涵界定
  • 1.3 1.3 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的德育
  • 1.4 1.4 学校德育的作用与限度
  • 1.5 1.5 学校德育的个体功能
  • 1.6 1.6 学校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 1.7 第一章测试

第二章 学校德育的历史发展

  • 2.1 2.1 中国传统德育的历史演变
  • 2.2 2.2 中国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
  • 2.3 2.3 欧美国家的德育变革
  • 2.4 2.4 欧美国家学校德育的基本特点
  • 2.5 第二章测试

第三章 学校德育的理论基础

  • 3.1 3.1 道德教育哲学之实用主义
  • 3.2 3.2 道德教育哲学之存在主义
  • 3.3 3.3 道德教育哲学之分析哲学
  • 3.4 3.4 认知发展理论
  • 3.5 3.5 精神分析理论
  • 3.6 3.6 社会学习理论
  • 3.7 第三章测试

第四章 学校德育目的

  • 4.1 4.1 德育目的的特点
  • 4.2 4.2 德育目的观: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 4.3 4.3 德育目的观:神学本位与实践本位
  • 4.4 4.4 德育目的的制定依据
  • 4.5 第四章测试

第五章 学校德育的主体

  • 5.1 5.1 教师德性修养与职业道德
  • 5.2 5.2 班主任与学校德育
  • 5.3 5.3 儿童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
  • 5.4 5.4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观
  • 5.5 第五章测试

第六章 学校德育的课程(上)

  • 6.1 6.1德育课程的内涵与独特性
  • 6.2 6.2 德育课程与道德教育的内容
  • 6.3 6.3道德学习的内涵与类型
  • 6.4 6.4德育课程在学生道德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 6.5 第六章测试

第七章 学校德育的课程(上)

  • 7.1 7.1德育学科课程
  • 7.2 7.2德育学科课程的理论基础(上)
  • 7.3 7.3德育学科课程的理论基础(下)
  • 7.4 7.4德育活动课程的概念
  • 7.5 7.5德育活动课程的特征与实施原则
  • 7.6 7.6德育隐性课程的概念
  • 7.7 7.7德育隐性课程的类型
  • 7.8 7.8学校德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 7.9 第七章测试

第八章 学校德育的模式、方法与策略

  • 8.1 8.1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 8.2 8.2 价值澄清模式
  • 8.3 8.3 体谅关心模式
  • 8.4 8.4 社会行动模式
  • 8.5 8.5 品格教育模式
  • 8.6 8.6 常见的德育方法
  • 8.7 第八章测试

第九章 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

  • 9.1 9.1 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德育
  • 9.2 9.2 社区环境与学校德育
  • 9.3 9.3 家庭环境与学校德育
  • 9.4 9.4 大众传媒与学校德育
  • 9.5 第九章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