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
1000+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5/09
开课时间2025/01/31 - 2025/07/31
课程周期26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一、本课程共有35个教学微视频,共8章节,作业习题30道,测验题25道,视频总时长达313分钟。
二、本课程共16个学时,1学分,开课时间为2025年1月31日 至2025年7月30日。
三、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3个模块,第一模块为理论学习;第二模块为反思工具与技能;第三个模块为教育叙事研究。配套教材为绕从满、杨秀玉、邓涛合著《教师专业发展》,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四、教学计划如下:
(1)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2课时

(2)教师专业素养结构+2课时

(3)教师实践性知识+2课时

(4)教师专业发展规律+2课时

(5)初任教师的成长+2课时

(6)教师反思力训练+2课时

(7)教育叙事研究+2课时

(8)叙事研究报告展示和评价+2课时


五、授课方式介绍

 本课程既适合纯线上学习,也适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六、成绩评价: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线上学习评价:以“视频观看时长、完成测试、考试、作业情况及论坛发帖”之成绩为计算依据,各项目占比如下:
(1)视频观看占30%;
(2)作业成绩占15%;
(3)测验成绩占15%;
(4)考试成绩占30%;
(5)笔记成绩占5%;,发帖讨论5%(普通帖子1分一个,精华帖子2分一个)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评价=线上50%+线下50%

课程大纲
第0章 课程导论
第1节 为什么学习《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01 为什么要学习《教师专业发展》
00.01 我们为什么学习《教师专业发展》
第2节 《教师专业发展》是怎样的一门课程?
02 《教师专业发展》是怎样的一门课程
00.02 《教师专业发展》是怎样的一门课程
第3节 如何学好《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03 如何学好《教师专业发展》课程
00.03 如何学好《教师专业发展》
04 《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团队介绍
04 教学团队
00.04 教学团队
第1章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第1节 教师角色
01.01 教师角色
01.02 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01.03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01.04 案例分析
1.1 教师角色
1.3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1.4 案例分析
01.4 案例分析
01.3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第2节 教师专业化运动与教师专业发展
1.2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01.05 教师专业化运动与教师专业发展
1.5 教师专业化运动
第2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素养结构
第1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素养结构
2.1 教师专业发展的素养结构
02.01 教师专业发展的素养结构
第2节 教师专业理念之教育观
2.2 教师专业理念之教育观
02.02 教师专业理念之教育观
第3节 教师专业理念之学生观
2.3 教师专业理念之学生观
02.03 教师专业理念之学生观
02.04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4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
2.4 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
第3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
第1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
03.01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和特征讲稿
3.1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
第2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呈现和特征
03.02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呈现和特征
3.2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呈现和特征
第3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类型
03.03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分类
3.3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分类
第4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途径与教师知识重构
03.04 教师实践知识的来源与教师知识的重构
3.4 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得途径与教师知识的重构
第4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第1节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4.1 富勒的教师关注阶段论
4.11 富勒的教师发展关注阶段论
4.12 卡茨的教师发展四阶段论
4.13 伯林纳的教师发展五阶段论
4.13 伯林纳的教师发展五阶段论
第2节 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2 卡茨的教师成长时期论
4.2 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2 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5章 初任教师的成长
第1节 初任教师的内涵与特征
05.01 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5.1 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第2节 初任教师成长的障碍与需求
05.02 初任教师的问题与需要
5.2 初任教师的问题与需要
第3节 初任教师成长的促进与保障
05.03 初任教师的保障与促进
5.3 初任教师成长的保障与促进
第4节 初任教师入职建议
05.04 初任教师的入职建议
5.4 初任教师的入职建议
第6章 教师反思力训练
第1节 教师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6.1 教师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6.1 教师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第2节 柯瑟根反思模型及其修正
6.2 柯瑟根的反思模型及其修正
6.2 柯瑟根反思模型及其修正
第3节 柯瑟根反思模型在一般案例中的应用
6.3 柯瑟根反思模型在一般案例中应用
6.3 柯瑟根反思模型在一般案例中的应用
第4节 柯瑟根反思模型在特殊案例中的应用
6.4 柯瑟根反思模型在特殊案例中应用
6.4 柯瑟根反思模型在特殊案例中的应用
第7章 教育叙事研究
第1节 为什么我们需要教育叙事研究?
7.1 为什么需要教育叙事研究
07.01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出现的背景
第2节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7.2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07.02
第3节 教育叙事研究有哪些类型?
7.3 教育叙事研究有哪些类型
07.03 教育叙事研究有哪些类型
第4节 做一做教育叙事研究
7.4 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
07.04 做一做教育叙事研究
第8章 教育叙事研究作品展示与评价
第1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评分标准
第1节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评分标准
第2节 教育叙事研究作品展示与评价
8.2 教育叙事研究作品展示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