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
1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8/01
开课时间2025/02/15 - 2025/06/15
课程周期18 周
开课状态已结课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一、课程建设背景


    遗传学自1900年诞生以来,学科飞速发展,是自然学科领域发展最快,学术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遗传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包括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基因在世代之间传递的方式与规律、基因表达调节的规律、利用遗传学知识能动地改造生物的基因或者控制其表达等四个方面。遗传学是生物进化和育种的理论基础,并在人类疾病防治等方面发挥巨大指导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推出遗传学在线开放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课程相融合的形式,实行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互动学习,通过资源整合及共享,推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使学习者的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也为社会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拓展资源。本课程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基本知识的教育,提升学术高度。遗传学在线课程的建设,将为学生更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供学习平台,为学生就业和继续学习、攀登科学高峰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学习遗传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一定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知识,为更好学习现代遗传学奠定理论基础;学习遗传学的基本的研究方法,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初步的独立思考、学习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掌握利用遗传学知识,独立思考遗传学的一般问题。初步具有开展遗传学教育和研究的能力。胜任中学、职业教育,科学普及的能力。


 三、设计原则:


    围绕现代遗传学就是基因学的这一个主题,线上和线下相互补充,学生和教师互动,注意讲授内容的科学性、正确性、强调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体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介绍遗传学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促进创新能力发展。

课程大纲
01 绪论
1.1 遗传学及其主要内容
1.2 遗传的主要发展历程
02 孟德尔定律
2-1 孟德尔所用的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2-2 分离规律
2-3 自由组合规律
2-4 概率原理在遗传学的应用
03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3-1 有丝分裂
3-2 减数分裂
04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4-1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4-2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1)
4-3 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2)
4-4 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05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5-1 性染色体与生物的性别决定
5-2 人类的性别分化与性别畸形
5-3 伴性遗传
5-4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
06 染色体与连锁群
6-1 连锁现象的发现
6-2 连锁交换规律
6-3 基因的直线排列理论
6-4 交换值、重组值、遗传图距的关系
6-5 真菌类的遗传分析
07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分析
7-1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分析
7-2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分析方法
7-3 细菌的转化、转导与遗传作图
7-4 细菌的接合及中断杂交作图
08 数量性状遗传
8-1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
8-2 多基因假说
8-3 遗传率及其估算方法
8-4杂种优势
8-5分子标记
8-6 QTLs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09 染色体变异
9-1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9-2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及遗传学效应
9-3 染色体整倍性变异
9-4 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
10 基因突变
10-1 基因突变概述
10-2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及突变的诱发
11 遗传的分子基础
11-1 经典遗传学的基因概念
11-2 基因的分子基础
11-3 分子遗传学的基因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12 遗传重组
12-1 遗传重组的主要类型和机制
12-2 基因转变与同源重组的分子基础
12-3 异常重组——转座因子的结构和功能
13 细胞质遗传
13-1 细胞质遗传的发现及特点
13-2 细胞质遗传的分子基础及核质互作性状的遗传分析
13-3 植物雄性不育及其育种应用
13-4 母性影响
14 .群体的遗传与进化
14-1 群体的遗传组成
14-2 群体遗传平衡定律
14-3 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
14-4 主要的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
15 基因工程
15-1 基因工程的内容概要
15-2 基因工程技术原理
15-3 基因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15-4 基因工程产品安全性评价
16 表观遗传学
16-1 表观遗传学概述
16-2 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