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一张画、一个人、一个时代
外国美术史:一张画、一个人、一个时代
2万+ 人选课
更新日期:2025/07/02
开课平台学银在线
开课高校四川师范大学
开课教师吴娱肖晶
学科专业艺术学美术学类
开课时间2025/02/17 - 2025/07/06
课程周期20 周
开课状态开课中
每周学时-
课程简介

美术史和普通历史学科的差异在于“美术”,因此学习者对代表作品的视觉经验是学习美术史最重要的基础。美术作品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可能是愉悦、厌恶或无感,无论哪种,在学习美术史的过程中都很宝贵。辨别作品的视觉审美特征,感受自己对作品的情感反应和思维反应,然后对这些反应发出疑问,探究背后的原因,是建构式学习的开始。学习者对某件作品的审美体验可能和美术史的评价完全不同;不同的观赏者对同一件作品的感受可能截然相反;同一个艺术主题,经由不同艺术家的解读,呈现出迥异的面貌;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美术史家笔下却蕴含了不一样的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外国美术史》作为人文学科,并不存在“真理”性质的知识,更适合采用建构式的、生成式的学习方法。本课程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有利于学习者形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和开放的文化态度。学习者在发现、追问、查证、对比、反思和理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生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关于“外国美术史”的知识体系。

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常识范畴内的外国美术史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因此,本课程针对大学在校学生和自主学习者,提供一套“外国美术史”的建构式学习方法,旨在授人以“渔”。

课程大纲

导学1: “美术”在前,“历史”在后

  • 1.1 “美术”在前,“历史”在后
  • 1.2 要点回顾
  • 1.3 赏析作品
  • 1.4 章节测验

导学2:眼所见,心有感

  • 2.1 眼所见,心有感
  • 2.2 要点回顾
  • 2.3 赏析作品
  • 2.4 章节测验

导学3:宝贵的“偏见”

  • 3.1 宝贵的“偏见”
  • 3.2 要点回顾
  • 3.3 赏析作品
  • 3.4 章节测验

导学4:What and How

  • 4.1 What and How
  • 4.2 要点回顾
  • 4.3 赏析图片
  • 4.4 章节测验

导学5:“身临其境”读图法

  • 5.1 “身临其境”读图法
  • 5.2 要点回顾
  • 5.3 赏析作品
  • 5.4 章节测验

导学6:一千个艺术家,一千个维纳斯

  • 6.1 一千个艺术家,一千个维纳斯
  • 6.2 要点回顾
  • 6.3 赏析作品
  • 6.4 章节测验

导学7:望、闻、问、切

  • 7.1 望、闻、问、切
  • 7.2 要点回顾
  • 7.3 赏析作品
  • 7.4 章节测验

导学8:找点、聚面、连线

  • 8.1 找点、聚面、连线
  • 8.2 要点回顾
  • 8.3 赏析作品
  • 8.4 章节测验

审美赏析示范(一):原始美术

  • 9.1 生存与繁衍
  • 9.2 赏析作品
  • 9.3 章节测验

审美赏析示范(二):古代两河流域美术

  • 10.1 美索不达米亚
  • 10.2 赏析作品
  • 10.3 章节测验

审美赏析示范(三):古代埃及美术

  • 11.1 尼罗河的赐予
  • 11.2 来世的艺术
  • 11.3 王权神化
  • 11.4 赏析作品
  • 11.5 章节测验

审美赏析练习:外国美术史经典作品

  • 12.1 原始古代经典美术作品
  • 12.2 欧洲中世纪经典美术作品
  • 12.3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
  • 12.4 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
  • 12.5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
  • 12.6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
  • 12.7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
  • 12.8 17、18世纪意大利经典美术作品
  • 12.9 17世纪弗兰德斯经典美术作品
  • 12.10 17世纪荷兰经典美术作品
  • 12.11 17、18世纪西班牙经典美术作品
  • 12.12 17、18世纪法国经典美术作品
  • 12.13 19世纪法国经典美术作品
  • 12.14 20世纪现代经典美术作品